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653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备考实施方案汇编.doc

英德市沙口中学2016-2017学年中考

复习备考实施方案

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复习工作,实现备考目标,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特制订我校2016-2017学年中考备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以生为本,以课标及考试说明为依据,以研促教;完善毕业班工作管理、服务机制,提高备考工作效率;精心组织,强化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提高备考效率;以训练为主线,夯实基础,重点突破,抓紧抓严抓早抓实抓细,科学、有序、务实、高效地开展备考,全面实现我校2017年中考质量大提升(具体目标在“英德一模”后下达),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我校中考备考工作的领导,成立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林怡新

副组长:

张先映、邓伟铭、赵伟国、赖凌勇

成员:

陆国民、叶其聪、罗国新、张强、马定尧、冯永根、全伟明、廖湛香、胡涛、谢思龙、范南京、曾年凤、冯进强、邓月梅、陈道营、黄翠香、邓伟镜、赖书栋

三、基本情况

九年级现有6个班共231人,其中1班33人、2班44人、3班32人、4班46人、5班45人、6班31人。

从现状看,我校本年度中考备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备考面临的机遇

1.本届学生总体素质较好。

七年级入学时前100名保留人数较多,达人。

从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来看,片排名

2.“普高”工作成绩显著,为我校中考备考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备考面临的挑战

1.学生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浓,厌学情绪较重;二是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较差;三是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四是部分学生欠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

2.教师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意识,有得过且过心理,缺乏锐意进取精神,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愿管、不敢管。

二是部分教师欠缺备考经验,整体备考水平有待提高。

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较普遍;又如将复习课演绎成习题课,实施“题海战术”;再如复习课上有的教师复习内容缺乏周密安排,想到那做到那;有的教师脱离教材,不去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沉溺于复习资料,以资料替代教材,舍本逐末;有的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在务实(抓基础)上下功夫,搞难题偏题怪题,钻“牛角尖”,耗时费力,备考效率低。

三是班级管理不够精细,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比较差。

面对机遇,我们要倍加珍惜并紧紧抓住;面对挑战,我们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科学备考,全面完成中考目标。

四、总体安排

各班须在2017年3月全面启动中考复习,按“夯实基础、专题复习、实战演练”三轮复习法推进。

(一)第一轮:

系统复习阶段,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确保每一个知识点过关

1.复习时间:

3月上旬至4月底,约8周。

2.复习依据:

教材、课标、考试说明、教辅资料。

3.复习策略:

一是狠抓基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得基础者得天下。

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永远是考试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一切题目的变式、拓展、深化,其根在教材,离开教材一切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复习时,必须以课本为本,以单元、章节为单位复习,以读、讲、练、评为基本方法,确保学生每个知识点过关,筑牢基础,培养基本技能;二是狠抓考点。

依据考试说明,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将今年考点与近3年广东省中考题结合,重锤狠敲,反复强化;三是突出重点。

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确定复习重点,保证教材中的重点都能掌握;四是盯住弱点。

对学生普遍薄弱的教学内容要能及时发现,能有效补救;五是精选经典。

为学生精选经典试题,力求做到举一反三;保证一定的试题量,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可能出现的题型。

(二)第二轮:

专题复习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知识网络,确保知识运用能够融会贯通

1.复习时间:

5月初至5月底,约4周。

2.复习依据:

课标、考试说明、教材、教辅资料、中考真题。

3.备考策略:

①确定复习专题。

依靠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确定复习专题;②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确保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③探索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

以考试说明及广东省近三年中考题及部分教育发达地区试题为研究对象,从精选多种类型的试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解题探索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三)第三轮:

实战演练阶段,主要任务是强化应试能力,确保该拿的分都拿到,一分不浪费

1.复习时间:

6月初至中考前,约3周。

2.复习依据:

课标、考试说明、教材、教辅资料、模考题、中考真题。

3.复习策略:

①回归双基,查漏补缺,注重综合模拟;②加强试卷研究。

一要比照模考试卷,理清试卷结构和基本题型,弄清楚变与不变的地方;二要编选配套试题,强化新题型的专项训练。

③加强应试指导,强化规范化训练和限时训练。

一要加强学生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规范解题格式。

二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强化限时训练,实现规范、快速、正确的目标。

杜绝因马虎大意而出现的非智力因素失分现象。

④上好试卷讲评课,优化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备考策略

(一)加强对毕业班工作领导

1.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中考复习备考工作。

2.校领导要经常深入年级、备课组,与教师一道研究考情教情学情,解决备考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全力做好动员部署工作

1.开好中考复习领导小组会:

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好复习计划。

2.开好全级教师动员会:

印发备考实施方案,分解中考指标,颁布奖惩措施,明确责任分工,鼓舞全体师生斗志,同心协力做好备考工作。

3.开好九年级学生动员会(可分优秀生、临界生、中等生等层次进行召开):

使他们统一认识,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去。

4.开好家长会:

指导家长在中考复习阶段给孩子创设宽松、温馨、和谐的环境。

5.开好阶段总结会:

针对不同阶段的复习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复习效果。

6.召开好每次考后质量分析会:

每次测试、模拟考试后要进行质量分析,做到凡考必评、凡考必补(缺),改进复习方法。

(三)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1.做到“四个重视”。

一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归纳、综合、拓展、提高和运用;二是重视思维训练,多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如非必要,须将晚修时间还给学生);三是重视规范训练,要在学生审题、做题、书写上下功夫;四是重视针对性训练,反对搞题海战术、不加选择的训练。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手段、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安排等,认真反思教学效果。

3.提高课堂复习效益。

一是选点(知识点、疑难点、侧重点)要准;二是落地要实(一切环节都要落在学生身上,如落实疑点、方法等);三是复习要透(抓住考点不放、抓住疑点不放、抓住重点不放);四是知识拓展要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热点的联系);五是变式教学(变式训练、多角度呈现、举一能反三)要落实;六是规范教学(问题设计要符合学业考试要求;学生做题、书写等要规范,向规范化要分数)要到位;七是习题设计要精(精选、精讲、精练),训练要落实(做到“四必”:

有发必做、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

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抓好“培优、促中、扶差”工作。

一是狠抓尖子生的学科成绩平衡。

采取有力措施,对尖子生适当“放”且多鼓励,在细节上多关注,促进尖子生各科均衡发展。

二是抓好中等生的培优工作。

对中等生以“引”为主,采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方法,在保证优等生不降低成绩的前提下,让优等生帮带中等生,提高中等生成绩。

三是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对学困生要“扶”,利用分层教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学有所获,除单科补习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低起点、缓坡度、高目标,并且要特别注重基础,采用“重复学习法”,即一套练习做两遍(做—讲评—再做),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学习效果。

要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确保“培优、促中、扶差”工作全面落到实处。

(四)狠抓重要环节

复习备考中要十分重视“复习—练习—批阅—讲评—更正”等五个环节。

复习是知识的盘点。

练习是知识的运用,通过练加深理解、强化记忆,通过练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批阅是反馈,只有通过批阅,才能反馈教学的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使下一步“评”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查漏补缺。

讲评是关键,通过“评”促使学生认真的练。

更正是目的,通过更正,才能让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

在这五个环节中,学生认真、规范地学习是主线,教师画龙点睛的讲评是关键。

(五)加强体育训练

1.要加强体育考试项目的训练,体育教师除了充分利用体育课加强训练外,还需会同班主任在每周四下午对学生进行体育考试项目专项训练,做到有的放矢,有效训练,提高全级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

2.利用2016年秋季校运会,选拔部分文化成绩一般、体育成绩拔尖的学生,采用与文化课考生不同的“一校两制”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加大训练力度,作为冲击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六)强化教育管理

1.加强励志教育。

各班至少召开一次以励志、拼搏为主题的班会,加强理想前途教育,使学生坚定必胜的信心,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每次学段质检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减压解忧,把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于教育教学中。

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就及时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细致地谈心,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3.强化学生的纪律管理。

对于较为严重违纪学生,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及时果断地严肃处理,同时教育一些潜在的违纪者,稳定大局;对于一些普通违纪者,要给予学生转变的机会。

(七)反对不良倾向

1.反对滥印滥发资料及题海战术。

教导处要制定有关方案,把好资料印发关。

对每一阶段的资料和训练试卷的选择要特别慎重,学生手中资料不得太多太滥,要选择1-2种权威性、实用性、针对性强的资料。

学生的练习、模拟试题一律不得按某一资料原封不动地让学生去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各种资料进行精心筛选、精心整合,试题设计要讲层次、分梯度,既要覆盖所有知识点,又要突出重点,做到网络式排查、梯度式推进,切实减少无效劳动、重复劳动,真正做到精练。

2.反对批阅不认真。

中考成绩保持先进的学校,都做到了凡“练必改,改必评”。

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在复习备考阶段要不定期抽查九年级训练试卷的批阅情况,促督教师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以反馈信息,提高复习效果。

3.反对泛泛的评讲。

答案式的评讲,甚至把答案贴出来根本不评,是老师批阅不认真的表现,这种评讲无的放矢、收效甚微。

(八)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1.苦干和巧干的关系。

苦干精神可嘉,勤能补拙;提倡巧干,复习备考要科学、高效,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劳与逸的关系。

保持校园安静,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做好课间跑操、眼保健操,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3.讲与练的关系。

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4.沟通与协调的关系。

通过沟通与协调,形成团队精神,形成合力。

备课组要通力合作,细化安排复习任务,制定周密计划,做到天天有计划、课课有目标、人人有事做,超前运行。

加强集体备课,研讨有创意的复习课。

一节好的复习课应体现以下“十化”:

一要体现概念、定理习题化;二要体现基础知识网络化;三要体现习题、例题典型化;四要体现教法、学法科学化;五要体现学生训练规范化;六要体现析题、解题标准化;七要体现综合训练梯度化;八要体现新旧知识兼顾常规化;九要体现能力培养经常化;十要接触社会问题要强化。

5.备考与保障的关系。

九年级教学质量代表学校形象,关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