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激素水平性生活等生理状况分析及干预Word下载.docx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激素水平性生活等生理状况分析及干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激素水平性生活等生理状况分析及干预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预组前后测的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后测的焦虑、抑郁得分要显著低于前测,而对照组没有差异,说明心理干预对减弱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效果。
结论子宫切除术后,早期对卵巢功能影响不大,而对女性心理影响较大,经心理干预能降低因子宫切除所导致的性心理问题,对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子宫切除;
性激素;
性心理;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子宫是象征女性特质和维持生育功能的重要器官[1],子宫切除因其部位的特殊性,有别于一般的外科手术,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因切除子宫会产生自身脏器的损失感,以及术后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家庭生活等的损失感,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如紧张、担忧、自卑、悲观绝望甚至厌世轻生等[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活质量。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卵巢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对女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子宫切除术后剩下的卵巢功能是否有变化是许多学者感兴趣的问题,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子宫切除术前术后应对妇女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予以关注[3]。
已有研究者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心理干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且术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对患者的性生活改善有一定的帮助[4~6]。
鉴此,对子宫切除患者后性生活等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住院患者60例,年龄34~59岁,平均(45.82±
7.33)岁。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21例,占35%;
高中12例,占20%;
中专11例,占18.33%;
大专10例,占16.67%;
本科5例,占8.33%;
研究生及以上1例,占1.67%。
术式为开腹全子宫切除,保留双侧卵巢,具有小学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丈夫健在,夫妻关系良好,排除有精神疾病史。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1.2方法
1.2.1一般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统一于术前、术后3个月取静脉血,查FSH、LH、E2、P,并于术后3个月复查时进行统一问卷调查,了解性生理状况。
1.2.2干预方法
两组术前2天开始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
首先,调查者向被试者按同一指导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被试者自行现场填写问卷,30min内收回问卷。
随即调查者对调查的内容进行查漏,如有疑问现场及时询问纠正。
个别心理干预。
将全部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被试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焦虑(SAS)、抑郁(SDS)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见表1。
所有被试者均无智力障碍和精神疾病病史。
对干预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约40min,共4次,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干预。
表1两组被试者年龄及干预前SAS、SDS得分比较
本研究中所用调查问卷包括:
一般资料、抑郁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问卷。
一般资料包括:
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民族等。
抑郁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为自评量表。
此量表共20个题目,反映抑郁状态四组特异性症状:
(1)精神性-情感症状;
(2)躯体性障碍;
(3)精神运动性障碍;
(4)抑郁的心理障碍。
每一题项均按四级评分,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共20个题目,四级评分,用于评出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水平越高;
对照组采用常规解答患者提问或对其需遵守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观察组针对患者不同心理情况进行心理干预: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建立心理档案:
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改变对子宫全切术及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和行为;
(3)健康教育:
主要针对患者及其配偶进行,内容包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简单的生理解剖图,说明子宫、卵巢的生理功能,全子宫切除而保留卵巢并不会影响女性的性激素分泌,更不会出现男性化,加快衰老,使患者及家属在术前就转变某些错误观念,鼓励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因为丈夫对妻子行子宫切除的态度影响到术后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7];
(4)术后随访:
鼓励患者去除患者角色,恢复原有的社会生活,多参加社交活动,指导性生活恢复前回院复查,消除有关对性生活的困惑。
1.3资料分析
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值±
标准差(x±
s)表示,术前与术后结果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见表2、表3。
表2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性激素结果表3观察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性激素结果
2.2两组术后3个月性生理状况比较见表4。
2.3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特点分析
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发现,子宫切除术患者的SAS、SDS总分均高于常模[8],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01),结果见表5。
首先,将患者根据不同年龄分为5组,分别为:
34~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
分别将子宫切除术患者的SAS、SDS的得分在年龄上进行F检验(ANOVA),结果发现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无显著的年龄差异。
详见表6。
表4两组术后3个月性生理状况比较表5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与常模的比较 其次,根据文化程度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将子宫切除术患者的SAS、SDS的得分在文化程度上进行F检验(ANOVA),结果发现患者的SAS、SDS得分没有显著的文化程度差异。
详见表7。
表6不同年龄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比较表7不同文化程度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比较
2.4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的前测、后测比较
分别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得分进行前后测的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T-test),结果发现,干预组的SAS、SDS得分在前、后测上都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t=3.70,P&
0.001;
t=4.16,P&
0.001),具体表现为干预组的后测的SAS、SDS得分都显著低于前测,而对照组前、后测的SAS、SDS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8。
这也说明心理干预对减轻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的作用。
表8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的前、后测比较
3讨论
3.1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文献报道,子宫供给卵巢的血液约占50%~70%。
术中测定子宫切除后供应的卵巢血流减少50%[9],说明子宫切除可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加速卵巢功能衰竭的进程,经有关资料证明[10],子宫切除的妇女其卵巢衰竭的年龄将比自然绝经早4年,而且34%的妇女在术后2年内出现卵巢衰竭和更年期症状。
本试验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性激素对照发现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LH、FSH、E2、P值差异均无显著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保留了双侧卵巢可以从功能上产生代偿,保持体内性激素相对稳定,另外可能与术后观察时间不够长有关[11]。
本组病例结果显示:
子宫切除术后早期对卵巢功能影响不大,若长期追踪观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3.2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特点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工作者在关心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综合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子宫的切除对于患者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伤害,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本研究发现,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国内常模,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12]。
有研究显示,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抑郁的发病率高达45.0%以上,明显高于一般健康人群发病率的12%~14%,这说明子宫全切术患者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的心理障碍[13]。
可见,子宫切除的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担心因子宫的切除会导致女性特征消失、性生活质量下降、过早衰老等问题,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悲观的情绪。
但是,并没有发现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因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而表现不同,也就是说,任何年龄、任何文化程度的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后都容易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
3.3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改善效果分析
从上述结果可知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没有显著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因此,任何年龄、任何文化水平的患者都属于干预的对象。
心理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
建立自信:
子宫切除的患者,由于生理的丧失感而易产生对家庭、生活的丧失感,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评价也倾向于消极否定。
因此,建立自信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要内容。
要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悦纳自己,消除自卑,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调控情绪:
引导患者认识到情绪对自己的重要影响,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调控情绪,减弱负性情绪的影响。
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认知不同,感受也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认知不同,感受也不同。
也就是说,对待事物的认知决定自我的感受。
而子宫切除术患者就往往存在一些不良的认知,很多患者认为切除子宫不仅会改变女性的形态,降低女性吸引力,而且会减弱性欲,影响夫妻生活,因此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
帮助患者了解子宫对生活影响不大,子宫的切除不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和正常的性生活,术后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此外,家人的支持和关心对患者也很重要。
鼓励家人多陪伴和照顾患者,对患者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对消极的想法和行为耐心纠正,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缓解心理压力。
3.4心理干预对性生活等心理状况的影响
子宫在妇女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女性因子宫切除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担心子宫切除后影响夫妻感情、性欲下降、衰老过快等,这些问题大部分与性有关,是患者难以启齿的隐私,因而容易产生一些特有的性心理问题。
顾景艳[14]研究指出,患者性生活的质量与医护人员的咨询指导及心理治疗水平呈正相关。
本研究对两组术后3个月性心理状况比较,担心术后影响夫妻感情、失去女性价值、过早衰老、性欲下降影响性生活、中性化或男性化、被人瞧不起、内分泌失调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
0.01),由此可见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在其治疗中起了很大作用。
心理干预能降低因子宫切除所导致的性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梁彩侠,郑巧云.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