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463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8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docx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28239

机电系

电气控制与PLC编程教案

教师姓名:

课题

§1—2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基本规则

课的

类型

单一新课

熟悉编程的基本规则

编程的基本规则

编程的基本规则

主要

教学

方法

讲授

板书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1.组织教学时间

3.讲授新课时间

2.复习导入时间

4.归纳小结时间

5.复习时间

 

教案纸

 

对比讲解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

强调输入继电器线圈不包含在内

Ⅰ:

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集中学生注意力

Ⅱ:

复习导入:

梯形图是PL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梯形图在形式上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电路,但两者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本课主要介绍梯形图编程的一些基本原则。

Ⅲ:

讲授新课:

§3-2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基本规则

一、梯形图中的左、右母线:

梯形图中最左边的垂直线是左母线,最右边的垂直是右母线。

画梯形图时每一个逻辑行必须从左母线开始,终止于右母线。

但是,梯形图只是PLC形象化的一种编程方法,梯形图中的左右母线之间并不接任何电源,是一个虚拟母线。

画梯形图时应遵循以下两点:

1、左母线只能直接接各类继电器的触点,继电器线圈不能直接接继电器线圈。

2、右母线只能直接接各继电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触点不能直接接触点右母线。

示例如图1所示:

二、继电器线圈和触点:

教案纸

 

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区别点

图1

1、梯形图中所有继电器的编号,应在所选PLC软元件表所列范围之内,不能任意选用。

同一编号的线圈在程序中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称为双线圈输出,但是只能在步进指令编程时使用。

否则容易引起误操作。

在一段程序中,同一编号继电器的触点可以多次使用,不受次数的限制。

2、梯形图中,只表示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输入继电器的线圈是不反映的。

3、梯形图中,不允许出现PLC所驱动的负载,只能出现相应的输出继电器线圈。

4、梯形图中,所有触点都应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并且触点只允许画在水平方向。

示例如图2所示:

图2

教案纸

 

三、合理设计梯形图:

梯形图设计时,一定要了解PLC的扫描工作方式,尽可能的简化程序,使程序简单。

梯形图设计时应注意:

1、在每个逻辑行上,串联触点多的电路块应放在最上面,这样可以省略一条ORB指令。

2、在每个逻辑行上,并联触点多的电路块应放在最左边,这样可以省略ANB指令。

3、如果多个逻辑行中都具有相同控制条件,可将每个逻辑行中相同的部分合并在一起,共用一个控制条件,以简化梯形图。

举例:

用PLC来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如图3所示。

图3

Ⅳ:

小结:

1、掌握梯形图原则,设计程序会使指令简单;

2、掌握梯形图原则,绘制梯形图时可化简梯形图;

3、了解PLC工作方式可使梯形图更加清晰、简洁。

教案纸

 

Ⅴ:

作业布置:

1、设计梯形图编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画梯形图是应注意拿些问题?

教师姓名:

课题

名称

程序设计

分课题名称

PLC控制自动往返

教学

目的

1、通过控制任务设计控制程序来熟悉基本控制程序,提高编程能力

2、进一步熟悉基本指令的应用

3、进一步熟悉FXGP-WIN-C软件的使用

具体

要求

1、掌握编程的方法。

2、提高编程的能力。

实习工件

或对象

1、电脑及FXGP-WIN-C软件2、FX2—24M主机一台3、模拟开关板一块4、位置开关5、交流电动机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时间

巡回指导时间

简明工艺分析时间

结束指导时间

操作要领讲解和演示时

教学

后记

 

教案纸

 

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对比

 

.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实习纪律

3、安全注意事项

Ⅱ.简明工艺分析

1、任务:

用PLC控制小车自动往返。

2、要求:

如图1所示。

图1

Ⅲ.操作要领讲解

1、分析控制要求:

了解熟悉生产机械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

2、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画出强电部分控制电路图,如图2所示;

3、确定PLC的I/O点数:

根据输入/输出部件确定,一般在选用PLC时,考虑留有余量。

教案纸

 

强调必要的保护

图2图3

4、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的接触器、继电器等对应的梯形图中的继电器I/O的地址,并绘制出PLC的I/O接线图,如图3所示;

5、利用编程软件设计梯形图;

6、程序录入到PLC,调试。

Ⅳ.巡回指导

1、根据任务要求设计程序、安装接线、试车。

2、学生实习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评分检测。

Ⅴ.结束指导

 

教师姓名:

课题

名称

程序设计

分课题名称

PLC控制交通灯

教学

目的

1、进一步熟悉PLC的基本指令、时序图,如定时器、计数器指令,并熟练应用。

2、进一步熟悉程序的设计方法。

具体

要求

1、掌握编程的方法。

2、熟练应用、时序图,如定时器、计数器指令3、提高编程的能力。

4、能够熟练的将梯形图写成对应的指令语句表。

实习工件

或对象

1、电脑及FXGP-WIN-C软件2、FX2—24M主机一台3、模拟开关板一块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时间

巡回指导时间

简明工艺分析时间

结束指导时间

操作要领讲解和演示时

教学

后记

 

教案纸

 

.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实习纪律

3、安全注意事项

Ⅱ.简明工艺分析

1、任务:

用PLC控制十字路口交通灯的信号如图1所示。

2、要求:

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信号,控制车辆有次序地在东西向、南北向正常通行。

要求是:

(1)红灯亮20秒,绿灯亮15秒,黄灯亮5秒(闪烁5次,间隔0.5S),完成一个循环周期为40秒。

(2)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相对应,时序图如图2所示。

(3)连续工作10个周期后,停止工作。

图1

教案纸

 

图2

Ⅲ.操作要领讲解

1、根据时序图分析控制要求(事先最好实地观察交通灯的工作情况);

2、根据控制要求和方向确定PLC的I/O点数:

输入(I)点数:

启动/停止2点

输出(O)点数:

东西方向红、黄、绿灯,南北方向红、黄、绿灯,共计6点。

3、确定I/O的地址,并绘制出PLC的I/O接线图;如图3所示。

4、设计梯形图;

5、程序录入到PLC,调试。

教案纸

 

图3

Ⅳ.巡回指导

1、根据任务要求及时序图设计程序、安装接线、试车。

2、学生实习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评分检测。

Ⅴ.结束指导

 

教师姓名:

课题

§3—1基本指令介绍

课的

类型

单一新课

1、了解主控指令MC/MCR、栈指令MPS/MRD/MPP的功能

2、掌握主控指令MC/MCR、栈指令MPS/MRD/MPP的正确使用方法

MC/MCR、MPS/MRD/MPP指令的使用

MPS/MRD/MPP指令

主要

教学

方法

讲授

课件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1.组织教学时间

5分钟

3.讲授新课时间

65分钟

2.复习导入时间

10分钟

4.归纳小结时间

5分钟

5.作业布置时间

5分钟

 

教案纸

 

Ⅰ:

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集中学生注意力

Ⅱ:

复习导入:

对于图1所示的梯形图可以用基本指令写出相应的指令语句表。

但是对图2所示的梯形图则不能用已经讲过的基本指令进行编程。

若写成如图2所示的指令则是错误的。

因此,要正确写出图2所示的梯形图的指令语句表,则必须学习多路输出指令。

图1图2

Ⅲ:

讲授新课:

§3-1基本指令介绍(三)

多路输出指令是一个触点或触点组控制多个逻辑行的梯形图结构,多路输出指令共有两组,一组是MC/MCR指令,一组是MPS/MRD/MPP指令。

现分别介绍:

一、MC/MCR指令

1、MC指令:

MC指令称为“主控指令”。

教案纸

 

功能是:

通过MC指令的操作元件的常开触点将左母线临时移到所需要的位置,产生一个临时左母线,形成一个主控电路块。

MC指令的操作元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控指令使用次数(N0~N7),也称主控嵌套层数,一定要从小到大按顺序使用,另一部分是具体操作元件,可以是输出继电器Y或辅助继电器M中的其中一个。

一般使用辅助继电器M。

但是不能使用特殊辅助继电器。

2、MCR指令:

称为“主控复位指令”。

功能是取消临时左母线,即将左母线返回到原来位置,结束主控电路块。

MCR指令是主控电路块的终点。

MCR指令的操作元件只有主控指令使用次数N0~N7,但是一定要与MC指令中嵌套层数一致。

如果是多级嵌套,则主控返回时,一定要从大到小按顺序返回。

MC/MCR使用举例如图3所示:

图3

教案纸

 

3、MC/MCR指令使用注意事项:

(1)MC指令的操作元件可以是输出继电器Y或辅助继电器M中的其中一个。

一般使用辅助继电器M。

但是不能使用特殊辅助继电器。

(2)执行MC指令后,因左母线移到临时位置,所以,主控电路块必须用LD或LDI指令开始写指令语句表。

(3)MC指令后,必须用MCR指令使左母线有临时位置返回到原来位置。

(4)MC/MCR指令可以嵌套使用,嵌套级号是从N0~N7按顺序增加,顺序不能颠倒。

最后主控返回用MCR指令时,必须按从N7~N0顺序返回,不能颠倒,最后一定是MCRN0指令。

二、MPS/MRD/MPP指令

1、MPS指令:

称为“进栈指令”。

功能是将触点的逻辑运算结果推入栈存储器1号单元中,存储器每个单元中原来的数据依次向下推移。

MPS指令没有操作元件。

执行一次MPS指令,完成两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栈存储器中每个单中数据依次向下一个单元推移,腾出1号单元,这个动作称为数据下压。

第二个动作是将新的逻辑运算结果存入1号单元中。

2、MRD指令:

称为“读栈指令”。

功能是将栈存储器中1号单元的内容读出。

MRD指令没有操作元件。

执行MRD指令时,栈存储器中每个单元中内容不发生变化,

教案纸

 

即不会使数据下压,也不会使数据上托。

3、MPP指令:

称为“出栈指令”。

功能是:

将1号单元中结果取出,存储器其他单元的数据依次向上推移。

MPP指令没有操作元件。

执行MPP指令时,完成两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将栈存储器中号单元中结果取出。

第二个动作使将2号单元中结果移到1号单元中。

这个动作称为数据上托。

MPS/MRD/MPP指令的使用如图4、图5所示。

图4图5

4、MPS/MRD/MPP指令使用注意事项:

(1)MPS指令与MPP指令必须成对使用,缺一不可。

MRD指令有时可以不用。

(2)MPS指令连续使用次数最多不能超过11次。

(3)指令MPS或MRD或MPP之后若有单个常闭触点或常开触点串联,则应用ANI或AND指令。

(4)指令MPS或MRD或MPP之后若有触点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