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635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docx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WORD版本真题试卷+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一、(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

(2)至若春和景.明 景: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二、(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

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会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肉食者鄙. 鄙:

(2)神弗福.也 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

三、(2018·贵州铜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

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2018·改编)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必有我师焉. 焉:

(2)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

(3)三十而立. 立:

(4)援.疑质理 援: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2018·改编)甲文认为一个人应当立志勤奋学习,提出了“ ”的学习方式与“ ”的学习态度。

乙文表现了作者求学

的 _,突出他求学的艰难。

在求学意志和求学态度上,两文是相仿的。

4.(2018·改编)甲文采用

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

简练,含意深远。

乙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循循善诱,体现了 _的感情。

四、(2018·贵州遵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2)不蔓不枝. 枝: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

(4)陶后鲜.有闻 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

五、(2018·贵州毕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

(2)必先苦.其心志 苦:

(3)困于心,衡.于虑 衡:

2.用现代汉语翻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

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 家 。

这 印 证 了 本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

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六、(2018·贵州安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敝:

(4)略.无.慕艳意 略无: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4.从第一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七、(2018·云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3.分析第一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

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

请结合生活实际说明。

八、(2018·云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臣之妻私.臣 私:

(2)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4.齐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