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05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之文档格式.docx

B.1个H

2SO3分子中含1个SO3

分子

C.H2S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

D.H2SO3

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2

×

100%

1+32+16

1/18

7.以下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获得甲烷

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获得干冰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8.不可以够..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是

反响①:

2H22

2

O

2HO+O↑

反响②:

2KMnO4

4

22

KMnO

+MnO+O↑

A.反响①和反响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响①和反响②是在不一样样条件下进行的

C.反响①和反响②都放出热量

D.反响①和反响②的反响物中都含氧元素

9.水是重要资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变成软水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变成淡水

C.电解水获得的H2和O2质量比为2:

1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10.以下对于金属资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铜有优秀的导电性,所以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所以拥有很好的抗腐化性

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1.以下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马铃薯B.鲫鱼C.花生油D.西瓜

12.以下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60

大理石

50

40

ABCD

13.用置换反响考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以下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A.Ag、FeSO、CuSO

B.Fe、Cu、H

SO

C.Fe、Cu、ZnSO4D.Fe、Cu、KOH

2/18

14.将50g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9.8%B.10.2%C.10.8%D.19.6%

15.某温度时,将20g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巧饱和,对于该饱和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m(溶质):

m(溶剂)=20:

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16.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

A.5

B.9

C.12

D.13

17.以下实验中无明显现象

的是

.....

A.向H2SO4

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

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其实不断搅拌

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淆研磨

18.实验室用以以下图装置制取氧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

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此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19.以下实验设计不可以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划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盐酸考证敞口搁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

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

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

3/18

20.经过以下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

A

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反响

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50g

蒸馏

降温至20℃时开始有

20℃时,KCl的

B

溶解度为17g

水中,完好溶解后缓慢降温

晶体析出

将白磷淹没在热水中,

再向热水中的白

通氧气前白磷不焚烧,

氧气是焚烧需要

C

磷通氧气

通氧气后白磷焚烧

的条件之一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

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该气体是CH4

D

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产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

分)

二、此题包括

5小题,共

32分。

21.(5

分)一氧化碳能够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复原剂。

(1

)1

个CO分子变成1

个CO2分子需要获得_______个O原子。

(2

个O2

分子与_______个CO分子完好反响生成

CO2。

(3

)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

_______个CO分子

完好反响生成

Mn和CO2,高温下发生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合理运用焚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特别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

从焚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寄存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任了____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平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

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假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薄铜片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

沸点越高,

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___(填“合理”

或“不合理”)。

4/18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利用上图装置,考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焚烧的条

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达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和_____(填代号)。

23.(6分)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周边,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

+2价。

)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激烈焚烧,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将镉丝插入以下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镍镉电池应用宽泛,为了防范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以下:

步骤1:

将废旧电池破裂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变成氧化镉(

CdO);

步骤2:

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淆后,

间隔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构成相像的盐拥有一些相像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分锌片,充分反响

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右图表

示该反响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

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响前反响后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响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响而不与Cu(NO3)2反响的物质有___________(任举一例)。

25.(7分)使用密度小、

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少汽车自重,

从而减少汽油耗费和废气排放。

(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

)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

2MgO+Si+2CaO

1600℃

24

2Mg↑+CaSiO,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

5/18

应有促使作用,且能防范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响使产品混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制镁的原料MgO可从海水中获得。

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响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得MgO的过程,实验以下:

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CaO,至MgCl2完好积淀为止,过滤得Mg(OH)2

固体。

共耗费8.4gCaO。

将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所得MgO的质量为。

①步骤2中Mg(O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所得MgO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MgCl2的质量m=________g。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1中发生的化学反响有:

CaO+H2O=Ca(OH)2;

Ca(OH)2+MgCl2=CaCl2+Mg(OH)2↓;

三、此题包括

4小题,共28分。

26.(2分)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

SO2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

K

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2)收集一瓶

,按乙装置组装仪器,

翻开活塞K,

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地点,封闭活塞

K,一段时间

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7.(10分)实验室部分装置以以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6/18

(完好版)广州中考历年化学真题及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