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有机物Word文档格式.docx
《生活中的有机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有机物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澄清石灰水變白色CaCO3混濁→產生CO2→有C元素→有機物
3實驗
(2)甲處:
乾燥藍色氯化亞鈷試紙變粉紅色→產生H2O→有H元素
實驗方法(如右圖二):
將物質隔絕空氣加熱分解
木材乾餾
氣體:
H2、CH4、CO、CO2
產物液體:
黑色粘稠焦油、醋酸CH3COOH
固體:
黑色木炭C
一、綜合題:
1.
阿基師取不同的物質,依附圖流程進行實驗並觀察結果:
()
(1)(甲)食鹽;
(乙)豬油;
(丙)米飯;
(丁)肥皂;
(戊)石灰
當阿基師以上列哪些物質作此試驗,哪些會得到右列結果?
(A)甲戊 (B)乙丙 (C)乙丙丁 (D)甲丁戊。
()
(2)阿基師的實驗過程稱為?
(A)蒸餾 (B)乾餾 (C)分餾 (D)皂化。
()(3)若阿基師以竹筷進行實驗,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甲乙(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甲)由縫隙冒出的濃煙中所含的氣體皆具有可燃性 (乙)打開鋁箔後,鋁箔上殘留有黏稠的焦油及醋酸
(丙)竹筷變成黑色的木炭,可再燃燒。
2.將白色的砂糖、麵粉與食鹽分別置於蒸發皿中並加熱一段長時間,觀察其顏色變化情形,試回答下列問題:
()
(1)有機化合物中主要的成分元素是哪二個?
(A)C、H (B)C、O (C)H、O (D)O、N
()
(2)本實驗中屬於有機化合物者共有幾個?
(A)0 (B)1 (C)2 (D)3
()(3)砂糖加熱後顏色變化為:
(A)白色 (B)紅色 (C)藍色 (D)黑色
()(4)承上,蓋在蒸發皿上的錶玻璃會有液滴形成,若用乾燥氯化亞鈷試紙檢驗,顏色如何?
意義結果如何?
(A)藍色,可能是水 (B)粉紅色,可能是水 (C)藍色,可能是二氧化碳 (D)粉紅色,可能是二氧化碳
3.
政閔想要研究竹筷的成分為何,將竹筷用鋁箔紙包住,在酒精燈上加熱,裝置如下圖,試回答下列各題:
()
(1)這種隔絕空氣加熱,使物質分解的過程稱為?
()
(2)加熱分解時,最先看到的白煙並不臭,用打火機也點不燃。
試問這白煙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A)水 (B)氫氣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最後殘餘在鋁箔上黑褐色的黏性物質是?
(A)醋酸 (B)焦油 (C)脂肪酸鈉 (D)甘油。
()(4)加熱分解後,以藍色石蕊試紙檢測鋁箔內殘留的液體會變成紅色,試問該液體為何種物質?
()(5)加熱分解所產生的H2、CO、CH4、CO2等氣體中,哪些具有可燃性?
(A)H2、CO、CH4 (B)H2、CH4 (C)H2、CO、CO2 (D)H2、CO。
()(6)由此實驗的產物(包括固態、液態、氣態),可以推測竹筷含有哪些元素?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氫元素 (C)至少含有碳、氫、氧元素 (D)一定不含有碳元素。
二、單選題:
()1.有機化合物中,最主要的共同元素是:
(A)氧 (B)氮 (C)碳 (D)鐵
()2.早期科學家認為「有機化合物」必來自於動、植物生命體,但這觀點在何種有機化合物,可從實驗室內合成而打破?
(A)酵素 (B)尿素 (C)酒精 (D)醋酸
()3.有機化合物是指:
(A)含碳的所有化合物 (B)含碳的大部分化合物 (C)自然界生成的化合物 (D)能夠再分解的化合物
()4.(甲)(NH4)2CO3;
(乙)NaHCO3;
(丙)CH3COOH;
(丁)CO2。
以上含碳的化合物中不屬於有機物的是:
(A)乙 (B)甲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5.(甲)碳酸鈣;
(乙)氰酸銨(NH4OCN);
(丙)尿素;
(丁)酒精;
(戊)葡萄糖;
(己)炭,上述物質屬於有機化合物者有哪些?
(A)甲丙丁戊己 (B)乙丙丁戊 (C)丙丁戊 (D)丙丁戊己
()6.乙烯、硫酸、碳酸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甲烷、酒精、石墨、蔗糖,以上不是有機化合物的物質有幾種?
(A)3 (B)4 (C)5 (D)6
()7.有關竹筷乾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冒出的濃煙為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燃燒 (B)乾餾時必須加入氧氣,才能加速分解
(C)鋁箔中留下黑褐色有黏性的焦油及醋酸 (D)留下的黑色木炭不可以燃燒
()8.有機化合物燃燒時生成水及二氧化碳,是因有機物中含有:
(A)水和二氧化碳 (B)氧和碳 (C)碳和氫 (D)氫和氧
()9.在「竹筷的乾餾」實驗中,包覆竹筷的鋁箔其主要功能為何?
(A)鋁箔的包覆具有隔熱作用 (B)鋁箔作催化劑,加速竹筷分解
(C)鋁箔將竹筷與空氣隔絕 (D)鋁箔參與反應,使竹筷分離出可燃性氣體
()10.根據目前的定義,下列哪一項從動植物身上取得的化合不屬於有機化合物?
(A)人體尿液中的尿素 (B)人體取出的碳酸鈣結石 (C)植物葉子中的纖維素 (D)牛隻打嗝排出的甲烷
()11.有關竹筷乾餾的實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因為冒出的白煙含有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拿來滅火 (B)黑色液體的成分為焦油
(C)液體成分中可讓石蕊試紙變色的為焦油 (D)將乾餾後殘餘的固體燃燒,可得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12.要檢驗牙籤中是否含有碳,下列何種方法最好?
(A)在空氣中加熱,看是否燃燒 (B)放入蒸發皿,並蓋上錶玻璃,再加熱,看錶玻璃是否有液滴
(C)用鋁箔紙包起來加熱,看是否會變成黑色 (D)用水澆溼,看是否腐敗
()13.關於有機化合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含碳之化合物皆為有機化合物 (B)有機化合物皆從有機體中得來
(C)有機化合物的種類比無機化合物少 (D)燃燒法可檢驗有機化合物之碳與氫
()14.據估計現在已知的有機化合物超過百萬種,而已知的無機化合物僅十餘萬種,其原因為何?
(A)有機化合物所含元素的種類較多
(B)有機化合物又稱碳的化合物,碳在平常溫度時最易和其他物質化合
(C)碳原子在構成分子時,不但可與其他原子結合,並且碳和碳之間也能自相連結
(D)碳是自然界中存量豐富的元素
()15.阿國上童軍課時,架鐵網以炭火烤魚,他可在魚身上塗抹何者物質,較可以防止魚被烤焦?
(A)砂糖 (B)麵粉 (C)精鹽 (D)太白粉
()16.下列有關「竹筷乾餾」實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竹筷乾餾產生許多碳氫化合物,故竹筷為有機化合物
(B)竹筷乾餾時必須以鋁箔包起來,主要是因為鋁箔傳熱快、溫度高
(C)乾餾時最先看到的白煙不具可燃性,其主要成分為水
(D)竹筷乾餾屬於吸熱的化學變化
()17.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人體中約有20%以上是有機物 (B)1828年德國科學家烏拉由無機物中合成出尿素,證實尿素為一種無機物
(C)有機物不一定來自生命體 (D)有機物必為碳的化合物
1.CBC2.ACDB3.BABAAC
1.CBBCC6.CCCCB11.BCDCC16.BB
2常見的有機化合物(分類、命名及性質功用):
有機化合物最重要的元素是:
碳C,其次是:
氫H、氧O、氮N、硫S
★碳原子因本身不但可與氫、氧、氮、氯、磷、硫等連結,更可與碳原子互相連結,故有機物種類多於無機物
1烴類不易溶於水,燃燒產物為CO2及H2O
(若氧氣不足,則燃燒產物為CO及H2O)
2常溫常壓下:
碳數少(1~4)→氣體
碳數(5~17)→液體;
碳數多(18~)→固體
鏈烴:
烷CnH2n+2;
烯CnH2n;
炔CnH2n-2
烴類
只含C、H脂環烴(環烷CnH2n;
環烯CnH2n-2)
☆有機化合環烴
分類、命名芳香烴(苯C6H6)
醇、醚分子式相同皆為CnH2n+2O,但排列不同:
醇CnH2n+1OH、醚CnH2n+1OCmH2m+1
含C、H、O醛、酮分子式相同皆為CxH2xO,但排列不同:
醛CnH2n+1CHO、酮CnH2n+1COCmH2m+1
酸、酯分子式相同皆為CyH2yO2,但排列不同:
酸CnH2n+1COOH、酯CnH2n+1COOCmH2m+1
醣Cm(H2O)n:
(碳水化合物)
同分異構物:
(醇、醚)、(醛、酮)、(酸、酯)
同素異性體:
(氧、臭氧)、(碳、石墨、鑽石)
寫出下列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式或命名:
C2H6:
,C2H5OH:
,C2H5COOH:
甲烷:
,丙醇:
,甲酸:
。
1形成原因:
古代動、植物和藻類死亡→與泥沙沉積地底→細菌作用分解→氮、氧逸散→石油及天然氣
石油2成分:
碳與氫所形成的多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分餾
天然氣
1家用氣體燃料:
(天然氣:
甲烷CH4,管線輸送)、(液化石油氣:
丙烷C3H8,鋼筒運送)
瓦斯無味(添加臭劑:
甲基硫醇or糠基硫醇C5H6OS)
染色:
紅黃藍綠
3石油分餾2汽油:
汽機車燃料(鉛雖可減低機車爆震,但污染空氣→無鉛汽油較好98>95>92>高級)
產物及功用
乾餾→將物質隔絕空氣加熱分解
蒸餾→沸點相差很多→純物質
分餾→沸點接近→混合物
3柴油:
重型車(大巴士,卡車)燃料(產生熱量較大)
4蠟、潤滑油:
減少摩擦
5瀝青(柏油):
鋪路
甲醇(CH3OH,俗名木精、木醇):
工業用酒精、變性酒精(酒精中加入甲醇)、假酒(失明、喪命)
醇CnH2n+1OH
(可溶解塑膠品)
1製造方法: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1無氧;
2以酵母菌作為催化劑)
乙醇(C2H5OH)C6H12O6→2C2H5OH+2CO2
俗名酒精2功用:
燃料、溶劑、消毒劑(75%殺菌效果最好)、碘酒(碘的乙醇溶液)、溫度計
3酒精濃度是以體積百分比(4.5%)表示
丙醇(C3H7OH):
殺菌效果很好,價格便宜,但毒性強且氣味差
酸CnH2n+1COOH甲酸HCOOH(俗名蟻酸):
蜜蜂、螞蟻分泌,若被叮咬→皮膚會紅、腫、癢→氨水、肥皂中和
1製造方法:
酒精+氧→醋酸+水(以醋酸菌作為催化劑)
乙酸CH3COOHC2H5OH+O2→CH3COOH+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