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913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

  A:

3千克15元。

B、9元2千克。

C、12元3千克。

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3、小结  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两种数量它们的关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叫做比,研究生活中的比。

  二、生活中比的意义,让学生探究、理解比的意义。

1、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刚才的例子中老师年龄是同学年龄的几倍,用35÷

12,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老师与同学年龄的比是35:

12.其他两个量的关系如何用比的形成来表示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总结比的意义。

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列出除法算式,再改成比的形式。

老师举反例:

小明有10元钱,花了2元钱,还剩几元钱?

这道题怎样列式,10-2=8可以写成10:

2吗?

  你能不能说说什么是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三、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学生自学,总结,同学们想想怎样求比值?

进行求比值练习。

强调:

2可以说成什么?

7可以说成什么?

它们一样吗?

四、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

1、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2、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五、应用知识做练习。

求比值。

  105:

35  :

2把下面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

17:

8  4:

1  102:

113选择题  买4支钢笔用12元,钢笔总价和总量的比是A、4:

12  B、12:

4  C、判断  小明今年10岁,他的爸爸今年37岁,父亲和儿子的年龄的比是10:

37.  一项工程,甲独做7天完成,乙独做9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7:

9.  大圆半径是4厘米,小圆半径是1厘米,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的比4.  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

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明白比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也有关系,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不足与疑惑  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习的量相对少了一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观察目的    

(1)借助于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技术,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特点,评价得失,实际反思,促进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专业成长。

  

(2)对教学的环节设计、教学的时间分配、教师提问技巧进行专项分析,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建议,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主要观察技术的选择    课堂教学的全程录像、片断文字实录。

  二、提问技术、方式、水平分析  1、提问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的方式,学生主动参与面广。

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层次性,便于学生操作,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教师提问后给予学生较大的思考时间,反馈及时。

  2、提问水平:

片断共提出问题29次,其中组织性问题4次,占%。

认记性问题10次,  占%,理解性问题9次,占%,推理性问题5次,占%,创造性问题1次,占%。

从问题类别所占的百分比来看,教师不但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善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三、课堂教学整体分析1.背景描述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已经理解了物体表面积的含义,这是圆柱表面积的学习基础。

圆柱的表面是底面和侧面构成的,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就是计算圆面积,对学生来说不是新知识,所以教材把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材强调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探索过程,以及侧面展开图的长与宽跟圆柱有关量之间的关系。

在本课的授课前一节,学生刚刚学习了《圆柱的认识》,在《圆柱的认识》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校付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非常大胆的实验,极富创新的执教使学生对圆柱的知识有了更深更广的了解,但于拓展的面较广时间比较短,也使得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而且同时于是连堂课,第二课时教学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生记忆得比较牢,这是比较有利的,但课后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练习巩固和知识吸收的时间这是不利的。

    2、教师对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反思。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突破难点。

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通过比较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异同,将生活中的汽油桶、水桶、烟筒等实物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实际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使练习随着讲解易到难,层层深入。

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效的、实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体现学生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学生会的就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索,不会的就扶一下,帮一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大部分的学生是可以做到在原有基础上推导得出的,所以我先让学生来说计算方法,在自主推导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对于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这一难点问题有模糊之处,所以,我在与学生交流算法的时候就特别注重这一点,从我的引导中加强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较好的突破难点。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是需要一定量的训练达到的,在本课中学生每人完成的量是较充分的,训练扎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中的调整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如从课前我向任课教师咨询的情况和我对学生在前面一节课进行的课堂观察后,我认为这班学生的基础较好,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教学环节中,大部分的学生们是可以做到自主独立完成的,所以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减少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次数,从课堂教学反馈来看,在我作出调整后这一教学环节仍然顺利进行,而且减少了这一步骤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能。

又如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较好的思路,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举手示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临时将原本教案中的自学课本例题,再解决问题的环节,改为了请学生自己先试一试,有困难的就阅读课本例题,再完成,这一调整既是让学生自主,又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教学中的遗憾  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现了操作上的失误,在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图的时候,贴出了侧面图后,忘了贴出两个底面的图,没有向学生们出示完整的圆柱表面积图,可能会给学生的思考造成困扰,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没能及时发现这一过失,我想,如果及时发现了,我一定会去补救的。

  全课三个例题的教学中,我所使用的教学手段缺乏变化,以至于学生到了后半段学习时显得有点疲倦了。

在备课过程中我曾有想过,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许已不需要不断变化的方式吸引注意力了,直接将问题出示更好,实践告诉我,我的想法有点过头了,这方面我需要再多做思考,寻求改进的方法方案。

  于我这节课只进行了半小时,我设计的最后一个动手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测量自备圆柱实物的用料面积,没能进行,我预想这会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可以立即学以致用。

可惜不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效果了。

我打算将这一设计留到我们班同学六年级的时候再来实践。

1.能比较灵活的应对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情况。

2.较好的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言情况。

  3.这一类型的课程学习,学生在巩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需要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演算,于学生存在差异,还需在练习的层次和要求上进一步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