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186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具有()。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答案】ABCD

【解析】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

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

(1)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摹写,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加工再现。

主体不仅可以反映客体,而且可以用认识做指导改造客体。

(3)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

故本题选ABCD。

2、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光存储容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下列哪个光存储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

()

A、CD

B、DVD

C、LaserDisk

D、Blu--RayDisc(蓝光DVD)

【答案】D

【解析】CD、DVD是目前常见和普及的光存储技术。

Blue—RayDisc是前不久刚刚确定的新一代光存储技术标准,它具有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等特点,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

而LaserDisk是对激光存储技术的统称。

所以答案为D项。

3、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和报尾四个

部分。

有些还由编者配加按语,成为五个组成部分。

A、标号;正文

B、文号;正文

C、标题;正文

D、标题;内容

【答案】C

【解析】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标题、芷文湘报尾四个部分。

有些还由编者配加按语,成为五个组成部分。

故选C。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科技创新

B、加大资金投入

C、城镇化

D、城乡发展一体化

【答案】D

【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故选D。

5、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是()。

A、货币供应量下降

B、物价上涨

C、人均货币存量下降

D、人均所得货币下降

【答案】B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大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造成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涨的

现象。

故选B。

6、下列公文发文办理的顺序正确的是()。

A、草拟签发审核用印

B、草拟复核用印编号

C、审核签发编号用印

D、签发编号缮印封装

【答案】C

【解析】公文发文办理的顺序为:

草拟、会商、审核、签发、编号、注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封装、分发。

7、下列诗句中,体现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一哲学理论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C

【解析】A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哲理;B项“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C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指通过从不

同角度“看”,以不同的视角,欣赏到了不同的景致,让人回味无穷,正是对“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

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一哲学理论的体现;D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故选C。

8、“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

()

A、被动性

B、针对性

C、强制回复性

D、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与执行

【答案】C

【解析】请示是必须答复的,答复的文种也因隶属关系不同而不同。

故选C。

9、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

【解析】管理具有两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故选B。

10、亨利•福特曾说过:

“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要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答案】A

【解析】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动力,A项正确,当选。

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B项错误。

题干反映的不是求异心理,C项错误。

题干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

D项错误。

因此A项当选。

1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答案】ABCD

【解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

12、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成就不是出自“赵宋之世”的是()。

A、泥活字印刷术

B、《四书章句集注》

C、《清明上河图》

D、《农政全书》

【答案】D

【解析】宋朝时,在科技上,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在文学上,朱熹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在绘画上,张择端描绘了表现北宋故都汴京繁华景色的《清明上河图》,因此A、B、C三项正确。

D项《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著作。

1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B、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察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1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

C、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

D、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答案】D

【解析】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关键是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才

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15、事物的质是指()。

A、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

B、使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C、事物在与他事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质

D、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答案】D

【解析】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物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它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

事物的客观依据。

故选D。

16、撰写决定、讲话稿时,一般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议论

B、说明

C、论证

D、叙述

【答案】A

【解析】决定的文字,要求准确、鲜明、简洁,便于领会和执行,演讲稿也要求陈述清楚扼要,表达观点精炼。

而议论文就着重于宣传一个观点,争取人们接受,符合这两种公文的要求。

故选A。

17、“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答案】B

【解析】这是对这句话的解释,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靠平常谁更强势,但长期的胜负还是看谁顺应潮流谁更

在理。

反应的道理是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故选B。

18、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19、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20、“要”字句是公文常用的一种特定格式,用以表示“应该”“必须”之意。

下列对“要”字句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商量

B、语气委婉

C、常用于上行文中

D、使行文具有坚定性、原则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要”字句,可以表达项受文者提出要求,表示应当怎样去做,语势坚定有力,论断性强,令人不容置疑,故本题选择D。

21、“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则是()。

A、全体一致规则

B、少数决策规则

C、简单多数规则

D、绝对多数规则

【答案】A

【解析】一票否决指的是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票,无论赞成票有多少,这项决策也不能通过,体现的是全体

一致规则。

故选A。

22、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是()。

A、标题

B、正文

C、主送机关

D、成文时间

【答案】C

【解析】周知性公文,如公告、通知等,其主送机关可以省略。

故选C。

23、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诗句中的“锦官城”和“锦城”均指的是()。

A、重庆

B、成都

C、杭州

D、苏州

【答案】B

【解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其中“锦官城”指的是成都。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其中“锦城”也指成都。

因此B项正确。

24、公文中,“××××”处缺少发文字号,其正确的书写格式应为()。

A、陕政函(2012)181号

B、陕政函〔2012〕第181号

C、陕政函〔2012〕181号

D、陕政函2012年第181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

发文字号有固定的模式,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年度),序号(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年份加六角括号,序号前不加"第"字,数字前面也不加"0"。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5、资本的报酬是()。

A、工资

B、租金

C、利息

D、利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的报酬。

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租金是资本品的报酬,利息是货币的报酬,利润则是资本的报酬。

故本题选D项。

26、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

【答案】A

【解析】A项,“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反映的应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即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A项对应错误,当选。

B项,“一山不容二虎”比喻在一个地方两个强者不能相容。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的状态。

B项对应正确。

C项,“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指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

边际效用递减,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