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0894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工程质量不断优化,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新开工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4%。

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加强旅游市场安全监测,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综合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

实施服务满意工程,通信、金融等行业初步建立了顾客满意度评价制度,顾客满意度逐年提高。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重要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需求结构明显变化,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技术、品牌、人才、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

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质量为本”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各级政府加强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山西实际,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但是从当前看,我省质量发展水平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诚信缺失,个别地方制假、售假、护假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质量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与周边省份相比,我省在质量工作方面的人、财、物投入和支持仍显不足,技术机构建设发展相对滞后,质量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风险监控、预警、应急体系尚不健全,部门联合监管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未来五年,全省质量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必须紧紧抓住“提质、增效、升级”主线,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努力提高质量总体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部署,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升产品、工程、服务“三大质量”水平为重点,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基础能力建设,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建立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质量工作体系,加快建设质量强省,不断提升质量总体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要实现建设质量强省的战略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创新驱动,以质取胜。

实施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发展活力。

实现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思维创新,注重对外合作,推动我省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立足中部、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全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切实增强我省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突出主体,简政放权。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完善有利于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的创造力。

——夯实基础,依法监管。

加强质量发展理论研究,加大质量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加强质量法治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诚信守法,社会共治。

增强质量意识,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引导行业诚信自律;

发展先进的质量文化,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实现质量社会共治,形成推动质量提升的叠加效应和强大合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基本形成,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质量法治建设配套完善,质量监管体制运行良好,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技术标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为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1.产品质量。

到2020年,《中国制造2025》中期目标基本实现,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质量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

农产品和食品实现优质、生态、安全,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产品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农产品、食品和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

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到98%。

——煤炭、电力及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煤焦、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现代高载能等产业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一批由我省主导制(修)订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争创中国质量奖1个,培育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10个、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提高名优产品及出口创汇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高新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型、支柱型产业。

2.工程质量。

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省级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工程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建筑工程质量有效保障。

全省城市规划区内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施工图纸审查备案率达到100%,争创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8项,省建筑工程“汾水杯”质量奖120项,省优良工程200项,省优质结构工程300项。

——公路工程优良率进一步提升。

全省高速公路平均优良路率达到95%,干线公路平均优良路率达到80%,县公路平均优良路率、农村公路路面平均优良路率达到75%。

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水利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中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82%。

大中型水库建立和完善水雨情信息采集、传输、洪水预报和以水库为中心的河道防洪决策支持系统,保障水库安全度汛,河道堤防保安率达到95%以上。

3.服务质量。

到2020年,服务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取得较大发展,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用户满意度指数达到中部六省领先水平,培育一批省级服务名牌企业。

服务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全面提升。

在金融、物流、高技术、商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重点提升外包服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信用评价、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显著改善。

旅游、住宿、餐饮、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标准覆盖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培育30户服务行业龙头企业。

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三、任务与措施

(一)简政放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1.增强企业质量创造活力。

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创造力,激发市场活力。

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动高技能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继续推进QC质量攻关活动,实施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组织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企业的质量创新能力。

2.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质量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

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责任追究。

企业要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3.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确保出厂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大力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应用,广泛开展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检测中心,努力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4.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

瞄准国际、国内质量一流企业选树质量标杆,用先进标准对标一流,开展对标管理。

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对标遴选。

以优势企业为纽带,组建质量提升联盟,提高原材料、初级加工及配套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

鼓励在区域性产业和行业内制定联盟标准,规范行业质量发展,引领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带动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管理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增强质量竞争力。

5.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机制,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

推动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合作方、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

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