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0162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

质量

1

质量的含义

物质

物质的属性

1.2.2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了解、独立操作

2

质量的单位

3

质量的测量

三、课时教学设计

【主题】

5.1质量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知道质量的含义。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知道质量的单位。

3.知道生活中一些测量质量的工具,认识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4.能根据经验判断物体的大体质量。

【内容分析】

《质量》是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一节。

质量知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力学学习的基础,但有些抽象,尤其是“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不易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学生接受困难;

好在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了“水结冰质量不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实验录像,突破了难点。

虽然在本节的学习中,只要求认识托盘天平的主要构造,并初步能测出物体的质量,但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技能要求,本节的学习要为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惯性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质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缺乏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它,本节的学习肩负着对学生“前认识”的扭转,以及新概念的建立;

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他们对于质量的单位非常熟悉,从思想上会轻视对其的学习;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过程过于粗糙,缺乏物理探究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讨论,知道质量的含义。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通过自主学习,知道质量的单位。

4.运用托盘天平,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

5.通过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质量,判断物体的大体质量。

【重点和难点】

1.重点、难点:

质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信息化资源:

《质量》教学PPT、视频、网评作业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及砝码、人体秤、橡皮泥、水、大烧杯、小烧杯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一以及课堂检测1,检测目标1达成。

2.通过活动四以及课堂检测3,检测目标2达成。

3.通过活动二以及课堂检测2,检测目标3达成。

4.通过活动四,检测目标4达成。

5.通过活动三以及课堂检测4,检测目标5达成。

【学习过程】

评价活动方案

评价活动一:

思考讨论,建立质量的定义

活动任务

(一):

对课件图片中出现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活动任务

(二):

对老师的分类结果进行分析,说出分类的理由。

评价标准:

能认真思考讨论,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评价活动二:

巩固联系,学习质量的单位

活动任务: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自主进行学习,全答对的为优,错2个的为良,错3个的为合格。

评价活动三:

对生活中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

学生参照课件中列举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估测“一张邮票”等的质量,填写出正确的质量单位。

学生对一块橡皮泥、半小烧杯水、一位同学的质量进行合理的估测。

能认真动脑思考,结合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估测

实验次数

浸入水中的情况

弹簧测力计示数F'

/N

浮力F浮/N

重物浸入水中约1/3

重物浸入水中约2/3

重物完全浸没水中

评价活动四:

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学生结合“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测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以及其变形后的质量。

分析总结: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能积极与同伴合作,主动参与交流和实验探究过程,合作意识强,认真思考,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善于观察分析物理事实,发现问题能积极主动思考,探求物理结论,能初步得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1、学生结合“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测量半杯水的质量。

2、思考讨论:

(1)如何测出小烧杯中半杯水的质量?

(2)这半杯水结成冰后,其质量怎样变化?

3、观看实验录像:

水结冰后其质量不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善于观察分析物理事实,发现问题能积极主动思考,探求物理结论,能初步得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活动任务(三):

1、利用人体秤,在教室前、后测量一位同学的质量。

2、观看录像:

王亚平太空授课,利用质测仪测量航天员聂海胜的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能积极参与实验,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由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绩而激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豪感。

善于观察分析物理事实,发现问题能积极主动思考,探求物理结论,能初步得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1.在网上完成相关练习,网址http:

//221.214.55.123:

8080。

2.请同学们用XX搜索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以及各种测量质量的仪器。

3.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制测量或比较质量大小的装置。

课堂检测

1.物体中________________叫做质量,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___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人民币壹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2g=__________mg=___________kg.

3.1千克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将,如果把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下列物体中,质量约2×

105mg的是( )

A.一颗图钉B.一册初二物理课本C.一张课桌D.一把木椅

效果分析_质量_物理_初中_

本节课的流程设计合理,内容讲述清晰,有层次展示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度高。

尤其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较高的实验技巧;

且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强,小组内配合默契,基本上所有小组都能独立完成实验,充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物理知识怎样服务于生活,收获颇丰!

评测练习中的5个题目紧扣着学生的学习目标,意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检验。

每个选择1分,每个空是1分,共10分。

全班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可以得到满分,有百分之十的学生得到8分。

整体分析,能够完成制定的学习目标,课堂实效好。

【教材分析】

1.物体中________________叫做质量,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___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人民币壹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2g=______mg=__________kg.

3.1千克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将,如果把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将。

A.一颗图钉B.一册初二物理课本

C.一张课桌D.一把木椅

教学反思_质量_物理_初中_

好在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了“水结冰质量不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实验录像,突破了难点,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德育教育渗透其中。

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操作过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效果比单纯的讲解好。

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通过本节的估测和实际测量,增强了感性认识;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惯性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课标分析_质量_物理_初中_

本节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是课标“内容标准”下“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质量”下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属性”中明确规定的知识点。

其课标要求是“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的质量”,能力要求达到“了解”、“独立操作”即可;

因此可根据课标内容分解为“1.知道质量的含义。

”,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分析讨论,知道质量的含义。

”                   

本节正是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亲身经历科学分析的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本节从一个分类讨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并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自学讨论、联系实际进行估测、“太空授课”等实验视频,激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视野,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同时渗透德育教学,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油然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