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9596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物质激励Word格式.docx

  安全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要求,一旦缺乏安全感,人就会处于焦虑、紧张状态,过分缺乏安全感将会导致人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并难以有效地投人到工作中,因而安全激励对员工而言足基础的需要形式。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企业员工对安全需要的重视程度排在第一位,其安全需要包括工作安全、职业保障等。

  实施安全激励就必须注意给员工以职业上、工作上的安全感,诸如采取有效的制度措施保证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及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安全,给予努力工作的员工以职业的保障,这些都会很好地促进员工更好地工作。

  二、公正激励。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都有公平需要,公平感对员工的激励十分重要。

尽管亚当斯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物质激励方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当员工感觉到自己在企业中在各种非物质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

比如自己明显比别人优秀但是却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赞赏,这时员工会感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恶劣,从而重新评估自己的生存条件,并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应对方式。

Carrell等(1978)指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显著地受到相对报酬和绝对报酬的影响,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感觉到不公平,就会采取行动调整这种状态。

实施公正激励的关键是尽可能地保证程序公平、机会公平,并通过制度来保证组织公平环境的产生,从而给员工心理上的公平感。

  三、企业发展目标激励。

  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于员工在企业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一个组织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时,员工在企业的生存压力就会明显增加,他们会不断地思考企业的明天在哪里?

我的明天在哪里?

万一企业垮了我怎么办等一系列与自身生存有关的问题。

通过对十余家民营.企业员工问卷调查发现,民营企业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目标的需要十分强烈,企业发展目标是企业凝聚人心、激发士气的重要要素。

对此,企业要通过科学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及各阶段的目标,并注意把组织的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相结合,并作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切实感到企业是有发展前途的,自己的未来是有保障并且乐观的,从而增强员工与企业的融合,促进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努力工作。

  

(二)与员工相互关系需要满足相对应的非物质激励方式

  相互关系需要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以满足自身对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要。

与此相应。

可以实施以下四种主要的非物质激励形式。

  一、沟通激励。

  沟通是一种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

Carolyn和Matthew(1995)认为,员工在工作中有沟通的动机,这些动机包括渴望与上司或者同事沟通以获得愉悦、避免当前不愉快的场面、接受友爱、获得放松、取得更高的绩效水平以及获得归属感。

通过沟通,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人的被尊重的需求和社交需求,也使人产生强烈的被重视的心理感受,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沟通还可以使成员间相互理解,密切人际关系,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因而,企业要注意营造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文化环境,让员工与企业能够有效沟通,把各种可能产生的心理思想障碍在沟通中妥善解决,通过沟通有效消除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从而促进企业形成和谐的关系。

  二、尊重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这包括自尊的需要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两方面。

在对惠普公司20位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中,有18位都主动提到,他们公司的成功在于“惠普之道”。

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

林利特说:

“惠普之道就是那种关怀和尊重每一个人和承认他们个人成就的传统。

因此,个人的尊重和价值是惠普之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领导重视、尊重员工是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员工的人格、思想、感情、行为等,使员工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心,从而极大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信任激励。

  信任是管理和激励员工,建立高绩效组织的基本要素。

JaneCote和Claire(2006)提出,信任对绩效提高有直接作用,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可极大地鼓舞员工的工作热情。

为此,管理者要多与员工交流,充分肯定员工的能力和水平,要大胆授权,给予其能力发挥的空间,努力做到“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四、认可激励。

  美国学者范佛斯特认为,受人重视、得到赏识、引起注意的愿望是一个人最强大、最原始的动力之一。

哈佛大学教授康特说,薪资报酬是一种权利,只有肯定才是一个礼物。

赵曙明(1995)提出荣誉压力势概念,他认为企业应把荣誉视为一种压力诱因,促使职工产生更大、更稳定的荣誉感,进而产生内部压力,主动提出高目标,出现向上行为。

可见,认可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

企业管理者应该对员工的工作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如口头表扬、发给奖章、内部刊物表扬等,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三)与员工发展需要满足相对应的非物质激励方式

  发展需要主要是一种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得到发展的愿望。

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非物质激励形式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

  一、事业激励。

  事业激励的基础是员工的事业发展需要。

有研究表明,事业型员工希望自己一生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愿意一生碌碌无为,为了他们事业的发展往往愿意忍受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满足。

李志、张华(2005)调查发现,90%左右的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能够有所成就,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多数民营企业员工认为,如果在企业中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事业上不能有所成就,自己的价值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

对此,在激励中要注意激发员工的事业动机,为他们事业的发展搭建成功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事业的成功,从而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晋升激励。

  晋升是指员工在职位或者职称等方面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员工事业发展的途径。

晋升往往意味着对一个人成绩的充分肯定,并由此带来权利需要的满足和自尊需要等方面的满足,因而晋升激励对员工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职务晋升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员工获得了晋升机会,会认为这是企业对其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的肯定与赏识,是自身价值的提升,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志,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职务晋升和职称晋升机制,让每个员工到一定年龄、资历都有晋升的机会和可能,从而以此为动机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三、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是指给员工提供培训及学习机会的激励方法。

调查发现,培训是企业员工高层次需要的重要内容,能够满足员工不断提升知识经验水平的需求。

Miron和McClelland(1979)提出,通过培训可以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

给予员工培训激励能够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全面提升自身索质,因而培训激励受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培训激励方面的做法有持续性的教育培训、摩托罗拉大学等。

可口可乐人事部克劳迪亚说:

“可口可乐是一家培养人才的公司,生产碳酸饮料不过是我们的副业。

”对此,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加强员工培训需要的调查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培训,并切实提高培训效果,由此全面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参与激励。

  参与激励主要是指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及各项管理工作,以此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

当企业要作出决策或者制定计划时。

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

还能够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真正感觉到自己与企业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从而自觉热情地为企业工作。

Randall和Kim(1976)指出,员工参与绩效目标的制定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满意度。

在实施参与激励时,要注意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激情,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管他们的意见正确与否都要切实地保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在上述三种层次的需要中,生存型激励形式是基础,关系型激励是保障,成长型激励是关键。

而且三种激励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人的需要具有复杂性,因而在非物质激励的具体形式会有不同的内容,并非仅仅只有本文中提到的一些非物质激励形式。

非物质激励的原则

  在非物质激励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差异性原则。

由于员工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而且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推移,员工的需要和思想观念也会相应改变。

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根据激励对象和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第二,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员工的需要构成,不但要高度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全面满足员工的尊重、发展和成就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而且要善于运用工资、奖金、福利、工作条件改善等物质手段,通过满足物质需要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激励是以满足不同个体需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体意愿的集合,它体现的是激励对象的个体差异性;

团队激励是以团队整体作为对象来进行的一种激励方式,目的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两种方式存在互补性,把握好两者的平衡,既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能带动全体员工工作热忱的普遍高涨。

非物质激励的优势

  与物质激励相比,非物质激励的优势体现在

  

(1)满足员工深层次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ERG理论,在基本的生理安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员工更关注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荣誉的激励将给员工产生更大的内在的驱动力。

  

(2)辐射的员工多。

非物质激励更多的表现为公开的、透明的。

在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可以感受到关怀与信任的力量。

  (3)节约经营成本。

不需要有太多的经济投人,反而促使员工积极性的提高。

对于竞争日益激烈下的企业的生存环境来讲,企业的利润空间可以最大化。

  (4)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标杆的作用、榜样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是无穷的,在这种环境下,所有的员工将积极投入到工作中,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

非物质激励的意义

  对于非物质激励的意义,国外学者斯蒂格利茨(1999)曾指出:

“有时,非经济激励作用非常强大,以至于看起来似乎可以从根本上取代经济激励?

它是经济激励的补充而非完全替代物。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激励的作用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对其作用予以丁,充分的肯定。

非物质激励对于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非物质需要的存在必然要求实施非物质激励

  人本主义的代言人Maslow提出了需要的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种;

Alderf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RG理论,认为人主要有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三种核心需要,其中生存需要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生存,相互关系的需要维持人类的相互交往和人际关系,成长需要是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表现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此后,McClel—land就需要与工作绩效、权力、管理者的合群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管理者的成功与其合群和权力欲是相关的,并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