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9254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

(2)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

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

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

(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判断;

(3)利用验电器检验。

2、电荷量

(1)定义: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电荷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

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

(2)单位:

库伦,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四、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结构:

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

如图所示,是氢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2)电子: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

10-19C。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的原因

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相同的,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得失,所以不会带电。

正确区分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1)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不同的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子的得失,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而且是等量的。

(2)接触带电:

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不带电的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所带电荷一样的电荷。

接触带电实质上是电荷的转移。

五、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

①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②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2、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可见,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①导体与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如干燥的木棒是绝缘体,而潮湿的木棒就变成了导体。

②“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

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③绝缘体内并非不含有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导体内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另外要注意一些字眼的区别。

例如,电荷与电子。

笼统的说导体导电时要用电荷,而说金属导电时可以用电子。

易误易混警示

易误点:

物体互相吸引时,对带电性质的判断易出错

易误点辨析:

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有“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一提到“互相吸引”,很多同学就认为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而忽略了带电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15.2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如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就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按照这个规定,当电池、导线、小灯泡组成的回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沿着“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二、电路的构成

1、电路的概念:

电路就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

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种电路元件,缺一不可。

如图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电路。

2、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作用

能量分析

举例

注意事项

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电能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在连接电源与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用电器和电源极性的标识,做到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

用电器

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

电灯、电炉、电视机、电铃、电冰箱

开关

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用电器工作,起控制电路的作用

-----------------

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声光控开关

开关接入电路前应是断开的

导线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输送电能

铜芯导线、铝芯导线(金属线芯外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不能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接起来

3、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闭合。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三、电路图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

②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的对应性,如符号中的开关的状态应注意与实物一致。

③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④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的整洁美观,大小比例适中。

⑤画电路图时,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注意不能遗漏元件,元件次序不能颠倒。

3、对电路图应做到“三会”。

①根据实物图会画电路图。

②根据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③根据文字描述电路的连接和控制情况会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

在实物电路的连接中,则要注意:

①导线一定要连接到元件的接线柱上;

②导线不能有交叉。

四、通路、断路、短路

1、电路有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和短路,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电路的状态

定义

电路(实物图)

特点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

断路

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的电路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层,引起火灾

2、用电器被短接

用电器被短接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不工作。

3、常见的两种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

产生原因

结果

开关未闭合、导线断裂、接头松动等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3、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蓝色,这种蓝色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电源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轻则引起电路故障,重则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用电器被短接----当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时,把其中部分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被短接的部分用电器不能工作

6、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易误易混警示:

答:

可以,馒头中也含有淀粉,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对电路状态的分析

6、蚜虫是黄色的,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电路有三种状态:

通路、短路和断路,短路又包括电源短路和用电器被短接。

通路时用电器可以工作,而断路时该电路中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电源短路时,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电源还可能被烧坏;

用电器被短接时,该用电器不能工作,但用电器不会损坏。

15、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绿体,还看到了叶表皮上的气孔。

15.3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和并联

7、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发现铁钉变红了。

串联电路:

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并联电路:

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

2、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并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单独使用的那部分叫支路。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3、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及特点

串联电路

火柴燃烧、铁钉生锈、白糖加热等。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第三单元宇宙用电器首尾相连

用电器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流路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到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节点处分别流经各支路,再在另一节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对它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用电器间是否相互干扰

各用电器互相干扰,若其中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无法工作

各用电器互不干扰,若其中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可照常工作

3、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①定义法:

若用电器是逐个顺次连接的,则此电路是串联电路;

若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并列的连在电路中的两点间,则此电路是并联电路。

②拆除法:

串联电路中出现一个断点或去掉一个元件,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会停止工作;

并联电路中断开支路上的一个用电器的开关或去掉这个用电器,其他支路中的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③节点法:

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对于较复杂的电路用此法判断较为快捷。

④电流法:

所谓“电流法”就是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如果电流始终是一条路径,则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

三、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