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7603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常见安全问题docx文档格式.docx

急救方法:

(1)对于较小、较浅的切割伤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

也可以先清洁伤口周围,用冷开水冲洗伤口处.特别是将异物冲洗干净,再用双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红药水或紫药水。

(2)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必须先止血,将伤处抬高,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2.刺伤

常见刺伤:

常见于玻璃、竹刺、铁钉、木屑等锐利物刺入皮肤,伤口深而狭窄,容易感染。

某幼儿在自由活动后告诉老师手指疼痛,老师检查发现,该幼儿食指尖有竹刺刺入,伤处周围皮肤又红又肿,按压疼痛。

(1)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伤口。

(2)检查伤口是否留有异物,如果有,用消毒针顺着刺的方向将其拔除。

(3)确认伤口无异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伤口周围,伤口涂红药水。

3.扭伤

常见扭伤:

多发生在幼儿运动、游戏等活动中,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伤处肿痛,运动不灵活,颜色发青。

某幼儿穿上了妈妈给她买的新皮靴,鞋跟和鞋帮都较高,该幼儿在奔跑中不小心把脚扭了,孩子感到剧烈疼痛,脚的活动不方便,老师发现幼儿的脚踝又肿又青。

(1)检查是否骨折。

(2)如果没有骨折,立即对伤处冷敷,使血管收缩止血,并达到止痛的目的。

(3)一天之后,对伤处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预防:

(1)定期检查和维修幼儿园的滑梯、攀登架等游乐设施。

(2)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注意观察、提醒幼儿。

(3)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帮助。

(4)教育幼儿不打架、不拥挤,遵守活动规则,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守秩序的习惯。

(二)骨折

1.常见骨折

因外伤破坏了骨的完整性,称为骨折。

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不破裂,与外界不相通;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

幼儿常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的骨折:

重物打击,可能导致骨折;

手被弹簧门挤压,可能导致骨折;

伸手玩弄电扇,可能因扭转而发生骨折;

车挤压、跌倒等。

也都可能造成骨折。

2.骨折的症状

(1)剧烈疼痛,特别是活动伤肢或按压骨折的部位时。

疼痛更明显:

(2)骨折的肢体失去正常功能,如:

下肢骨折不能走路,上臂骨折不能抬高:

(3)骨折的部位出现变形。

小儿骨骼的成分和成人相比较,有机物相对比无机物多,所以小儿的骨骼韧性强、硬度小。

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伤肢还可以做动作,因此,小儿骨折容易被忽略,如不及时送医院治疗,伤肢将出现畸形,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

所以,小儿一旦发生肢体伤害,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是否发生了骨折。

3.急救方法

(1)在未急救包扎前,不轻易移动伤者。

如果轻易移动,可能引起骨折移位,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休克和血管、神经损伤,甚至由闭合性骨折变为开放性骨折,加重伤势。

(2)止血。

幼儿发生骨折后,观察幼儿全身状况,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并伴有大出血,先要在伤口处覆盖敷料,包扎止血。

再处理骨折。

(3)处理骨折的基本方法是:

使断骨不再刺伤周围组织,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使骨折不再加重,这种急救方法叫“固定”。

①四肢骨折:

幼儿四肢骨折后,观察骨折处是否有皮肤破损及断骨暴露,如果有断骨暴露在外,不要强行还纳回去。

可盖上干净纱布,简单固定,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如果骨折处没有上述情况,应立即用夹板固定。

夹板一般选用薄木板,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木棒、硬纸板、竹片等代替,甚至还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

固定时,给伤肢垫上棉花或布,夹板的长度应超过伤处的上下两个关节,用绷带把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露出幼儿手指或脚趾。

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松紧以手指和脚趾尖不出现苍白、发凉、青紫为度;

②颈椎骨折:

将患儿平放,头部垫高。

为避免震动,可在头部两侧放上沙袋或硬枕头,使头部固定。

③肋骨骨折:

判断断骨是否伤及肺部,如果断骨刺伤肺,患儿呼吸困难,应尽快送医院急救。

反之,可让患儿深呼吸,用宽布带缠绕胸部断肋处,减少胸廓运动:

④腰椎骨折:

处理这种骨折,稍有不慎,即可产生严重后果。

患儿发生腰椎骨折以后,应严禁腰部有活动,否则会加重脊髓的损伤。

不能让患儿走动、弯腰,救护者也不能搀扶、抱持患儿。

不可用软担架抬患儿,可用木板、门板等作为搬运工具,多个救护者动作一致地将患儿抬到硬担架上,让患儿俯卧,用宽布将身体固定在担架上.尽量平稳地将患儿送到医院.

(4)及时送医院,争取在骨折后2~3小时内送到医院进行复位处理。

4.预防

(1)保教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引起骨折。

(2)幼儿进出的门不安装弹簧,以免夹伤幼儿,引起指、趾骨的骨折。

(3)教育幼儿不做危险动作。

(三)出血

出血是儿童时期常发生的一种外伤现象,少量出血容易止住:

严重损伤引起的大出血。

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1.常见的幼儿出血

(1)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血流量大,短时间内可大量失血,必须立即止血。

(2)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血液均匀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像水珠样渗出,可自己凝固。

2.急救方法

采用指压止血法,这是动脉止血最快速、最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

即用单个或多个手指压住血管的上端(更靠近心脏),压闭血管,阻断血流,急送医院处理。

①面部出血:

压迫两侧下颌骨。

救护者可用拇指在伤口同侧下颌骨前方2厘米处触及动脉搏动,按向下颌骨,使面动脉被压闭而止血;

②前臂出血:

压迫肘窝(偏内侧)动脉跳动处;

③手掌、手背出血:

压迫腕动脉跳动处;

④手指出血:

将手指屈人掌内,成握拳状;

⑤大腿出血:

屈曲大腿,压迫大腿根腹股沟动脉跳动处;

⑥脚部出血:

压迫脚背动脉跳动处。

(2)小伤口:

由于小伤口引起小的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可用一般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棉花垫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即可止血。

(3)较大伤口:

由于较大的伤口引起的出血,可将敷料(可用干净的棉花、纱布)盖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止血。

(对小伤口和较大伤口出血,还可将陈艾叶搓成艾绒点燃,用以炙伤口,止血效果很好。

3.预防

(1)将小刀等锐器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2)经常检查幼儿口袋,如有危险的东西,要交老师妥善保管。

(3)教育幼儿不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不挖鼻孔。

(4)注意幼儿活动中的安全。

(四)烧、烫伤

1.常见烧、烫伤

烧、烫伤是由火焰、蒸汽、热液体、电流、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

幼儿皮肤的角质层薄.保护能力差,因开水、热汤、化学药品、火焰、电器等导致的烧、烫伤事故较多。

按烧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

仅表皮受损。

表现为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没有水疱。

二度烧伤:

伤及真皮。

表现为伤处皮肤疼痛剧烈,有水疱。

三度烧伤:

伤及皮下组织、肌肉。

表现为受伤处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皮肤颜色蜡白或焦黄。

烧、烫伤的急救原则是消除烧、烫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1)消除烧、烫伤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火焰,应设法将余火扑灭;

如果是热的液体,应立即将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

如果是触电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

(2)保护创面。

一度烧伤可在局部涂搽獾油、烫伤膏等,一般在3~5天内可好转。

二度、三度烧伤应用清洁的被单、纱布、毛巾等物覆盖创面,不要弄破水疱,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速送医院处理。

(3)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若烧、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糖开水饮用。

注意事项:

如被腐蚀性药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如被生石灰烧伤,应将石灰颗粒揩去,再用水清洗,否则,生石灰遇水产热,会加重伤势。

(1)成人端着热水或开水壶时要注意避开幼儿。

(2)开水、烫饭菜、化学药品、电器等应放在幼儿手够不着的地方。

(3)刚烧好的饭菜应放置一段时间,待不烫时才让幼儿进食。

(4)给幼儿洗头、洗澡时应先开冷水后开热水。

(5)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器等物品。

(五)煤气中毒

1.常见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大多是由于冬季用火、洗浴、用煤炉取暖,如果居室无通风设备、风倒灌、烟筒漏气,常发生煤气中毒。

过量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大于氧气,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使人体缺氧而窒息。

幼儿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重者呼吸困难、昏迷、惊厥,皮肤出现樱桃般的红色等症状。

(1)救护者匍匐进入现场,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2)迅速把病人抬离中毒的现场,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松开衣领、腰带。

(3)给病人保暖,中毒严重者速送医院急救。

(4)如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

给病人灌醋、喝酸菜汤都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拖延了时间。

让病人受冻也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容易使其受凉,加重病情。

(1)冬季不得在室内使用没有通风设施的煤炉取暖;

洗浴时一定要有安全设施。

(2)冬季注意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能将孩子单独放在、甚至锁闭在用煤炉或煤气取暖的房间里。

(3)养成使用完煤气即关闭阀门和总阀门的习惯。

(4)幼儿园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有无泄漏之处,如有,当立即修理。

(六)误服毒物

1.常见误服毒物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备药片、药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导致幼儿当作食物误食而中毒。

某个3岁的幼儿在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发现了喇叭花种子,该幼儿很好奇,把喇叭花种子吃了下去,引起中毒。

(1)催吐。

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小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伸入小儿口内刺激其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

若是两岁以上的小儿,先给清水饮下,让孩子张大嘴,再用筷子或手指等物给予小儿咽部机械刺激使其呕吐,可反复让小儿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为清水。

(2)解毒。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等化学液体的患儿,为保护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为洗胃剂,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黏膜。

若是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幼儿,在患儿的呼气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3)对于吃进毒物时间较长的患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4)急救的同时,要搜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儿口袋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3.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