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303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文档格式.docx

境。

9.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

10.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

麻醉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术室护士的访视。

12.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前晚8时加测量体温、

脉搏、呼吸,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有体温发热或女患者月经

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嘱患者夜间零时开始禁食水。

手术当日护理

1.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

交给家属保管,带腕带。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

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

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

输血、麻醉等);

神志、生命体征情况;

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

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

营养状况;

心理状态;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安全管理。

2.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3.术后病人的搬移:

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

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4.卧位:

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5.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

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与治疗。

6.管道护理:

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

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7.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

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燥。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9.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10.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11.定时为患者翻身,观察病人的皮肤情况,杜绝压疮的发生。

12.心理护理:

祝贺病人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

病人紧张的心理。

13.疼痛的护理:

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

嘱应用止痛剂等。

14.早期活动:

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病人床上自主活动,协助

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15.做好基础护理。

围手术期技术规范

可在作充分术前准备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

(一)心理准备

 1、对疾病的诊断、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

  2、对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3、交待病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确保手术成功。

(二)生理准备

 1、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

  ①练习床上大小便。

  ②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排痰的方法。

  ③术前2周戒烟。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备血。

 4、胃肠道准备

  ①术前12小时禁食水。

  ②术前排空大便或灌肠。

  ③胃肠道手术,术前1~2天始进流质。

  ④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2~3天服用肠道制菌药。

5、手术前夜、手术日的准备

  ①手术前夜,病人需保证良好的睡眠。

  ②如发现病人体温升高、妇女月经来潮,手术应延期。

  ③估计手术时间长或实行盆腔手术,应留置导尿管。

  ④病人的活动性义齿、手表、戒指、项链等应取下交给家属。

 手术后处理

(一)不同手术后体位不同:

  颅脑手术:

取15-30度的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颈胸手术:

多采用高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

  腹部手术:

多采用低半坐卧位,以降低腹壁切口张力。

  脊柱或臀部手术:

常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

(二)活动

  术后应尽早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1、卧床活动:

病人麻醉消失,已清醒后开始,可进行深呼吸运动、有效咳痰、翻身、四肢屈伸运动。

  2、离床活动:

一般在术后2~3天开始。

先坐在床沿做深呼吸和咳嗽,再在床旁站立、行走,逐步增加活动范围、次数和时间。

  3、早期活动的优点:

增加肺通气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促进肠蠕动和膀胱收缩功能恢复,减轻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

  4、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骨科特殊固定制动、休克、心衰、严重感染、颅脑手术、开胸术后、肝修补术后、腹外疝修补及肾脏手术后。

围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医生开出手术医嘱

安排手术时间

通知责任护士

安排术前访视

通知手术室

主班处理医嘱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进行术前健康宣教

术前准备工作(备皮、皮试、发手术衣等)

书写护理记录

再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评估病人术前状态,测T、P、R、BP

协助病人更换手术衣裤,做好贵重物品保管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完成术前准备

与N班护士交班

观察病人夜间情况

完成术前晚准备工作

必要时补充做健康宣教

与P班护士交班

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

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然后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以及手术部位选择合适体位。

病人的搬运与体位

病人返回病房

术后评估

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1)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与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病人,以及各种物品,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双方在手术患者交接单上签字。

(3)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

病情

观察

(4)管道护理:

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康复指导

严格床边交接班

围手术期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加强护士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培训,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操作。

2、对围手术期患者,护士应根据病情和手术的种类进行分阶段(入院阶段、手术前阶段、手术阶段、恢复阶段、出院阶段)健康教育指导。

3、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严格安全核查,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准备、检查,有计划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

4、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认真交接,密切观察围手术期患者病情变化。

5、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五定:

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一及时:

及时维修补充)。

二、应急预案

1、临床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要立即报告医生或护士长,遵医嘱实施各项抢救护理措施。

2、若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根据病情配合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3、若出现术后出血,要观察伤口渗血、引流液性质,并遵医嘱应用止血药,准备第二次手术。

4、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客观地记录抢救过程。

5、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并做好解释工作。

原阳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二零一四年七月

附:

应急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