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7275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

通信技术

通信系统特性的分析

对较简单的系统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够对系统求解系统函数,从并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的能力。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函数。

信号处理

对信号进行变换,识别,检测,分析。

对较简单的信号进行滤波、变换、检测、谱分析、估计、压缩、识别等一系列加工处理的能力。

连续信号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s域分析、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

2.2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出发点,本课程知识目标应使学生明确《信号与系统》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1)知识目标

1)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应用领域

2)确定性信号经过LTI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和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等;

3)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求解;

4)卷积的性质及其计算技巧;

5)常用函数的Z变换、Z变换的基本性质以及Z反变换的计算方法等。

(2)技能目标

1)掌握各种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

2)初步具备应用信号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4)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态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遵守工作制度;

2)养成积极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细心、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习惯;

3)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

养成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工作经验,进行工程文件归档等良好的工作习惯;

4)培养与别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相互信任和有效沟通等团队协作意识。

3教学组织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主教材参考其他相关教材,结合实验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课后作业的批改与指导,使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应用。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会干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控制技术,信号检测等工作,本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8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教学组织表

学习项目编号

学习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任务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典型信号

任务2信号的运算与变换

任务3系统及其数学模型

4

2

连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析

任务1冲激响应、阶跃响应

任务2卷积及其性质

任务3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8

3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任务1信号的频谱

任务2周期与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任务3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1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任务1拉普拉斯变换(单边)及拉普拉斯反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

任务2系统的冲激响应以及系统的传输函数

任务3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H(S)零、极分布与时域特性的关系

5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任务1线性离散系统的描述及响应

任务2单位序列和单位响应

任务3卷积和

6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任务1Z变换的概念

任务2Z变换的性质

任务3Z逆变换的求解

16

合计

60

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4.1项目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项目概述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典型信号;

信号的运算与变换;

信号的数学模型及其分类方法。

完成该项目需要4个学时,包含3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2)项目的任务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

信号与系统、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

信号的运算:

信号的移位、反褶与尺度变换、信号的微分与积分;

阶跃信号与冲击信号;

信号的分类;

信号的函数表示与图形表示、指数信号、正弦信号、复数信号、钟形信号性质及信号曲线。

单位斜变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冲激偶信号的重要性质。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系统分析方法。

熟悉:

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了解:

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

掌握各种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

初步具备应用信号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3)态度目标

养成认真工作、安全生产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爱护教学设备,坚持打扫卫生,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项目的教学实施

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学生分组自学、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面授辅导、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任务实施,对完成过程及成果进行检查评价,最后学生撰写总结报告。

(5)项目教学内容

通过多媒体演示了解信号和系统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

(6)工作方法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讲解预备知识,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实施,对完成过程及成果进行检查评价,最后总结,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工作对象通信基础实验室相关实验箱,示波器和万用表等。

在通信基础实验室,学生4人一台实验设备,由指导教师首先对工作任务分析,获取任务信息,并讲解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然后由学生进行任务实施,教师现场指导并评估。

(7)工作成果

判断信号的线性时不变性,较复杂信号的分解与表示。

(8)考核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依照项目考核实施标准对本次项目学习进行自评,小组互评,最后由老师点评并得出考核成绩。

4.2项目二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概念;

卷积及其性质以及求卷积的方法;

熟练掌握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完成该项目需要8个学时,包含3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3)教学目标: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奇齐次解,特征根,特征方程,特解。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卷积的运算,卷积的性质:

卷积代数。

卷积的微分与积分。

冲激函数或阶跃函数的卷积。

掌握能力:

掌握各种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

通过多媒体演示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卷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7)工作成果

掌握初始条件的确立方法;

掌握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8)考核评价

4.3项目三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从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深刻理解信号的频谱概念;

熟练掌握周期与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能正确求解常见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完成该项目需要12个学时,包含3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周期信号傅立叶级数分析;

周期信号的响应问题;

傅立叶变换;

傅立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

系统的频域特性及响应问题。

系统的无失真传输和理想滤波。

初步具备应用信号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媒体演示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的意义与作用。

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

求解系统的频域特性及响应问题。

4.4项目四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单边)的基本性质及拉普拉斯反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

特别掌握系统的冲激响应以及系统的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