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团课策划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714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团课策划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团课策划书.doc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主题团课

主办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分团委

承办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团建中心

目录

一、活动背景 2

二、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2

三、活动主题 2

四、活动对象 3

五、活动形式 3

六、时间安排 4

七、具体流程与安排 5

八、评分细则(100分制) 6

九、奖项设置(暂定) 7

十、活动预算(暂定) 8

十一、附录(XX班级主题团课策划) 7

一、活动背景

价值观是一项很重要的特质,它是推动着人类采取每个行动的准则,因此价值观对每个人的人生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到国家,小到每个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因此,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将以开展团课的活动形式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二、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为了让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新生们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熟悉班级同学。

也为了加深大二、大三同学们之间的情谊,使得同学间能更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团建中心决定举行一次主题团课评选活动。

团课活动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机制,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最佳载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正因为团课活动无形中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载体,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开展团课活动也就相当必要。

因此本次团课活动将定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让同学们进行交流、相互协作,深入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教育和启发。

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下属各团支部应对主题进行合理阐释,协调有序地开展本次团课活动,以达到深入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三、活动主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活动对象

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12级——2014级全体团员

五、活动形式

各团支部根据活动主题,以团课的形式对主题进行合理的阐释。

注: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各班团支部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选取一个内容作为班级团课的活动主题,题目自拟。

六、时间安排

10月15日

确定各个工作时间安排,商讨初步的活动流程,草拟简易策划。

10月15日—10月21日

完成具体策划,做好宣传前期工作的准备。

10月22日

1、通知大一至大三各团支部团干(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本次活动的相关事项。

1、2

10月22日-10月25日

2、在院网公布本次活动信息

10月25日—11月10日

1、各团支部商讨团课展示各项事宜及前期准备工作。

2、11月10日前,各团支部书记将团课的各项事宜(主题、时间等)上报给组织部陈舒雯(联系方式:

13159162263);活动地点提前1天上报。

11月10日—11月20日

1、各团支部准备本班主题团课。

2、团建中心确认各团支部团课评选小组人员名单。

11月20日—11月30日

1、各团支部主题团课活动展示。

2、做好活动中期报道工作以及每次团课评选工作。

3、

11月30日—12月10日

各团支部上交团课成果(总结报告、若干稿件、照片、视频)

12月10日—12月20日

1、评选:

分数统计,总结材料评比;

2、做好活动后期宣传稿件工作。

12月20日

1、公布各团支部获奖情况并公示于院网;

2、将奖状奖金分给获奖班级辅导员,由辅导员在班会上颁发。

七、具体流程与安排

具体时间

事件

负责部门

活动前期

(10月15日——11月20日)

10月15日

草拟简易策划

组织部

10月15日—10月21日

完成具体策划

组织部

10月22日

召开团干会议交代各团支部班会评选信息

组织部

10月22日-10月25日

发布团课评选活动信息至院网

宣传部

10月25日—11月10日

各班筹备团课,团支书反馈活动主题、活动时间至组织部陈舒雯

组织部

11月10日—11月20日

打印评分表

办公室

确定团课评议人员名单以及具体时间(各部长、书记、评议小组成员),列出表格;

购买所需物资。

组织部

各班团支书反馈活动地址至组织部

活动中期

(11月20日—11月30日)

11月20日—11月30日

根据事先商议的评议人员名单,通知每次负责评选的评议人员参与各团支部团课,进行评选并反馈给组织部

实践部

各团支部团课正式开始,宣传部跟进报道

宣传部

活动后期

(11月30日—12月20日)

11月30日—12月10日

收集团支部团课成果(总结报告、若干稿件、照片、视频)

组织部

12月10日—12月20日

分数最终统计

组织部

后期报道、发新闻稿到院网

宣传部

八、评分细则(100分制)

考察项目

具体考察点

得分

备注

主题定位

(10分)

主题鲜明,突出重点,寓意深刻,整场团课自始至终均能围绕主题展开。

现场情况

(60分)

会场布置(10分)

对教室进行布置是否精心、是否温馨。

主持人(5分)

举止大方,语言流利,声音洪亮,思维敏捷。

内容充实(10分)

切合主题,积极向上,丰富多彩。

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完整易懂。

形式(5分)

形式新颖多样,不单调,有感染力。

创新活泼,学生起主导作用。

出勤(10分)

每个人重视与否,是否积极参与其中。

时间分配(5分)

互动掌握有度,合理掌控时间。

活动气氛和纪律(15分)

人人参与,班级气氛是否活跃融洽。

活动成果

(15分)

活动成果(总结报告、稿件、图片、视频)(15分)

整体效果

(15分)

各环节链接紧密,步骤清晰、自然、逻辑性强;,班级秩序良好,团课氛围热烈,时间恰当(控制在一节课)同学配合默契程度,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附加分

(上限6分)

嘉宾邀请(每位老师2分)

总分

意见及建议

九、奖项设置(暂定)

奖项名

数量

奖品

最佳创意奖

2个

奖状+奖品

最佳主题奖

2个

奖状+奖品

最佳组织奖

2个

奖状+奖品

十、活动预算(暂定)

所需物资

数量(张)

单价(元)

合计(元)

奖品

6

待定

240

奖状

6

6

36

海报

3

12

36

评分表

100

0.1

10

其他费用

100

总计

42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

传承文化基因,彰显精神标识

主办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团建中心

承办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XX团支部

目录

一、活动背景 10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0

三、活动主题 10

四、活动时间 10

五、活动地点 11

六、活动参与人员 11

七、活动主持人 11

八、团课流程 11

九、活动安排 13

十、活动预算 15

十一、注意事项 15

十二、附录 16

一、活动背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的集中概括。

文化基因与精神标识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是千百年来“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为人处世之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我国古人非常注重“立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就必须追根溯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彰显我们的精神标识,教育是基础和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学生抓起,XX团支部以“传承文化基因,彰显精神标识”为主题开展主题团课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懂礼仪、知廉耻,逐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成为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修养、又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君子”。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基因,彰显精神标识”

四、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10日19:

00—21:

00

五、活动地点

公一#310

六、活动参与人员

XX级XX专业全体团员

七、活动主持人

XX级XX专业团支书——XXX

八、团课流程

(一)序幕

1.齐唱团歌《光荣啊,共青团》

表演者:

全体与会人员

阐述:

以激昂向上的团歌拉开团课活动的序幕,奠定整场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又不失活跃气氛的感情基调,彰显了团课活动与党团工作的密切联系。

2.到场嘉宾致辞

表演者:

嘉宾

(二)第一篇章:

传统美德在我心——孝、悌、忠、信

3.欣赏公益视频《关爱父母—打包篇》、《家》

阐述:

请同学们观看这两个公益视频,视频结束后请同学们讲观后感,在主持人的带动下,同学们分享自己与父母间有趣、感人的小故事。

4.书法《兄弟情》、器乐伴唱《我的中国心》

表演者:

六名同学以上

阐述:

表演者在《我的中国心》的伴奏下书写表达兄弟情义的诗句,即“同父同母亲兄弟,血浓于水当牢记。

精诚团结坚如钢,外人离间无缝隙。

”以契合“悌”这个优良传统风尚。

与此同时,以古筝、琵琶、葫芦丝、笛子等民乐伴奏,演唱《我的中国心》,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紧扣“忠”这个主题。

忠,不仅是对祖国的忠心,对父母的忠心,还有对兄长的忠信。

5.歌曲串烧《时间都去哪了》《听妈妈的话》《父亲》《兄弟,抱一下》

表演者:

四名同学以上

节目类型:

歌曲串烧、现场吉他伴奏

阐述:

通过动人心弦的乐曲打动听者的心,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孝”、“悌”二字。

6.小品《“诚信”考试》(剧本附于附录处)

表演者:

三名同学

阐述:

以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考试场景作为切入点,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让学生对诚信问题进行思考与反思。

(四)第三篇章:

我身边的中国传统文化

8.演讲

表演者:

三名同学

阐述:

演讲内容为,用PPT与演讲展示自己身边的传统文化,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应该如何继承、发扬。

10.游戏《萝卜蹲》

阐述:

每一组游戏安排8个人参与,每一个人分别代表任意一个传统文化里的词语,一人先开始,说“XX蹲,XX蹲,XX蹲完,XX蹲”被叫到的人继续说,若未说出则被淘汰。

例如,“京剧蹲,京剧蹲,京剧蹲完,武术蹲”;“武术蹲,武术蹲,武术蹲完,剪纸蹲”。

11.诗朗诵《我爱这土地》

表演者:

20名同学

配乐:

《我的祖国》

阐述:

诗歌,一向是爱国者抒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同学们通过朗诵爱国诗歌的方式,向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表达敬意。

九、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参与人员

备注

18:

40—19:

00

嘉宾、老师、同学入场

全体人员

班委负责协调座位安排、引导嘉宾与老师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