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6317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⑷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任务

【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学院内部,具体区域见下图红线包围区域。

在测区

近有已知平面控制点G01和G14及高程控制点T2,其坐标和高程见下表:

以下未填坐标点由于学校迟迟未提供,所以暂时空缺。

点号

X

Y

H

备注

XK1

2414210.962

1109642.065

XK2

2414487.813

1109827.885

Y1

2414568.122

1107284.191

Y2

2414652.911

1107209.826

1.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在测区实地踏勘,布设一条图根闭合导线,经过观测、计算获得控制点平面

坐标。

导线测量的技术指导:

(1)导线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

表7-3经纬仪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图

比例

附合导

线长度

/m

平均

边长

往返丈

量差

相对误

测角

中误差

/〃

导线全

长相对

闭合差

测回数

方位角

DJ

2

6

——一

<

1/20

1/10

2500

250

±

5

4

±

1Sn

000

1800

180

1/15

8

1/7

1

3

16、n

1200

120

1/5

12

士24*'

n

1;

500

500

75

1:

1

1000

110

1/2

2

2000

士60n

注:

n为测站数

表7-4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距中

测角中

误差

/mm

3600

300

15

1/14

1^n

2400

200

16/n

1500

12

1/6

土24』n

900

80

1:

150

1/4

士40n

3000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导线的布设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建立标志

圈6-石临时性标志

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

(2)永久性标志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应埋设混凝土桩,如图6-7所示。

桩顶嵌入

带+”字的金属标志,作为永久性标志。

 

图6-7水久性标志

导线点应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

注明尺寸,该图称为“点之记”,如图6-8所示。

2、测角及其精度的评定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

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

在闭合导线中,一般

测内角;

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

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表7-3。

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土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距工作及其精度评定

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

相对误差应满足表7-3的要求。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要同时观测竖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

(3)导线的内业计算(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

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1所示,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为卩m不等于理论值

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

yB

Jth,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表示,即

为: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

(6-8)

计算检核:

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6-9)

本例中fbfB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第3、4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

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6p59)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

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为:

x12=D12cos12二201・60mcos3352400二183.30my12二D12sin12=201・60msin3352400二83.92m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表6-6的第7、8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如图6-12a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

'

Xth=0

(6-10)

yth=0

图6-12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

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

SAxm、Aym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

(3)

从图6-12b可以看出,由于坐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标增量闭合差Wx、W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1-T之长度Wd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

下式计算

仅从WD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

总长。

将Wd与导线全长ED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的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Wkp参见表6-3和表6-4,图根导线的Wkp为1/2000。

如果Wk>

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

须重测。

如果Wk弍V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Wx、Wy、Wd及Wk的计算见表6-6辅助计算栏。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

(6-14)

6-6的第7、8栏坐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标增量值相应方格的上方。

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

vx=-Wx

(6-15)

Vy=_Wy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

的坐标增量。

Xi改二XiVxi

yi改=yiVyi(6“6)

本例中导线边1-2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x12改二x12vXl2183.30m°

・°

5m183.35m

y12改二y12vyi2=「83.92m0.02m’83.90m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填入表6-6的第9、10栏内。

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

Xi=Xi-1Xi_i改

yi二y—y-1改

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

6-6中的第11、12栏内。

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1的

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表6-6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八、、号

辅助计算

观测角

(左角)

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