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6007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论导读Word格式.docx

一、《资本论》是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马克思在大学本来是学法律专业的,但主要精力却用在哲学和历史的研究上。

1842―1843年,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要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

当时普鲁士莱茵省议会通过了“林木盗窃法”,公然侵犯贫民阶级的权力。

不久,马克思又遇到摩塞尔河流域酿造葡萄酒的农民的经济状况问题。

这些物质利益的冲突,是促使马克思去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之一。

于是,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系统地收集资料研究政治经济学,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到四十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资本论》的创作和完成时期。

1857―1958年,马克思写了一部篇幅巨大的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这是他创作《资本论》的最初尝试,通常称它为《资本论》第一稿。

在这个手稿的基础上,马克思打算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书名分册出版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六册计划”,包括《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

第一分册的书稿于1859年出版,但这个第一分册只包括两章,即《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

这是“六册计划”中第一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中的绪论性的两章。

在1861,1863年期间,马克思接着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分册,结果写成了一个篇幅庞大的书稿,共包括23个笔记本。

它开头的总题目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副标题是《第三章资本一般》,通常称之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第二稿。

在写作这个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分四册出版他的经济学著作。

从1863年8月开始,马克思撰写了《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三稿,其内容分为三部分,即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

从1866年初开始,到1867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修订和誊写工作,同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

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

“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

的续篇。

”按原计划,《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并不包括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内容。

但是为了“联贯和完整”,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的内容,也扼要地收入《资本论》中,其中关于价值形式、商品拜物教以及交换过程等问题,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不因此而失去独立的科学价值。

例如,关于贵金属等问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已经作了详细论述,而在《资本论》中就只是简单地提到。

所以,

在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时,不妨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对照着来阅读。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和再版工作,并帮助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俄文译文,校订法文本。

同时,还积极收集材料,改写第二卷和第三卷,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在他面前书桌上还放着正在修改的《资本论》原稿。

《资本论》是马克思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

它在世界各国广泛

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指出: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对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关系,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的把它理解为劳动方式,也有的把它理解为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等等。

究其原因,“生产方式”一词是一个多义词,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时,就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只能以全书的中心内容和主题为根据,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而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

所以,我们说资本范畴是《资本论》的中心内容,也可以说,它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

纵观《资本论》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

可见,《资本论》是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问题。

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资本主义

”,是指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属于广义的生方式

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关系。

而“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它从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把政治经济学看成是研究财富的科学,马克思第一次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对立的。

《资本论》是以英国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马克思说:

“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

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

”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早和比较成熟的国家。

但是,《资本论》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不只限于英国,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第一版序言》第5―9段就是说明这个问题。

马克思特别提出,对德国来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当时,德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政治上封建贵族还占统治地位,在经济上还存在农奴制。

因此,在德国,不仅存在着“现代的灾难”,即资本主义剥削,而且还存在“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受“活人”即资本主义剥削,而且受“死人”即封建制度的剥削。

“活人抓住死人”,即封建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

”尽管德国和英国相比有这样的差异,但《资本论》所揭示的规律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必然发挥作用,“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和英国相比,德国等欧洲大陆虽然还比较落后,但英国的变革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到欧洲大陆。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

但是,这种革命是用暴动的形式还是用较少流血的和平方式,要由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组织程度和力量壮大等情况来决定。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来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技

术、自然科学等问题的深湛见解,但它是把生产力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研究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列宁在谈到《资本论》时,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做“骨骼”,而把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比做“血”和“肉”。

要使骨骼有血有肉,就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但其实质,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揭《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

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使探索到了它的发展规律,“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却能减轻革命过程中的痛苦。

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在《第一版序言》的第10、11段和《第二版跋》的第5―15段,马克思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就是阶级关系,因此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指出: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情况,是和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密不可分的。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才产生的。

15世纪末,随着早期资

本主义商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重商主义学派。

从17世纪中叶开始,又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在英国,始于威廉?

配第,发展于亚当?

斯密,至大卫?

李嘉图而登峰造极。

在法国,始于布阿吉尔贝尔,中间有魁奈、杜尔哥,最后有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

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尚未充分发展的时期,因此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生产关系的本质中去,揭露资本主义的一些矛盾,包含了一些科学的因素。

例如,古典学派的最后代表李嘉图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在分配领域中的表现,“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指出:

“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

”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这就是,不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社会,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作适用于一切社会的规律。

这是由他们的阶级立场决定的。

所以,古典学派发展到李嘉图时,“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1820年到1830年,“这是李嘉图的理论庸俗化和传播的时期,同时也是他的理论同旧的学派进行斗争的时期。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发表不久,就引起了批评,引起了李嘉图学派及其反对者之间的论战。

有的人把它普及开来,有的人利用它来反对重商主义等旧学派,有的人把它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有的人在捍卫李嘉图学说的过程中把它庸俗化了。

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当时这一论战还带有“公正无私的性质。

”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工业刚刚脱离幼年时期,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还是主要的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然而,这场论战与18世纪下半叶魁奈死后、重农学派和反对者之间的争论相比,已经逊色得很多。

1830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中更替其支配地

位的分水岭。

“1830年,最终决定一切的危机发生了。

”“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

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