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572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docx

中考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专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主题1绿色植物的作用

课标细解读

考点全突破

一、叶片的结构

1.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其中表皮通常有上、下表皮之分,属于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通常不含叶绿体,外表常有一层角质层。

在上下表皮中有含有叶绿体能够调节气孔大小的保卫细胞。

2.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细胞是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的栅栏组织。

靠近下表皮的细胞是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的海绵组织。

3.贯穿于叶肉间的叶脉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有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意义包括制造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够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碳氧平衡)

3.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应该合理密植。

在温室中栽培农作物时还可以采取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昼夜温差、延长光照来提高温室农作物的产量。

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我们把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我们会发现叶片中的叶绿素被脱去,叶片变成了黄白色;给经过漂洗的叶片滴加碘液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由此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中我们利用的是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特性而证明有氧气产生的;通过对银边翠、银边天竺葵等植物的叶片脱色,滴碘液后发现只有绿色部分合成了淀粉,由此得知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在“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在一个玻璃罩内的培养皿中加入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通过对实验现象(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中的叶片不变蓝,有清水的玻璃罩中的叶片变蓝)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三、呼吸作用

1.通过检验在温暖的环境中放了一昼夜的玻璃瓶中的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中的氧气含量,证明了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若分别向里面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若把玻璃瓶改为保温瓶,放一昼夜后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上述实验中用等量的煮熟种子的作用是起到对照作用,因为煮熟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3.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必须增大氧气浓度和提高温度,相反要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必须减少氧气浓度和降低温度。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必需条件

光下

时时刻刻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水

物质转化

无机物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四、吸收作用

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生有的大量根毛,其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植物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当根毛穿过土壤颗粒的空隙时,与土壤颗粒紧密地黏附在一起,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2.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

若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3.不同植物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种植时必须进行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4.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

种植吃叶的蔬菜就需要多施含氮无机盐;种植吃果实的蔬菜需要多施含磷的无机盐;吃茎的蔬菜需要多施含钾无机盐。

5.人们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比例来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就是无土栽培。

五、蒸腾作用

1.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排除体外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其意义有降低植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水和无机盐以及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农业生产中我们为了保证移栽植物成活,一般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和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

六、运输作用

1.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设计对照实验是甲剥去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是为了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由木质部还是韧皮部引起的,实验结果是茎内部分结构都染成红色,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选填韧皮部、木质部)从下向上运输的。

2.当我们把木本植物的茎的树皮环剥,一段时间后,会在切口上方形成节瘤,这证明了茎中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选填韧皮部、木质部)从上向下运输的。

剥去树皮木质部下上

3.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其细胞都是死细胞(选填死细胞、活细胞),它们之间的壁端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的筛管,其细胞是活细胞(选填死细胞、活细胞),两个细胞之间的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

名师精解析

12.右图是植物的吸收作用概念图,请认真领会各概念间的关系,根据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王华承包了一片果园,发现果园中的桃树生长特别缓慢,且叶片出现了紫色,果实、种子少而不饱满,此时他应该给桃树施含无机盐的肥,苹果树则叶片颜色发黄,应该给它使含的无机盐,橘子树茎杆软弱,应该使含无机盐多的肥料。

(2)张丽的妈妈买来几棵桂花树,张丽看见在桂花树的根部还带一大的土坨,其带土坨的目的是。

(3)郭妮的妈妈在温室大棚中进行无土栽培番茄,要郭妮帮忙配制营养液,那么郭妮配制营养液的依据是。

【解析】氮肥充足,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氮肥缺乏,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分蕖少,产量低;氮肥过多,又会使作物贪青迟熟,茎叶脆弱,病虫严重,容易倒伏,招致减产。

磷使作物早开花,早结实,磷不足,会造成作物根部生长不好,茎叶呈现红色、紫色或赤褐色,开花迟,成熟晚,籽实不饱满。

钾能使作物健壮、坚韧、籽大粒饱。

钾缺乏,会造成作物茎秆软弱,根部发育不良,容易倒伏,叶尖和边缘发黄、变褐,株矮籽小。

移栽植物时为了避免损伤幼根和根毛,移栽时要带土,避免影响根的吸收作用;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必须具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比例。

【答案】

(1)磷氮钾

(2)避免损伤幼根和根毛(3)无机盐的种类、数量、比例。

【例2】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下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区。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3)上图中,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解析】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有关系,当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反之则失水。

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细胞膜。

【答案】

(1)成熟

(2)大于(3)A(4)细胞膜

 

中考大挑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D)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2.右图实验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燃烧的蜡烛放在瓶中会熄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

D.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水分

3.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其原因是(C)

A.光合作用的结果B.呼吸作用的结果

C.蒸腾作用的结果D.光合和呼吸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的部位D.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伸长区细胞数量的增多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紧密相关,若下图中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D)

A.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B.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C.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D.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6.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画稿溪,桫椤成片生长,古木遮天蔽日。

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

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C)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

7.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右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孔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B)

A.下表皮光照较强B.下表皮气孔较多

C.下表皮颜色较深D.上表皮生命力弱

8.“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该方式(B)

A.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抑制杂草生长

B.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

C.通过调整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

D.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9.2012年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

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营造绿色宜居家园。

大量植树造林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

其控制温室的依据是(D)

A.绿色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C.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10.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的部位D.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伸长区细胞数量的增多

二、非选择题(每空一分,共计30分)

11.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大棚内栽种作物,为了增产,在增强光照的同时,农民常向大棚内释放“气肥”。

“气肥”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可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其目的是降低温度,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植物受害的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因而栽种植物时要及时疏松土壤和防涝排涝。

12.(2012年福州)下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分析回答: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

A是光合作用,B是呼吸作用。

(2)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

(填字母)

(3)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B)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