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447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平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陕西省平利县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平利县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1.1.2主管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3组织实施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4项目建设单位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平利县蜡烛山林场、平利县药妇山林场。

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平利县林业调察设计队

1.1.6项目性质

新建

1.1.7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即2012年~2014年)。

1.1.8项目建设地点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场部办公楼、冯家梁护林站、松鸦护林站、正阳河护林站、青龙坪护林站、龙洞河护林站;

平利县蜡烛山林场:

古仙湖护林站、松河护林站、金石护林站;

平利县药妇山林场;洛河护林站、老场护林站、三阳护林站。

1.1.9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维修管护国有林场公路120公里,供水系统建设10000米,供电设施改造升级20杆公里,棚户区(护林站危房)改造5000平方米;改善办公条件及通讯设施建设;森林消防配置。

1.1.10投资规模

经估算项目总投资2010万元,林区道路维修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9.7%,供水系统建设60万元,占总投资的3%,供电设施改造升级2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护林站危房改造4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9%。

1.1.11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2013万元,建设资金采取申请中央林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筹措。

其中申请中央林业固定资产投资1608万元,占80%;地方财政配套工程资金402万元,占20%。

1.1.12建设目标

(1)国有林林区公路维修,通过项目建设使陈年失修,无法行车的林区道路得以恢复,从而改善林区交通条件,为资源开发和森林防火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2)供水系统工程:

项目建设可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场职工吃水难的问题,饮用安全水,确保职工的生命健康;

(3)供电系统工程:

项目建设可解决国有林场职工照明取暖问题,活跃林区职工文化、娱乐生活;

(4)护林站场房危房改造工程:

项目建设可改善国有林场职工办公住宿条件,实现环境美化,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从而更好地服务林业;

(5)办公条件及通讯设施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可解决目前国有林场护林站通讯闭塞问题,从而为护林防火等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

(6)森林消防配置:

项目建设可增强国有林场森林消防设施及扑灭森林火灾的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

(1)国家林业局关于继续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

(2)《国家林业局、林场总体设计概算编办法》;

(3)陕西省计委《陕西省地方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指标》;

(4)《陕西省林业局(场)总体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国有林区道路维修:

10万元/公里;

1.3.2供水系统:

6万元/千米;

1.3.3供电设施改造升级20万元/杆公里;

1.3.4护林站(场)房维修800元/㎡。

1.4综合评价

项目区位于平利县三个国有林场,自然、地理、交通条件差,处于人口密集区的边缘,是天然林的重点区域,三个国有林场在全县的林业生产、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天保工程启动后,林场的经营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变“砍树人”为育林人护林人,没有自营收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基础设施滞后,没有资金维修更新,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影响了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削弱林业健康发展。

项目建设不存在风险。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平利县三个国有林场管护着全县77万亩国有林,是天保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现有林区公路120公里,15个护林站,150余名职工。

天然林禁伐后,林场的主要职责转变为天然林保护。

林场的产业建设滞后,缺乏自营收入,基础设施陈旧,没有资金维修建设,严重阻碍林业事业的正常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把生态环境建设,绿化造林和天保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平利县把“生态立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是天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就业,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备意义。

2.2项目建设是林业发展的需要

天然林禁伐后,国有林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林区公路长期失修,车辆无法正常行驶,一些护林站房屋成了危房,个别地方连照明问题都未解决,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文化娱乐枯燥,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天然林保护和森林防火埋下了隐患。

基础设施的滞后,与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形成极大反差,阻碍了林业的正常发展。

为实现林业和谐发展,加强天然林保护,为林场职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促使天保工程顺利进行,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具有深远意义。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区位于平利县三个国有林场,国有林多处于集体林上部,护林站大多建在集体林与国有林交界的结合部位,离农户较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地处偏远是其特点。

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08°58-109°20′,北伟31°57-32°12′之间。

东邻湖北竹溪县,西接岚皋县,南与镇坪县及重庆市的城口县接壤,北与本县广佛、长安、洛河、三阳镇毗邻。

3.1.2地形地貌条件

境内以山地地形为主,具有中、高山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地势南高北低。

基岩以片岩、千枚岩、板岩为主。

海拔为1500-2972,河道密布,溪流如织,是汉江支流岚河、黄洋河、坝河的主要水源区。

3.1.3气候条件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958.5㎜,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气温40.2C,极端最低气温-11.2C。

无霜期252天。

气象灾害以伏旱、秋涝为最重。

项目区气候温和,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形成南北植物共生特点。

3.1.4土壤条件

项目区土壤以黄棕壤为主体,土层厚度一般在30-50厘米。

3.1.5森林植被

项目区以阔叶林为主,植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结构呈垂直分布,由下而上依次为落叶常绿阔中林带、落叶阔中林带、暗针叶林带、其中列入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

天然林一般分布在海拔1500-2700米左右,尤以海拔1200-1500米居多,为阔林混交林,呈团块状分布,林分郁闭度一般左0.5-0.8。

3.2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位于八仙、广佛、长安、洛河、三阳、正阳等乡镇总人口15万人。

多为农业人口。

有乘余劳力2.2万人。

人均粮食年产量360公斤,年人均收入1900元。

农户以农业及林特产品种植培育为主要经济来源。

3.3政策保障

2000年起,国家启动天保工程,加大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力度,天保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决策。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这为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3.4技术与组织管理条件

平利县为林业建设重点县,长期以来对林业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以三个国有林场为主体的天保项目建设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和技能工人,为项目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县林业局成立了天保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天保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四章项目建设任务、原则及目标

4.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实施生态立县,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林业工作建康发展。

4.2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注重突效的原则;

(2)坚持提高建设质量的原则,改善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天保工程;

(3)坚持规划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的原则。

4.3主要建设任务

维修养护林区公路;供水系统建设;供电设施改造升级;棚户区(护林站危房)改造;办公条件及通讯设施建设;森林消防设施建设。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规模及布局

(1)维修养护林区公路120公里,其中千家坪林场75公里,蜡烛山林场20公里,药妇山林场25公里;

(2)供水系统建设10000米,其中千家坪林场6000米,蜡烛山林场2000米,药妇山林场2000米;

(3)供电设施改造升级20杆公里,其中千家坪林场13杆公里,药妇山林场7杆公里;

(4)棚户区(护林站危房)改造5000平方米,其中千家坪林场3000平方米,蜡烛山林场1000平方米,药妇山林场1000平方米;

(5)办公条件及通讯设施建设为3个国有林场15个护林站;

(6)森林消防配置为3个国有林场。

5.2建设地点及布局

根据对3个国有林场的情况分析,公路维修养护地点确定为千家坪林场森林公园至青龙坪护林站二道桥至猪槽沟以及南溪河、龙洞河、正阳河3护林站的林区公路;蜡烛山林场罗强沟、古仙湖、金石3个护林站;药妇山林场老场、洛河、田坝3个护林站。

供水系统建设为千家坪林场场部及青龙坪、冯家梁、龙洞河、正阳河、南溪河5个护林站;蜡烛山林场古仙湖护林站;药妇山林场场部及三阳、老场2个护林站。

护林站危房改造为千家坪林场场部及龙洞河、正阳河、松鸦、冯家梁4个护林站;蜡烛山林场为古仙湖、松河、金石3个护林站;药妇山林场为新建老场护林站,维修洛河护林站。

供电设施改造升级为千家坪林场青龙坪护林站、冯家梁护林站;药妇山林场老场护林站。

办公自动化及通讯设施建设工程为3个国有林场场部和15个护林站。

森林消防配置为3个国有林场。

5.2建设内容

5.2.1林区公路维修养护建设

要求有效路面达到4.5米,平整路面,加固路基,砌防护挡墙,修通边沟,清理垮方,架设桥涵,确保常年正常通车。

5.2.2供电设施改造升级

更换陈旧高、低压线、杆及变压器,清理障碍物,确保线路安全,拆换室内电线、插座、开关,排除安全隐患,达到安全正常用电标准。

5.2.3供水电系统建设

修建过滤池,埋设室外供水管道,安装室内水管,配置排污消毒设施,水质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

5.2.4房屋改造维修建设

加固屋基、墙体,加盖隔热层,做好房顶漏水处理,室内外墙涂白,更换陈旧门窗,搞好配套附属工程建设。

5.2.5办公条件及通讯设施建设

3个国有林场及15个护林站实现自动化办公,护林站架设有线通讯电话。

5.2.6森林消防设施配置

3个国有林场购置防火专用车辆、防火用对讲机、扑火工具。

第六章环境保护

6.1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1)采石取土:

林区公里维修,供水系统建设需采石取土,若地点选择不当,易造成山体崩塌,河道阻塞,破坏植被。

(2)供电设施改造升级砍伐部分树木及杂灌,造成局部的植被破坏,产生的剩余物如不及时清理,会招引病虫,影响林内卫生,破坏环境质量。

(3)房屋维修改造会形成建筑废弃物垃圾,有些工业制品含有毒成分,若处理不当会形成大气及水资源污染,且对林内野生动物危害较大。

6.2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把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限度,针对影响环境的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及当地的有关管理规定

行宣传教育,提高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2)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废弃物,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生活垃圾等要在指定地点堆放,并适时外运、填埋、消毒处理;施工与管理期间的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

(3)林区公路维修养护,应结合工程建设充分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