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参考题文档格式.docx
《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参考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参考题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了解学生心理差异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17、根据职校生的气质差异,职业教育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8、什么是职业品德?
制约职业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19、什么是职业心理测验?
它有什么特性?
20、如何正确对待职业心理测验的结果?
以上题目均为课本中的思考与练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并整理答案。
2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2、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
⑴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强自我效能感。
⑶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
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以强化,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能力的提高,增强自我效能感。
⑷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
23、简述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根据"
控制点"
和"
稳定性"
两个维度,维纳指出人们经常把成就行为归因于下述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包括:
能力、任务难度、努力、运气。
在上述的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
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4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第一,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发生变化。
第二,归因还会使人们出现情感反应。
24、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这些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
⑴教师的认识能力。
①敏锐的观察力②善于分配注意的能力③良好的记忆力④创造性思维能力⑤丰富的想象力。
⑵教师的情感能力。
①热爱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
⑶教师的意志力。
①明确的目的性与坚定性②处理问题的果断性③自制力。
⑷教师的个性品质。
2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科学选编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程序,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概括,注重知识的应用,重视学习策略与方法教学等。
26、简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职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桑代克、斯金钠、班杜拉等人的观点。
⑴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认为学习由三条主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和五条副律即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
⑵斯金纳提出了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核心的学习理论。
操作学习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其中,强化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手段,强化物分为两种:
一种是正强化物,另一种是负强化物,无论是正强化物还是负强化物,它们的结果都是增加反应概率。
⑶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7、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职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过程。
包含四个要素:
⑴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
⑵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⑶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
⑷学习的结构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
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论十分重视学习者高层次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8、简述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及其对职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说认为,问题解决是刺激情景与反应形成适当联结的过程,而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逐步形成的。
尝试错误说是从动物实验得来的,但对于人类的问题解决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都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获得的。
当科学家面对新的问题时,在强烈的创新动机的支配下,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各种试探,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很多错误,但最终都能够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29、苛勒的顿悟说。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顿悟说。
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是一个领悟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由于突然对问题情境中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有了理解和顿悟而实现的。
顿悟说也是由动物实验的来,但对于解释人类问题解决仍具有合理性。
面对问题,人们会重组当前的问题情境,改组问题情景的结构,突然领悟问题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关系,是问题得以解决。
创造性问题解决,顿悟是非常关键的。
顿悟说与尝试错误说也不是对立的。
人们面对问题,有时候需要尝试错误,也需要顿悟。
30、如何进行归因训练。
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
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
可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
⑶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
可以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
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以积极强化;
若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学生成功是你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你努力不够。
31、如何消除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
⑴消除学生的无力感包括①消除学校中的"
不可控状况"
②防止学生产生"
结果不可控"
的认知;
③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
⑵增强效能感包括①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③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
④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32、根据强化理论的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钠认为,强化是激发动机的必要条件,行为受到强化后,有机体会产生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从而以获得强化为个体的行为目标。
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习取得了多大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及时反馈、及时强化这是有效运用强化的一条基本要求。
教师要利用好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教师要注意及时批改和返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也可采用学生之间相互批改的方式,使学生及时知道结果。
二、实例分析题(请运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对下列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求原理运用恰当、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
1、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
于是鹿的数量剧增。
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
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
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2、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
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二位同学各属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教育。
3、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
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
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
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4、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
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5、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目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吸烟。
据一项调查,抽烟的比例高达70%,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结合你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加以分析,请说出吸烟大学生们种种心态?
6、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
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
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
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7、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
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
而乙生表现为:
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8、根据《论语》记载:
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答:
“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
”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
“听到了就马上行动!
”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
孔子解释说:
“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
”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9、电影《青松岭》有这样的情节:
车夫钱广每次到下坡转弯处的一棵大树旁就使劲抽打辕马,马便狂奔跑起来。
后来,车夫换成了万大叔,当他赶车行至大树旁时,并未抽打辕马,马却也狂奔起来,差点儿出了危险。
辕马狂奔是什么心理现象?
它是如何形成的?
10、全班同学听一位教师讲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是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
11、某初中班,有一名女同学,她在集体中不合群,大家做游戏时,她却一个人独居;
她动作迟缓,不敢大声说话,人多场合更甚;
她爱好不多,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她感情内向,好哭、胆小;
她很听话,从没违犯纪律。
判断该生的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12、我们在学习时听听音乐,或室内有钟表滴答声会让我们集中注意,绝对隔音,不仅无关的声音不能从外面传入,而且室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不能从外面传入,而且室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也会被吸收,人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