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38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docx

专题0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卷学年高一历史

建议用时:

60分钟

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1、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

1.1921年5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第八条决议规定:

“通过粮食税和商品交换,至少取得四亿普特粮食作为恢复大工业和实现电气化计划的基础。

”这一规定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新模式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故答案为D项。

材料所述措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排除A项;工业化战略尚未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尚未确立,排除BC项。

点睛: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该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从时间和决议的内容可以看出。

2.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

上述措施

A.说明工业化推动农业集体化B.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表明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D.避免了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

【答案】B

3.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访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

“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B.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D.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答案】D

点睛: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它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当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面临完全危机的时候,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震惊了西方世界。

4.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

“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即公有,制为主导,允许私有制存在,然后结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做出选择。

5.一五期间,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机,从西方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

二五期间,政府则注意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

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A.自主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B.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承受了西方更大经济封锁压力D.逐渐陷入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机器进口的比率越来越少,说明其自主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故A项正确;斯大林上台后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中心,故B项错误;当时西方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西方对苏联的经济封锁压力较小,故C项排除;计划经济在斯大林执政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故D项排除。

6.有学者在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时认为,“出发点本是国富民强的改革计划最终导致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毁灭。

”其中“社会毁灭”主要指

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C.两极格局瓦解D.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与“社会毁灭”符合,故B项正确;A项不是苏联;C项是苏联解体的影响;D项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无关。

7.学者莫斯统计,(苏联)从1927到1933年间,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3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生的学生人数从总数l/4增加到了l/2。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农业集体化的推动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与美争夺世界霸权D.经济危机趋于缓解

【答案】B

8.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种种危机,时任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手段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B.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

C.强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故答案为A项。

B项不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C项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D项不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手段。

排除BCD项。

9.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

“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

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

”苏联的这一做法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B.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D.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商品市场,与“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等信息不合,故A项排除;新经济政策中农业是实行固定的农业税,1928年被斯大林废除;故B项排除;由“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等信息,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苏联要实行农业集体化,政府高度集中地计划,牺牲农业来为工业的发展准备资金,是有利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的,故C项;结合材料中斯大林的相关内容,而材料中主要是牺牲农业成就工业的,不可能持续发展;故D项排除。

点晴:

注意区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10.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公私大合营

【答案】A

11.从1923年到1929年,在苏联财政人民委员会中,联共(布)党员比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从60.3%下降到31.4%,文盲和少识字者则从0.1%提高到7.2%。

这反映出该时期苏联

A.领导干部政治成分逐渐多元化B.广泛发动群众推进新经济政策

C.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保障工业化D.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经济安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3年到1929年,苏联党员人数增加,说明政权基础不断扩大;受过高等教育者比例下降,文盲和少识字者比例增加,说明教育发展受到阻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苏联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建设和恢复生产力发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领导干部政治成分逐渐多元化,排除A;新经济政策因为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的上台而被废除,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提高专业管理水平的相关信息,排除C。

所以选D

12.读表4(单位:

%)。

表中信息反映该时期苏联

A.加强发展重工业B.对农民利益关注的程度不够

C.优先发展军工业D.改变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模式

【答案】A

13.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列宁说:

“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

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

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A

【解析】根据“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可知租让制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A项正确;西方国家敌视新生的苏俄政权,故排除B项;布尔什维克党想借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排除C项;斯大林时期通过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D。

所以选A

点睛:

解决本题的题眼是“列宁”“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从新经济政策出发,逐一排除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14.下图是1929-1938年苏德英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比例图。

导致图示中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斯大林模式中发展重工业D.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繁荣

【答案】C

15.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

“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

看!

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

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

”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B.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D.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给出的会议——俄共(布)十一大上以及人物——列宁来看,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1918到1924年期间,因此排除A选项和C选项。

从“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可以看出材料批判的是新经济政策,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排除A选项。

16.十月革命后某一时期列宁说:

“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资本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旨在

A.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B.认为建立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

C.论述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D.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答案】D

【解析】列宁上述言论侧重点在“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资本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表明列宁肯定资本主义的作用,AC与材料不符;列宁认为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在落后的小生产占主体的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故D正确;“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故B错误。

【名师点睛】

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7.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区域分工,经济单一B.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C.高度集权,侵犯人权D.片面强调国家利益

【答案】D

18.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

“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

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

……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二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案】C

【解析】从背景来看,当时苏联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