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局局长在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就业局局长在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局局长在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方保障有力,培训圆满成功
此次培训圆满成功,首先得力于以X局长为首的人社局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为搞好此次培训,人社局一方面专门下达了《关于切实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的通知》(X人社发(XX)113号文件),对此次培训做了详尽的安排,并对承办单位和参加培训的同志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培训的举办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
二是给与了充分的学习后勤服务保障。
环境保障(针对本次培训人员多、时间长的具体情况,人社局领导亲自沟通协调,腾出七楼大会议室作为专门培训教室,空间开阔明亮,空调、音响等设备俱全,确保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茶水保障(考虑到培训期间天气炎热,局领导安排专人在每次培训中,提前准备好充足的茶水供应,确保大家能够专心听课);
午餐补贴(由于我们的课程连贯,上午要听课,下午还要分组讨论,
人社局领导考虑到部分乡镇路途遥远,
舟车劳顿,同意我们给予大家午餐补贴,消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三是领导亲自参与。
X局长在培训开班时专门到场提出希望和要求,中途还多次到场巡查培训进展情况;
局纪委X书记又亲自授课,帮助同志们整改作风,人社局领导的重视和参与让受训方和培训方都感受到了本次培训意义重大,确保了培训高质量完成。
其次,此次培训的圆满成功,也与就业局全员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分不开。
这次培训的前期准备长达半年之久,从课程安排到监管考核都做了细致科学的安排,着重体现了“四性”:
一是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本次培训设定了10个专题,涵盖劳动保障工作制度与纪律、公益性岗位管理、就失业登记、小贷办理等贴近基层的关键业务内容,保证课程贴近业务,学习贴近实践。
二是课前准备的充分性。
我们的授课教师针对各自授课内容,精心的制作了课件,并进行多次试讲,及时发现错误和疏漏并不断完善;
针对课程安排和学习内容,我们精心编写了讲义笔记,不仅为学员提供了课堂记录,更是大家今后工作中的业务操作手册。
三是讲授过程的科学性。
在培训中我们采取了“上午统一学习,下午分组讨论”的两段培训模式,带着问题来学习,带着工作来学习,通过“现场办公”的方式,政策业务大家学,疑难问题当堂答。
这使参训人员知晓政策快、熟悉业务快、融会贯通快。
四是监管考核的严密性。
培训中我们采用分班、分组负责制,把学员分成了社区、乡镇两个班,两个班又分成了九个组,每组都安排有一个联络员,由联络员直接负责各组的具体事务,严格做到了管控有序,有条不紊。
当然,此次培训的圆满成功,更是参训的各位同志积极响应、热情参与的结果。
总体看来同志们参训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参与积极性高。
培训通知下达后,全市XX个乡镇和XX
个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都热烈响应,报名参训达XX人,有的劳动保障所由老同志带领新同志一起参训,有的保障所由于名额有限,主动申请增加培训名额。
第二,态度端正。
大部分参训学员在学习中都做到了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在上午的统一授课中认认真真地听讲做笔记,下午的分组交流中积极热情地参与课后讨论,表现出很浓厚的学习氛围,迟到、早退、缺课的现象很少。
第三,不畏困难。
接到培训通知后,我们各劳动保障站所的同志都高度重视,主动放下手中其他一切工作,把培训学习作为重点中心工作来抓,为保障学习,克服了种种困难:
一些同志身兼多职,公务繁忙,便主动和领导同事做好协调,保证前来参训;
有的劳动保障所人手短缺,没有可以协调的同事,便加班加点提前处理好培训当天的事务,保证按时参训;
一些同志距离较远、交通不畅,便及早做好工作衔接,提前几个小时出发,保证准时参训;
据我了解,还有不少同志培训期间是带病坚持学习,这种精神让我很感动。
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离不开同志们这种无私奉献,不断进取的精神。
最后,此次培训的圆满成功,也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
各乡镇乡镇党委政府很看重本次基层劳动保障业务培训,把这次业务培训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各方面协调配合本次培训工作。
一是各乡镇党委政府选派参训人员时,精挑细选、仔细甄别,选出的都是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有志于长期从事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人员;
二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培训中积极沟通、主动协调,在日常工作中优先满足学员的参训时间,我记得在一次培训课上,有参训同志因事不能参加培训,其乡镇的党委书亲自打来电话请假,这就充分说明了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培训的重视
二、对学习结果的感受
总的感受是:
培训结合实际,基层平台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这次业务培训,我们坚持“边学边改,学改结合,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从考试成绩和实地检验来看,培训效果显著,实现了“五个结合”。
(一)实现了服务能力提高与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两个核心开展工作,实现了服务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结合。
从服务能力来说:
本次培训以务实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原则,通过关键业务内容的强化培训,使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熟悉度、办理准确度都有很大提高,实现了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服务能力的目的。
从综合素质提升来说:
综合素质提高学习始终贯穿培训,培训初期从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职责、使命、廉洁从业等方面给大家做了深刻细致的分析;
培训结束前,安排了一堂关于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如何确立工作目标、如何坚守工作原则、如何改进工作方法、如何强化自身职业素养的课程。
实现了“一次培训,双能收获”。
(二)实现了培训课程安排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课程安排时,我们力争实现培训课程与热点工作、重点工作同步的目的。
通过认真调研,我们针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四不”现象,即:
政策不清、业务不精、说话不准、办事不力,精心安排了“四课”:
政策解读课、业务办理课、服务标准课、素质提升课。
通过针对性强的系统培训,参训人员达到了在工作中立学立用、快速掌握的目标,较好地体现了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的初衷。
(三)实现了统一规范学习与经验交流学习相结合
为了学习先进,将模范典型效应放大,这次培训在上午统一讲解、集中学习的基础上,下午采用分组交流的学习模式。
在交流讨论中参训人员各抒己见,将业务办理的典型案例、独特办法、成功经验等毫无保留地与其他同志共享,做到了取长补短、互促互进、共同提高。
交流平台的搭建为不同基层劳动保障所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机会,很好地弥补了统一规范学习的不足,达到了“学习”和“交流”两条腿走路的目的。
(四)实现了业务理论学习与工作整改补漏相结合
通过联络员在基层劳动平台现场指导提高,实地考核,透过全面总结发现了在培训过程中凸显的“三大转变”:
一是由业务生疏向业务熟练转变。
有科股长向我反映:
训前不时有劳动保障所的同志打电话问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业务问题,但通过培训,很少再有类似的电话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参训人员的业务熟练和进步。
二是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
通过劳动保障工作制度与纪律、职业道德的培训,许多同志转变了被动应付,敷衍塞责,不主动用心的作风,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出击,落实到位的实干精神。
三是由作风漂浮向躬身实干转变。
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同志在迅速转变思想观念,摒弃人浮于事的工作作风,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沉下身段,在日常工作中处处体现出心系群众、踏实办事的理念,整个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服务满意度都取得了不小提升。
(五)实现了业务办理学习与运行标准化相结合
本次培训即是一次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也是一次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标准化建设培训。
一方面就业局在帮助基层劳动保障站(所)梳理工作业务,完善工作模块的基础上,为全市所有劳动保障所建立完善了XX本台账,形成了和局机关统一的标准台账模板,绝大部分参训人员在填充和完善标准台账后,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有了更清晰、更具体、更形象的认识。
另一方面就业局为乡镇劳动保障所免费制作了《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职责》、《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制度》两大展板,由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安装上墙,使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时时刻刻都能对照制度,纠正在服务工作中的疏漏和不足。
“规范台账”和“制度上墙”有机结合了业务办理与标准建立,全面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标准化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
三、对培训后的感悟
提示:
要直面问题与不足,继续认真整改学习提高。
前面说了不少成绩,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很多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
从总体培训情况来看:
大部分学员都能不折不扣完成所有学习任务,按时听课,认真笔记,但还是有小部分学员存在“三不”现象:
一是参训态度不端,敷衍了事。
极个别同志在多次督促提醒后,缺勤现象依然严重(XX考勤分0分、福星考勤分1分)。
二是学习劲头不足,得过且过。
随着培训的进行,后期有部分同志产生倦怠情绪,学习主动性较差,不认真记笔记,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闲谈多于交流,讨论流于形式,当然这也与我们的小组联络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落实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笔试考试呈现“两头好,中间差”态势(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和时间较长的老同志态度端正,工作时间要长不长、年级要大不大的中年人态度相对马虎)。
三是实践运用不强,业务脱节。
从联络员实地检查反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乡镇劳动保障站所理论水平、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但还是有个别劳动保障站所的实际业务操作水平没有明显改进,面对服务对象搪塞推诿现象不少。
从具体业务开展来看:
大部分劳动保障站所都认真按要求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健全了基础台账,完善了工作痕迹,实现了标准、规范的工作环境。
少数劳动保障站所还存在三个方面短板:
一是工作力度不够。
至今天为止仍有个别乡镇劳动保障所没有将制度上墙,没有完善好基础台账,没有形成规范、标准的工作氛围,有XX个劳动保障站所的基础台账完善情况较差(满分15分,考核只得了8分),这些劳动保障站所的台账完善工作以后会成为我们重点督查的项目。
二是政策把关不严。
有的工作人员培训后依然政策不熟,认识不到位,把关不严。
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人员使用上,我们不厌其烦屡次要求,但问题依旧不少,从我们实地到乡镇社区检查反馈的情况来看:
有上岗记录不齐备的、有财务资料不健全的、有乡镇领导不清楚政策的,甚至有顶岗冒领的现象存在(该项满分15分,有7个乡镇得8分,XX镇7分),有些乡镇不是在公益性岗位日常管理中收集整理资料,而是在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时集中时间去做报帐资料,这种管理方式怎么能做好工作,如何能让人放心。
还有些乡镇在公益性岗位开发上没有将政策用在最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身上,而是优亲厚友,谋取私利。
希望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同志,认真反思,比对政策再次梳理,将公益性岗位管理落到实处。
三是重视程度不足。
一直以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工作开展都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但我们仍然看到,有部分乡镇领导在当“甩手掌柜”,工作上遥控指挥多,亲自过问的较少。
那么我们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更应该主动起来,多研读政策,多汇报工作,多沟通业务,争取领导的重视、参与和支持。
(这次我们在XX镇检查工作时,其保障所有三名同志,一名事业编制人员,一名公务员编制人员,同时还配备了一名村官,这是据我所了解人员配备最好的乡镇,他们的基础台帐、档案资料、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相当不错,这与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
针对上面提到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