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06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ppt

2011年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重大问题,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目录,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大关系,1、国内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同比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从季度GDP同比增速来看,去年三季度是9.6%,四季度是9.8%,连续三个季度GDP的增速在9.6%-9.8%之间窄幅波动。

从工业生产活动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考虑到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调整形成的差异,折算为调整前可比口径增速,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13.6%左右,去年三季度是13.5%、四季度是13.3%,平稳运行。

明显差异:

从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变化看,三大需求增速都有所放缓,这和工业生产和GDP都平稳运行有反差。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65亿元,同比增长25.0%,考虑到统计口径变化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等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有所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22亿元,同比增长16.3%;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同比仅增长11.4%,实际同比增速要低于此前15年的平均水平,比去年三、四季度下降达3个百分点左右,实际同比增速下降显著。

需求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0.3%,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是44.1%,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4.4%,下拉GDP0.5个百分点。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1.6%,增幅同比减少3.8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7.4%,增幅同比减少5.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然不低,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34.1%,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3%。

考虑到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不减,且前期政策紧缩的效果会陆续显现,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会继续下滑。

但另一方面,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然处于相对高位。

2、外贸逆差再次出现:

进出口总额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亿美元,增长26.5%,其中数量增长15.5%,价格上涨9.5%;进口4007亿美元,创季度规模历史新高,增长32.6%,其中数量增长16.1%,价格上涨14.2%;累积贸易逆差10.2亿美元,近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货物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负的4.4%,拉动GDP负0.5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因素对进口增速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在我国进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导致进口增速较快,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1年春季),一季度铁矿砂、原油、成品油这三类产品进口额合计比去年同期增加275亿美元,其中因价格上涨直接导致进口增加177亿美元;第三,按照历史经验,年初国内企业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以备全年生产,故2、3月份都是进口加大、顺差减少的时期。

3、通胀压力进一步蔓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进一步提高。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七涨一降,其中食品上涨11.0%,烟酒及用品上涨2.0%,衣着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6.5%,仅交通和通信类消费下降0.1%。

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同比涨幅创31个月来新高;环比下降0.2%,环比降幅要比过去15年的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向服务项目蔓延,一方面,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显著特点是,食品价格涨幅继续保持高位,同比上涨达11%。

另一方面,服务项目价格已连续几个月出现相当涨幅,一季度同比上涨达4.2%。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租金、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大幅上涨,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上涨将是大势所趋。

未来价格走势仍有上行压力,受全球流动性充裕、前两年货币快速增长以及存款持续较大幅度实际负利率等因素影响,当前社会通胀预期仍很强,通胀压力并未实质性缓解。

除了要高度重视国际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带来的涨价压力,更要看到,随着劳动力成本趋升,农产品、服务业等包含人工成本较高的商品价格内在上涨压力较大,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这些因素有可能系统性地推高价格水平,并容易与通胀预期交织影响,相互推动。

4、居民收入增长受通胀影响,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6472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3元,同比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87元,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3%。

一季度政府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3.1%,比2001-2010年平均增速提高13.1个百分点;,讨论一:

什么原因导致消费增速放缓,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3%。

与去年同期比,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有所回落。

第一,汽车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是造成零售总额回落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累计产销489.6万辆和498.4万辆,同比增长7.5%和8.1%,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69.5个百分点和63.7个百分点,呈现出高位回落态势。

回落原因:

汽车销售回落主要是年初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购置税等优惠政策的退出、油价上涨带来的用车成本增加、一线城市限购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北京去年出台的“治堵”措施,核心就是压缩小客车的增长。

此外,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也正在酝酿“限车令”,也将对汽车消费产生影响。

汽车销售由前几年的“井喷”趋于常态,由透支消费回归正常消费将是今后各季的主要趋势。

第二、与住房相关的部分大宗商品销售也出现回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家具类同比增长24.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1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5%,回落9.1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6%,回落2.7个百分点。

第三、通胀影响部分中低消费群体正常消费,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

其中3月份上涨5.4%,涨幅成为32个月来的新高。

受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在收入预期下降,通胀预期增强的二重压力下,不少居民消费心理及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

多数居民消费更趋于谨慎,对价格的敏感度提高,不少中低收入消费者又回归到捂紧钱包、精打细算过日子,持币待购行为较为明显。

第四、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不高,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的强弱在较大程度上决定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意愿不强意味着未来消费走势不容乐观。

由于居民对未来通胀和支出预期增强、投资渠道狭窄、对资本市场预期不佳等因素影响,消费意愿不高,消费信心不足。

据央行最近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14.2%的人倾向于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第五、高房价仍使多数居民不敢大胆消费,尽管国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调控房价政策和措施,但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大大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力。

由于房价居高不下,仍呈不断攀升之势,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支出预期,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房价的持续增高严重压抑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使巨大的消费潜力不能得到释放,成为制约消费扩张的阻力。

讨论二:

贸易逆差是否持续,在进口急增之下,我国外贸在第一季度出现6年来的首次季度逆差。

在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加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贸易逆差的局面能否持续下去?

一季度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的原因,人民币升值是贸易逆差的主因之一。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继续加快,截至4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369,累计升值1.28%。

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国内许多部门加快各类设备的进口,使得进口的增幅快于出口6.1个百分点,对小额贸易逆差的出现有所贡献。

国际商品价格上涨是重要原因,国际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是导致贸易逆差的另一主因。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加大货币的投放量,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

在经济复苏初现曙光之后,过剩的流动性迅速推高诸如石油、天然气、粮食、有色金属等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

在我国对国际上的粮食、能源等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迅速走高,对我国进口额的剧增贡献颇大。

若干国际商品价格数据,大宗产品进口价格持续上涨。

一季度铁矿砂进口均价为每吨156.5美元,同比上涨59.5%,涨幅比前期(1-2月份)回落了3个百分点。

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574.7元,同比上涨25.5%,涨幅较前期扩大了2.8个百分点;原油进口均价每吨686.6美元,同比上涨24%,涨幅较前期扩大了4.7个百分点。

此外,3月PPI环比上涨0.6%,连续8个月正增长。

与贸易逆差形成鲜明对照,与一季度贸易逆差10.5亿美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常项目顺差巨量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了1970亿美元。

所以,有时候经常项目差额并不是判断贸易平衡的指标。

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资本流动新现象应当继续深入观察和研究。

逆差少见,但顺差下降是趋势,最近十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仅在2003年和2004年出现过季度逆差,而上次月度逆差在2010年3月份出现。

缘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政府在今年将继续制定和完善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政策,并且重视扩大自欧美等贸易顺差主要来源地的进口。

加上国际间贸易摩擦的常态化,全年贸易顺差收窄的趋势或将延续下去。

全年将仍然维持顺差,随着外需逐步走上正轨,我国贸易顺差有进一步恢复的动能。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和随之而至的加息周期的到来,美元贬值的趋势可能得到遏制。

若美元重归升值预期的通道,则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有望达到峰值,这将有助于进口额的回落。

从各年的情况来看,4月份一般是贸易逆差转为顺差的时间窗口。

预计在第二季度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望告别当前的逆差格局。

讨论三:

投资与经济增速是否应下降,主流的观点主张:

最根本的就是要容忍经济增速适度回落。

如果做不到允许经济增速适度回落,控制通胀就无从谈起。

4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输入型通胀,加大成本上涨压力,农业基础薄弱,增加农民收入压力,21世纪三次价格上涨的爆发点都与农业农产品有关:

2003-2004:

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导致粮食价格上涨2007:

猪蓝耳病,导致猪肉价格上涨2010:

“豆”你玩、“蒜”你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一直处于紧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增加农民收入压力,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各地最低工资普遍上涨,企业负担加重。

4月份,有报道人社部副部长称未来五年工资每年平均上涨15%,五年后实现收入倍增。

土地要素成本上升,房地产价格高企,2010年,北京土地总收入达1641亿元人民币,高居中国第一,成交的土地面积为2061万平方米。

以此计算,北京市土地的平均价格为近8000元/平方米。

据世联地产数据,2010年上海土地收入接近1500亿元人民币,其成交土地面积为近1400万平方米,其平均地价高达10700元/平方米,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2.7万亿元,其中成交金额前20名的城市高达1.24万亿元,比2009年的9230亿元增长约34%。

土地要素成本上升,房地产价格高企,居住用地交易价格指数(国家统计局),物流成本高昂,中国的交通物流成本高昂是一个极容易被忽略的通胀助推因素。

据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为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的18%左右。

这一比例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两倍。

世界银行的测算显示,中国流通费用占一般商品价格的50%,占农副产品价格的70%。

中国现有公路网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收费公路。

中国的收费公路已达19万公里,占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