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文档格式.docx
《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1项目背景
xx厂的主要产品为天然气,为锦州大化肥装置提供合成氨的原料。
该xx厂在生产干气、液化气同时,伴随生产一定量的凝析油。
近几年随的不断开采,天然气中所含凝析油逐年增加。
气体分离装置是美国进口设备,对气体凝析油等指标要求比较严格。
为了保证气体分离稳定装置的正常运转,需建设一座与气体分离稳定装置相配套的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
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是xx厂的一个配套装置,拟建在“xx省xx市xx
厂”厂区内,占地2475m2(不包括成品油罐区)。
该厂位于xx市新区南部,距市中心10公里。
目前主要装置有气体分离稳定装置和乙二醇分离装置,主要产品有干气、液化气和凝析油。
1.2.2投资意义
1.2.2.1xx厂的配套装置
为了保证气体分离装置正常操作,需要将天然气中所含凝析油进一步进行分离及稳定处理,使气体分离装置和乙二醇分离装置达到正常操作时的各项指标要求。
并且能够使陆地处理厂的副产品的凝析油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
1.2.2.2凝析油资源的合理利用
凝析油是含有大量汽柴油的超轻质油,该油密度小(d420=0.7414g/cm3),粘度低(ν20=0.8910mm2/s),酸值小(0.06mgKOH/g),蜡含量低(1.5%m/m),灰分、残炭、胶质均很低(0.001%、0.26%、2.4%m/m),非烃化合物含量低(S=0.01%N=0.03%),300℃以前馏出量为88.3%,是优质的轻质原料油,可生产优质轻柴油和石脑油。
目前,该原料仅作为燃料油销售,从经济上和能源使用上缺乏合理性。
因此,有必要建设一套凝析油的深加工处理装置,已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
另外,中海石油渤海公司每年自用柴油7~8万吨,如果将该轻质原料进行进一稳定处理,可以就地解决每年该公司21780吨的自用柴油量。
1.2.2.3解决职工就业
该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可为企业提供36人的就业机会。
1.3项目范围
本项目范围包括界区内工艺装置及相配套的土建、电气、仪表、设备等工程。
1.4研究结果
1.4.1项目概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1.1本项目以xx厂凝析油为原料采用常压蒸馏稳定处理工艺,建设一座年处理量为6万吨的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
主要产品为-35#柴油、轻石脑油(优质乙烯裂解原料和催化重整原料;
副产品为液化气、燃料油。
预计柴油产量为21780吨/年,轻石脑油31500吨/年,燃料油4680吨/年。
该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采用常压蒸馏工艺流程,解决了凝析油稳定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能够以十分经济的方式制取符合标准的产品,从而保证了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的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
1.4.1.2装置规模
本装置年处理量为6万吨的凝析油。
1.4.1.3公用工程消耗指标
表1.4.1.3公用工程消耗
序号
动力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循环水
t/h
40
∆t=100C
2
新鲜水
1.2
3
电
Kw.h/h
257
4
净化风
Nm3/h
200
0.4Mpa
5
非净化风
130
0.4Mp间断
6
蒸气
0.15
0.5Mpa
7
燃料气
120
1.4.1.4工程投资与收益
本工程总投资2176.79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1097.8万元。
税后利润1271.37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84.39%(税后)。
投资回收期2.53年(税后,静态);
2.69年(税后,动态)。
1.4.2结论
a)本装置的建成为气体分离稳定装置和乙二醇分离装置的正常操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解决了由于天然气中凝析油含量逐年增加所引起的各种操作问题。
从而也最大地发挥了天然气中副产品凝析油的经济效益。
b)本项目采用常压蒸馏工艺流程,该工艺主要适合凝析油的稳定处理,并以应用辽河田的轻烃稳定装置。
技术方案可行,技术来源和生产工艺可靠。
C)本项目产品销售市场有保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油、柴油需求量逐年增加,成品汽、柴油价格稳中有升,长期趋势看好,仅本地区成品油市场年增长量就能容纳本项目的产品产量。
轻石脑油是优质的乙烯裂解原料和催化重整原料,市场需求比较大,仅燕山石化公司每年外购量就达6万吨以上,另外,抚顺石化公司、辽阳化纤公司和盘锦乙烯厂每年都需外购一定量的石脑油,因此,产品销售有市场。
液化气是民用必需品和优质化工原料,有较广泛的经济效益。
d)原料有保证。
本项目是xx厂的配套装置,原料油是xx厂的副产品,可通过管线直接送到该装置,原料来源就近获取,供应有保证,生产技术可靠,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生命力,前景较好。
e)公用工程系统及辅助设施充分利用老厂现有设施,从而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f)环保方面在界区内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达到国家现行标准,不会破坏该区的环境现状。
综上所述,本项目工艺技术先进、合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实施。
2市场分析
2.1综合市场调查和预测
2000年6月,国家计委宣布国内成品有价格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自6月份开始将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制定成品油零售准价,每月调整一次。
这一举措确立了国内成品油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联动的作用机制。
为了更充分而又全面的掌握本项目主要产品在成品油市场中的现状及前景,我们对2000-2002年国际及国内石油市场进行了综合回顾与分析,并对2003年国际与国内石油市发展走势进行了预测。
2.1.1国际石油市场回顾、分析与展望
2.1.1.12000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分析
2000年国际油价始终处在很高的水平,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综合分析2000年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需求增加;
其次,欧佩克限产,石油供应紧张;
再次,石油库存偏低;
最后,船运能力吃紧。
2.1.1.22001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分析
2001年在美国经济增长急剧下滑,日本经济复苏艰难,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国及世界经济开始进入衰退时期。
受此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一路下滑。
2001年国际石油市场布伦特全年平均油价(指首月期货结算价)为25美元/桶左右,比2000年平均价下降3.53美元/桶,下降幅度达到12%。
综合分析,2001年国际油价一路下滑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9.11”事件前,欧佩克虽积极推行限产保价政策,油价相对平稳,但受石油需求量下降影响,国际油价仍呈整体下滑的趋势;
其次,“9.11”事件成为全球经济衰退的导火索,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衰退使世界石油市场异常脆弱;
再次,国际石油需求量大幅降低,市场受到较大冲击;
最后,欧佩克处在维持较高价位和保持市场分额的两难选择之中,因而采取“观望及等待”的态度,致使国际石油市场未得到有效控制,油价大幅下跌。
2.1.1.3200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分析
2002年可以说是政治因素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一年。
巴以冲突不断升级、美国“倒萨”鼓噪喧嚣,恐怖事件频繁发生,“战争溢价”使国际油价比正常水平高出约每桶5美元。
综合分析2002年国际石油市场油价先后出现三次高峰的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首先,原油价格走高带动油品价格上扬、炼厂开工率上升和炼油毛利改善;
其次,欧佩克冻结产量限额给以支持;
再次,中东紧张局势,特别是美伊战争阴影以及频繁的恐怖事件,导致每桶5美元左右的“溢价”;
第四,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库存较低促使油价升高;
最后,石油期货中的投机活动异常活跃。
2.1.1.42003年国际石油市场展望
分析2003年国际油价走势必须考虑美伊战争因素。
美伊战争之前,由于欧佩克生产限额仍在维持,主要石油消费国库存偏低,加之恐怖事件、“战争溢价”、石油运保费上升、投机活动增强的影响,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运行。
战争期间,由于存在伊拉克石油中断甚至更大范围供应中断;
国际油价继续攀升。
战争结束后“战争溢价”将很快消失,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石油需求仍将增长不振,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不断提高,石油供应量增加,欧佩克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市场形势,欧佩克内部的市场分额之争也将更趋激烈。
因此,国际油价会由市场主导而下跌。
下跌的幅度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进度和欧佩克的产量控制情况。
考虑到战争因素和季节需求状况,预计2003年国际油价大体保持在22-25美元/桶,基本上呈一季度最高,二季度下降,三至四季度微弱上扬的走势。
2.1.2国内石油市场回顾、分析与展望
石油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主要能源之一,与宏观经济变动趋势具有互相影响的特点。
在一定的时期内,宏观经济的主要变动趋势决定石油价格的基本变动方向。
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石油价格体制与经济环境,石油价格除受国际影响外,石油价格也将按照自己特定的变化规律运行。
2.1.2.12000年国内石油市场回顾与分析
2000年国际市场原油、成品油价格一路上扬,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大幅升高。
暴涨的油价随着炎炎夏日不断升温,引起国内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巧合的是,秋季到来后,油价也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降低,至年末,全国成品油市场似乎达到冰点,价格下滑,库存大增,销售困难,于前三季度形成较大反差。
综合分析其原因共有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推动国内油价上涨;
其次,国内国民经济发展日趋好转,拉动油价上涨;
再次,国家的成品油价格趋于市场化,调价的力度加大;
最后,国家打击走私的持久战和国际油价的暴涨抑制了成品油的走私,增加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需求。
2.1.2.22001年国内石油市场回顾与分析
2001年上半年我国石油需求继续快速增长,但增长率有所下降。
主要油品的需求特征基本与2000年类似。
国家和石油、石化两大集团较好的进行了总量调控,国内石油市场总体供需相对平衡。
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供需状况较2000年有所好转,一些低附加值产品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原油和两大石油集团的汽、柴油库存继续保持高位。
下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减速等原因,国内石油需求增长率预计与上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国家和两大石油集团继续实施总量调控,国内主要油品除LPG、燃料油及高品质航空煤油外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国内石油市场没有出现严重的供应紧张问题。
综合分析其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国内经济增长强劲,带动石油需求较快增长;
其次,国家和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实施总量调控,供需相对平衡;
最后,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地区汽、柴油供应充足,价格未达到国家定价。
2.1.2.32002年国内石油市场回顾与分析
2002年国内成品油资源供应总体上保持平稳,消费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消费柴汽比约为2.03:
1,比2001年下降了0.05。
伴随着石油、石化两大集团控制市场能力的加强,成品油库存呈下降趋势,从而有效的控制了投机操作的行为。
全年成品油市场价格一路攀升,经营单位的经营利润好于上年。
综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