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236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docx

广州市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

广州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

下图是北京近年某时期PM2.5来源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

A.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

B.燃煤和扬尘

C.农业及畜禽养殖和工业

D.机动车和燃煤

2.为减少大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实行机动车限行,鼓励乘坐公交车、地铁

B.推行使用洁净能源

C.淘汰高耗能产业

D.多使用面纸、纸巾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A.阴晴、风雨

B.气温、降水

C.干、湿

D.降水、风向

4.甲、乙两地相比()

A.夏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B.冬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C.最低气温都出现在7月

D.气温年较差甲小于乙

5.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②乙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③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④乙地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下图是我国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对该地降水、气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②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小;

③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④冬季寒冷,夏季高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小题2)下面城市中雨季开始最早、结束最迟的是()

A.南宁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8.(小题3)根据该地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推断该地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9.下列对地球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B.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C.经度最大划分到90°

D.纬度最大划分到180°

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11.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A.6℃

B.37℃

C.12℃

D.25℃

12.某地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

该地的经纬度是

A.西经20°,纬度0°

B.东经160°,纬度0°

C.经度0°,纬度0°

D.西经20°,纬度90°

13.亮亮同学学习了“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密集,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

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

14.下列比例尺中表示范围最广的是()

A.1:

8000000

B.1:

8000

C.1:

900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9千米

15.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交通

16.强强说:

“我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你知道她站在哪里吗?

()

A.160°E、0°纬线

B.20°W、0°纬线

C.160°W、30°S

D.160°

E.60°S

17.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产生的现象是()

A.大气臭氧层破坏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地形雨

18.当北京时间(东八区)是10月1日10点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时间是()

A.10月1日15点

B.10月1日23点

C.9月29日5点

D.9月30日21点

19.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20.亚洲既有经济发达国家,富裕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等,这说明:

A.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B.国家多样化

C.国与国之间的地位不平等

D.亚洲国家很多

2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2.绘制下列四张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亚洲地图

B.中国地图

C.安徽省地图

D.芜湖市地图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23.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该类聚落叫

A.村庄

B.集镇

C.乡村

D.城市

24.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A.非洲南部

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

25.下图为江西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读图回答王村位于①地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读“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团绕南极航行图”完成下列各题。

26.南极地区被称作“白色荒漠”,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纬度高

C.海拔高

D.风大

27.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

①淡水资源贫乏

②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③原始的自然环境

④冰川广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0°经线又称为本初子午线

C.所有的纬线都交汇于南、北极点

D.20°E和160°W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读图“埃及的主要城市、部分矿产和物产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9.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低纬度

B.位于西半球

C.临近太平洋

D.地跨两洲

30.埃及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与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A.沿尼罗河河谷分布﹣﹣水源

B.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降水

C.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热量

D.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光照

31.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二、解答题

32.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月5日该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天气情况记录表中,有雷阵雨天气的日期是________。

(3)表示3月25日风向、风力的符号是(____)

A.

B.

C.

D.

(4)根据天气情况记录表中5月7日的天气状况,推测该地区在卫星图上的颜色为________(填“绿”或“白”)。

33.读世界地图,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_

E.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___。

(5)中国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_.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________。

(6)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_。

3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C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B          ,C           。

(2)图中①、②、③、④四河中,有一条是不存在的,它是      ,原因是什么?

(3)若量得村庄甲与最近山顶的直线距离为2.5厘米,则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米。

如果图中最高处山峰海拔为550米,那么该山峰比A地高     。

(4)地理与生产建设密切相关,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考虑,甲、乙、丙三处,适合发展林果业的是     处;适宜建服装厂的是     处;可建水电站的是    处,请分析该处可建水电站的原因。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广东某中学学生前往该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并了解于都县的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二:

甲图是江西省地图;乙图是于都县部分区域地图。

材料三:

据历史文献记载,江西南部多个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橘为业”。

图甲为“于都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丁为“柑橘的生活习性及功用示意图”。

(1)据图可知,江西省地形类型以    为主。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所在的地形部位是()(单项选择)。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陡坡

(2)据图读出于都的地理坐标(用中文表示)         。

(3)据图说明于都的气候类型,分析于都县柑橘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4)活动期间,某同学采访了当地村民,下面是采访摘录,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两处。

以前,这里靠骆驼将柑橘从大山里运出去。

现在路修通了,早起采摘的柑橘当天就可以送到赣州市民的家中。

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在县城中心大力种植柑橘。

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对柑橘进行深加工,发展了精油提取、制糖、春小麦种植等产业,常年在南昌打工的姑姑也回到这里的精油加工厂工作了。

村里还发展了旅游业,当年红军居住的窑洞是我们这里的传统民居,用来吸引游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于都县与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目前还承接了港澳地区转移出来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示例错误:

这里靠骆驼将柑橘从大山里运出去;错误1:

    错误2:

    。

36.读A、B、C三地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__℃,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____℃。

(2)图C中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__℃,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____℃。

(3)A、B、C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

(4)A、B、C三地中,属于寒带地区的是________,属于温带地区的是________,属于热带地区的是________,比较接近北京的是________。

(5)我国位于的温度带有其中的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