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2066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因此,如何降低员工职业倦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倦怠成为西方学者的研究热点。

但目前,中国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而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对企业员工的研究是少之又少,除了国内学者李超平、崔来意等人做过一些研究外,很少有人对企业员工进行研究。

本文选择企业员工作为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工作和生活都处于一个快节奏、多变化的轨道上,他们的造者,他们的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工作困扰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也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二)职业倦怠研究的必要性

1.职业倦怠存在的普遍性

职业倦怠这一问题已经普遍存在,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上个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经历了这样的心理冲击,例如那些发展较迅速的公司中的因病而长期不上班和住院的水平也相对较高,尤其女工更为严重。

目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经历着高速的发展,我们也面临这样的心理考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2008年中国在职人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职业倦怠。

由此可见,职业倦怠已经成为非常普遍而且相当严重的问题。

2.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职业倦怠问题有着极其消极的影响。

职业倦怠不但对企业员工的情绪和身体健康有着破坏性的影响,还会导致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工作绩效的提高。

若任由“职业倦怠”现象在公司内蔓延而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将对公司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由以上两点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倦怠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力求将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国内也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

最早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4年,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先提出倦怠这一新概念,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筋疲力尽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但迄今为止,职业倦怠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概念,这与研究者切入职业倦怠问题的不同思考路径不无关系。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Freudenberger的临床学观点、Cherniss的组织学观点、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Freudenberge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及自我成就感降低等三大临床症状。

Cherniss强调组织因素对职业倦怠的作用,认为职业倦怠本质上是由个体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匹配”所致,认为刺激过多或过少的环境均易导致“不匹配”恶化。

Sarason认为,个体能否从职业中获得满足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在社会的传统、历史和价值观。

Farber则指出,无效感才是导致个体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之间显著差异的知觉,倦怠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有强烈的离职意愿。

Maslach的职业倦怠定义最具影响力。

Maslach等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其中,情绪衰竭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倦怠指标,其特征是缺乏活力;

去个性化属于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特征是不把服务对象当“人”看待,表现出对他人冷漠、缺乏同情心等态度;

低成就感属于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特征是产生不胜任感,表现出对所从事工作意义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弱化、体会不到成就感、不再努力工作,这是反映职业倦怠行为结果的指标。

总体而言,通过以上各学者从不同层面对职业倦怠所做的界定,可以发现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压力时,所产生的身体极度疲劳、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和对工作厌倦的状态。

(二)职业倦怠的研究发展历程

1.职业倦怠的起初研究阶段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随后Maslach、Jackson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他们认为,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构成,这一研究成果后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及其他领域。

2.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

  在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职业倦怠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

在该时期,对于职业倦怠的表现症状、原因、后果以及干预措施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开始,职业倦怠研究进入了一个深入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职业倦怠研究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

职业倦怠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变得更为广泛。

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迅速拓展到广泛的职业人群之中,职业倦怠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领域。

另外,职业倦怠的跨行业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得到了重视,早期的职业倦怠研究基本上都是在一个行业或一种文化内部来进行的。

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倦怠程度和倦怠结构的比较。

就国内而言,我国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但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论文也不断涌现,使我们对职业倦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就具体成果来讲:

李永鑫、王晓春、卞冉等对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介绍,使我们可以了解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进展情况。

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内主要以理论介绍和现象描述为主,也有一部分实证研究,被研究的群体主要有医护人员、教师和警察等。

另外,国内的研究主题比较分散,主要有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职业倦怠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但是,在组织情景下探讨职业倦怠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3.职业倦怠研究的趋势

目前,职业倦怠还是个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职业倦怠研究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研究领域将更为广泛

目前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例如教育、医疗等行业。

这导致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教师、医生和护士等少数几个职业,而对其他职业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但是,职业倦怠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而,职业倦怠的研究领域必将进一步扩展,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另外,非职业倦怠如学习倦怠、婚姻倦怠等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2)研究内容将更多的关注职业倦怠预防、控制和治疗

目前的研究者往往将研究局限于个体对工作压力的消极反应,这对职业倦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极其不利。

因为,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监控和干预人们的倦怠行为,更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治疗倦怠心理。

只有防范于未然,事先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对事后造成的恶果无能为力的局面发生,才能将职业倦怠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因此,更多的关注职业倦怠预防、控制和治疗,这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应该是未来职业倦怠研究的应有之义。

(3)研究方法将更为多样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采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形成了标准化的职业倦怠问卷。

但是,多特质、多方法、长期追踪式的本土化研究较少,甚至也较少采用访谈法、个案法、现场研究等。

对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应是职业倦怠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4)协调个人干预和组织干预

职业倦怠作为个体的“工作病”,其发生发展不仅与员工自身有关而且由组织特点决定,因而仅仅对个体的干预效果不大。

所以,最有效的干预是将职业倦怠的个人干预和组织干预相整合。

因而,如何协调个人干预和组织干预必将成为今后职业倦怠研究的趋势。

(三)职业倦怠的表现症状

1.生理耗竭

主要表现特征为:

生理方面出现一些疾病征兆,比如

(1)出现身体能量的耗竭感,长时间连续的精力不济

(2)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易感冒(3)时常有失眠、头疼、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但查不出什么病因(4)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

2.心智枯竭

(1)有明显的空虚感,觉得自己好像被掏空了一般,如同行尸走肉

(2)工作热情减退,丧失原有的理想(3)员工自我评价下降,时常怀疑自己,遇事容易退缩,感到自己无法胜任。

3.情绪衰竭

(1)工作态度消极,工作动力来源不足,职业前景茫然

(2)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缺乏耐心,行为当中充满了冷漠、麻木、消极、否定等负面因素,攻击性行为增多。

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4.价值枯竭

(1)工作的成就感下降

(2)不再付出努力,消极怠工,离职倾向加剧甚至转行。

如经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或转行。

(四)职业倦怠的危害

1.影响员工身心健康

从身体方面讲,职业倦怠高的个体,常表现出失眠、肠胃功能紊乱、头痛、乏力、胸闷等身体不适。

从心理方面讲,职业倦怠高的个体还会出现无助感、焦虑、易怒、抑郁、自尊心减弱等心理问题。

2.影响人际关系以及整个工作环境质量

在工作中,职业倦怠高的员工不太想与同事及工作对象交往,容易急躁,这必将导致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恶化。

在工作之外,职业倦怠较高的员工更容易产生家庭冲突,并自觉减少与朋友的交往,自我孤立。

并且,这些消极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周围人的工作情绪,进而影响整个工作环境质量。

3.影响工作态度与绩效

职业倦怠高的员工更容易缺勤甚至离职,工作绩效差,工作满意度低。

另外,职业倦怠高的员工中也容易出现滥用药物、酗酒、增加吸烟量等影响工作的不良行为。

更糟的是,这些消极影响还会带来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

员工的工作自主性降低、工作满意度低、对组织忠诚度低、对企业文化认同程度低以及个人成就感低。

4.员工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降低,影响员工工作发展前途

如果一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即便是他所从事的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他也无法取得很好的工作发展。

借鉴美国学者库克的库克曲线(图1)模型,可以得知长时间从事一项工作,人的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OA是创造力的导入期,表示员工刚开始工作前3年的知识储备期间创造力的增长情况;

AB是创造力成长期,表示员工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初期,第一次承担任务,由于工作的挑战性、新鲜感,其创造力增加、工作积极性提高;

BC为创造力的成熟期,即为创造力发挥的峰值区,是工作成效最高的时期;

CD为初衰期,创造力开始下降,工作效率下降;

DE为衰减稳定期,创造力继续下降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创造力将维持在低水平,职业倦怠问题严重。

图1

5.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