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488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1.5应急工作原则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2预警行动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2基本响应

5.3响应程序

5.4应急结束

6信息发布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2应急队伍保障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4经费保障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9.2演习

10奖惩

10.1奖励

10.2责任追究

10.3保险

11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11.2应急预案备案

11.3维护和更新

11.4制定与解释

11.5应急预案实施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机械加工单位突发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机械制造(加工)单位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等条款、《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

7、《X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X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6号)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88

3《安全标志》GB2894-9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7、《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

8、《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条件》GB5091-85

9、《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84

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11、《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6077-85

12、《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8176-97

13、《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3350-1993

14、《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JB4203-86

15、《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1990

三、机械制造单位的相关资料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

机械制造单位内发生的一般机械制造行业突发事故(Ⅳ级),较大机械制造行业突发事故(Ⅲ级)。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机械制造单位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相对较少,因此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

本应急预案,针对机械制造单位内发生的生产伤亡等重大事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机械突发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机械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XXX区事故应急办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

(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设备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

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机械行业发生工伤事故在11类左右: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高处坠落、8.火灾、9.坍塌、10.中毒和窒息、11.锅炉爆炸。

根据对XXX区机械制造加工单位固有危险性分析和11类事故发生频率统计确定五类事故(事故危害后果严重)做为预案目标,具体是:

(一)生产死亡事故(事故发生后自动中止,不再扩大蔓延)、

(二)火灾事故、(三)爆炸事故、(四)交通事故等。

其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如下:

一、物质的危险危害因素

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等,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为:

1)有毒有害气体(如乙炔、丙烷等)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柴油、油漆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二、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

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

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

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

储存设备有储气罐、液氮罐、液氩罐、贮油设备、硫酸罐、氢氧化钠罐等。

其主要危险因素有:

1)火灾爆炸

油罐、气瓶库等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

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设备、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与电气火灾危险

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

4)交通事故

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可引发交通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机械制造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队(领导小组):

组长:

A

副组长:

BC

成员:

DEFGHIJk

应急领导小组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由抢险抢修组、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安全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协调组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组长职责:

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2、副组长职责:

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

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

执行组长的命令。

3、抢险抢修组职责(DE):

应急状态下,组织设备维修、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4、物资供应组职责(F、G):

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防泡沫、水泥、防护用品等。

5、交通运输组职责(H):

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6、安全警戒疏散组职责(I):

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

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7、医疗救护组职责(J):

负责联系医疗机构;

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8、通讯联络协调组职责(k):

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的监控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技术控制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人员管理

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防火灾、爆炸

储罐、气瓶库等处要加强明火管理,禁止使用明火对原料加热,厂区内不准吸烟;

严禁使用电炉等电器设备,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应定期检查及检修所有的设备管道和密封装置,防止设备带病运转而造成管道或设备泄漏、液体挥发,造成易燃液体与空气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加强生产场所的通风,防止易燃易爆混合物积聚。

2)消除爆炸点火源。

加强车间防爆电气设备、灯具及电气设施的检查维修,保持其良好防爆性能,杜绝电器火花的产生;

保持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齐全有效;

操作、检修时,使用不产生明火的工具;

严格动火作业管理,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3)防物理爆炸,加强对易燃液体储罐的检测、检验、检查以及维修;

保持呼吸阀等安全附件处于完好灵敏状态;

防止超温、超压、管道堵塞而导致储罐、管道破裂和物理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防触电及电气火灾

1)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对电气设备及时检查检修,保持电机等接地或接零设施完好;

手持或移动电动工具要有漏电保护装置,电工作业工具完整好用,无缺损;

严格执行电气作业有关安全规程,电气设备检查检修时,要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

进行电气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拉闸、断电、挂牌、接地、联锁等电力安全规章制度,防止误操作造成触电伤害。

电工、电焊工必须经培训合格,持特殊工种作业许可证上岗。

2)加强变配电室的管理,变、配电所必须有专人负责。

设防雷、防静电和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零)装置,定期测量接地电阻。

定期检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检修后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检修、试验或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易发生触电危险的场所,设遮栏并悬挂警示牌。

(三)防车辆伤害对策与措施

保持厂内路面状态良好,厂内禁止无关车辆入内,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行驶,不无证驾驶,行驶的车辆要保证在完好状态。

正确装卸货物,做到不超载、不超宽、不超高、不超长。

不超速行驶,厂内车规定行驶限速10~15公里。

职工在厂内行走遵守规则,注意观察运行车辆,防止碰撞。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级别

依据机械制造行业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

1、黄色预警: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

(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