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512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doc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二〇一四年四月

4

目录

前 言 4

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及要求 1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

二、招生对象 1

三、学制 1

四、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1

(一)培养目标 1

(二)培养规格 1

五、就业岗位与资格/等级证书 3

六、专业课程体系 4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4

(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5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8

(四)课程体系结构 11

(五)专业学习领域描述 12

七、教学进程与学时、学分分配 19

(一)表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与进程表 19

(二)表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拓展课程一览表 20

(三)表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安排表 21

(四)表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学期周数分配表 22

(五)表5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 22

(六)表6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表 24

八、毕业标准 24

第二部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的条件、规范、流程和保障 26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条件 26

(一)双师型教学团队(借鉴一下化工专业的) 26

(二)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27

(三)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30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规范 32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标不具体)没有说出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32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3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36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0

(五)实训基地建设 42

(六)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43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流程 43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3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 44

(三)教学组织形式 44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46

(一)组织保障 46

(二)资金保障 46

(三)制度保障 47

(四)质量保障 48

附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50

前 言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石油装备方向)始建于1998年,2004年被确定为院级重点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建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优质核心课程。

2012年,该专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专业建设中,始终注重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体系,培养了大批面向石油装备制造岗位群的专业人才。

目前,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石油装备方向)为核心,以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该专业群已向社会输送石油装备制造人才4200多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的,开展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调研,分析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实施条件与保障措施

本专业培养了专业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16人,双师比例达到100%。

建成了56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1.40%。

专业教学团队专兼结合,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不断变化的企业人才需求;与万达天宏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订单班,充分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要求,同时满足教师实践锻炼和科研需要。

3.建设成效

形成了“一线贯穿、两境相融、三层能力提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全面过程控制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用人单位满意度达100%,双证书获取率达100%;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服务及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及要求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代码:

580102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三年

四、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黄蓝”经济区石油装备制造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金属材料、机械加工、数控工艺等专业知识,具备机床操作、产品工艺编制、设计制图、产品质量检验、设备检修维护以及产品销售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机械行业零部件加工、工艺设计、产品安装调试、产品检测维修、车间设备维护等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1.知识目标

(1)掌握安全操作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外语、数学等基本知识;

(4)掌握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知识,熟悉铸造、锻压、焊接方法;

(5)掌握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以及公差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7)掌握金属切削原理,熟悉金属切削机床;

(8)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有关知识,熟悉典型零件工艺编制;

(9)掌握数控机床的指令系统,熟悉典型车、铣削件的程序编制;

(10)掌握CAD/CAM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构成,熟悉三维造型;

(11)掌握平面机构的运动和受力分析,以及轴的设计计算;

(12)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基本回路的分析与计算。

2.能力目标

(1)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难度的英语技术文献资料、英语基本写作和简单口语交流的能力;

(2)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的能力;

(3)具备零件尺寸误差和主要形位误差的测试技能;

(4)具备处理机械切削加工和机械装配中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5)具备数控机床编程与零件加工的能力;;

(6)具备典型零件的三维建模及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的能力;

(7)具备常用机构选用和设计及通用零件选用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8)具备正确分析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系统设计的能力;

(9)具备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维护和维修能力;

(10)具备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排除与维护的能力;

(11)具备典型机器零部件装配与系统整体装配的能力;

(12)具备从事机械、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的能力。

(13)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和协调作业以及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3.素质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具有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3)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4)勤奋好学、脚踏实地、爱岗敬业;

(5)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就业岗位与资格/等级证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有机械技术员、机床操作工和机修钳工等技术岗位,通过2-3年的技术积累,二次晋升岗位是数控工艺员、车间调度员、设备管理员等技术管理岗位。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设计图纸、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及车间设备维护等行业或企业,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群)如下表: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及等级证书需要讨论

序号

面向的职业岗位

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备注

1

初始

岗位

机床操作工

车床操作工(中级)

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

取得制图员(中级)、车床操作工(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

(中级)、机修

钳工(中级)等

职业资格证之一

2

机械技术员

制图员(中级)

3

机修钳工

机修钳工(中级)

4

发展

岗位

机械工程师

工程师(中级)

5

车间调度员

车床操作工(技师)

数控车床操作工(技师)

6

设备管理员

机修钳工(技师)

六、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和岗位分析,开展校企合作,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结合职业竞争力培养需求,根据工作任务过程的完整性、难易程度、相关性,共同确定“支撑平台+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明确核心学习领域课程,明确每一门学习领域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

图1“支撑平台+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

(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1.制图员的职业资格标准

制图员的职业资格标准(中级)

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绘制二维图

(一)手工绘图

1.能绘制各种标准件和常用件

2.能绘制和阅读不少于15个零件的装配图

1.变换投影面的知识

2.绘制两回转体轴线垂直交叉相贯线的知识

(二)手工绘制草图

能绘制箱体类零件草图

1.测量工具的使用知识

2.绘制专业示意图的知识

(三)计算机绘图

1.能根据零件图绘制装配图

2.能根据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1.图块制作和调用的知识

2.图库的使用知识

3.属性修改的知识

二、绘制三维图

手工绘制轴测图

1.能绘制轴测图

2.能绘制轴测剖视图

1.手工绘制轴测图的知识

2.手工绘制轴测剖视图的知识

三、图档管理

图纸归档管理

能对成套图纸进行分类、编号

专业图档的管理知识

2.机修钳工的职业资格标准

机修钳工的职业资格标准(中级)

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作业前准备

(一)劳动保护与作业环境准备

能够对作业场地、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技术检查

1.安全技术知识

2.简单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技术

(二)技术准备

能够读懂设备说明书及施工图样

1.通用机械传动件知识

 2.机械传动系统知识

(三)物材、工具准备

1.能够正确选用润滑油

2.能够通过修前检查确定设备的修复件、更换件

3.能够进行机修作业中辅助材料的准备

1.机械磨擦、磨损知识

2.润滑油的知识

3.设备的修复件、更换件的确定方法

4.辅助材料的各类及其应用方法

二、作业项目实施

(一)设备搬迁、安装、调试

1.能够进行设备安装基础的检查

2.能够进行设备的就位、调平及安装

3.能够进行零件的定位及夹紧

4.能够进行组合夹具的组装

1.设备安装基础的制作及检查知识

2.设备安装知识

3.零件的基准、定位及夹紧知识

4.组合夹具的组装知识

(二)设备润滑、保养和维修

1.能够判断润滑油是否失效

2.能够进行精密设备的润滑

3.能够配合生产工人进行设备一级保养

4.能够及时排除通用机床常见故障

1.润滑油的主要性能及失效鉴别方法

2.精密设备的润滑知识

3.设备一级保养知识

4.通用机床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三)设备中修(项修)、大修及设备精化

1.能够使用和维护机床夹具

2.能够对一般运动副进行修复

3.能够进行圆形孔及圆形导轨的刮削

1.机床夹具知识

2.滑动轴承修理和调整知识

3.滚动轴承的装配和调整知识

4.动压、静压、动静压轴承和静压导轨的工作原理及装配知识

5.圆形孔及圆形导轨的刮削知识

三、作业后检查

(一)外观检查

1.能够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

2.能够分析、判断设备润油是否变质

3.能够通过感观判断机械设备运行是否异常,并能分析其故障产生原因

1.设备定期检查的内容

2.润滑油变质的判定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