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1142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1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通过ERT基本训,现场担任指挥进行事故第一时间处理的领导者。

4.4:

第一时间处理小组:

通过ERT训练并能参与现场第一时间处理异常的紧急应变人员。

4.5:

ERT指挥官:

由ESH-ERC同仁担任,管控ERT成员,负责ERC值班室的广播、通报、消防确认,ERT集结、疏散、排烟开关等ERT指示(备注1)。

4.6:

ERT成员:

由通过ERT基本训并掌握一定技能的同仁担任并完成定期特殊复习训练、演练等任务的成员,平时持无线电值班,状况发生时,到集结地点,穿戴适用之抢救专用防护具,进入灾区,支持第一时间小组,作更进一步的灾害处理。

4.7:

疏散引导员:

依安全门的数量,分配生产在线避难引导员,使用疏散指引器材,指引同仁疏散,集结点名,并回报给ERT指挥官。

4.8:

ERC值班室:

为防灾中心值班室,按轮班作业进行24小时监控厂区安全状况,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应变的指挥部。

4.9:

疏散集结点:

厂区员工紧急疏散逃生后的安全集结地点。

4.10:

ERT攻坚集结点:

ERT成员紧急情况处理前穿戴抢救专用防护具、待命之集结地点,通常以ERT器材柜配置地点作为ERT攻坚集结点。

4.11:

不明滴液:

非常态下由机台、天花等地方滴落的,未能在第一时间查明为何种液体的液滴。

4.12:

工安干事:

在各自区域单位内,负责工安工作开展的主导者。

 

5.0作业内容

5.1中国厂区ERT组织表

表5.1南海厂区ERT组织表

ERT分组

成员

排班方式

权责

器材

第一时间指挥官

线、组级以上主管

由厂处工安干事每月更新

1.管控第一时间处理小组

2.第一时间通报ERC窗口

无线电、指挥棒

指挥官帽子、哨子

第一时间处理小组

产线人员及其主管

每月排班,由第一时间指挥官指

定,每班表定人员需至ERT广告牌

上,写上第一时间处理小组的姓

名。

第一时间现场处理

灭火器

ERT指挥官

ERC第一

值班人员

依ERC24小时值班表

1.管控ERT成员

2.与ERCROOM的广播、通报、消防确认

3.下令ERT集结、疏散、FFU关闭、排烟开关等ERT指示。

无线电

ERT成员

工程师或管理师

由厂处工安干事负责每月更新

1.持无线电值班。

2.状况发生时,该楼层ERT着防护具待命

3.以层区分抢救组。

其它同栋不同层

ERT,则集结支援

ERT器材、

避难引导员

线长

由厂处工安干事负责每月排班,每日表定人员需至该员负责的区域写上避难引导员姓名

1.使用疏散指引器材,指引同仁疏散

2.集结点名,并回报给ERT指挥官

3.每楼层设一避难引导组长,并执无线电执勤。

哨子、

手电筒。

ERCROOM

ESH第2

1.确认消防泵启动。

2.ERT组织间的通联协助。

3.执行通风、火警警报复归、广播等消防

工作确认。

4.ERT事件通报。

5.2紧急应变组织职掌及指挥系统

5.2.1第一时间指挥官:

5.2.1.1评估灾害状况的发展,并决定采取的应变措施。

5.2.1.2视察其它工安隐患,确立排患措施。

5.2.1.3召集第一时间处理小组和主要有关人员以及下达命令。

5.2.1.4听取处理小组报告下达正确应变措施。

5.2.1.5负责初始指挥应变行动。

5.2.3ERC第一值班人员(ERT指挥官):

5.2.3.1接到事故通报时,必须咨询事故的确切信息(准确地点、方位、事故类型等)。

5.2.3.2组织启动应变,计划穿着消防装备或其它防护装备;

奔赴现场指挥抢救。

5.2.3.3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灾抢险。

5.2.3ERCROOM第二值班人员

5.2.3.1执行通风、火警警报复归、广播等消防工作确认。

5.2.3.2ERT事件通报。

5.2.3.3紧急应变过程中,ERT组织间的通联协助。

5.3ERT人员的资格认证及教育训练:

5.3.1ERT人员:

需接受环安部定期举行的「ERT基本训练」,并通过测试合格。

测试基准为:

SCBA穿戴(60秒)、SCBA+消防衣穿戴(110S)。

5.3.2第一时间处理小组训练(指挥官及其成员):

需接受环安部定期举行的「第一时间处理小组训练」(指挥官及其成员),并有相应的实作训练及测试。

5.3.3通过考核,合格的ERT及第一时间处理小组成员,发予ERT人员识别贴纸。

5.3.4当班第一时间指挥官与ERT小组成员必须定期接受ESH排定复训科目。

5.4依现场需求,定期举办灭火器讲解或操作训练。

5.5ERT成立的时机:

5.5.1火警警铃响起经确认为真实火灾。

5.5.2化学品持续泄漏异常区域之ERT无法自行处理时。

5.5.3发生全厂不明原因停电时。

5.5.4当FAB内漏水且有影响到机台时。

5.5.5厂区内长时间不明异味时。

5.6通报方式:

依「附录1.中国厂区-紧急事件通报流程表(南海&

龙华)」通报

5.6.1通报由ERC值班人员,依此规范之附录1.中国厂区-紧急事件通报流程表(南海、宁波、南京厂区&

龙华厂区)执行,需通知公司外部单位时,应先通报ERT指挥官并取得厂区最高主管或总指挥同意后,才可通知外部单位。

5.6.2在通知外部单位后,ERC应再通知大门警卫。

5.6.3若有造成环境污染到厂外时,则应先通知ESH主管及GE主管。

5.6.4警卫在获知已通报外部单位后,请执行管制,媒体记者禁止进入,任何问题则以「待公司发言人发言」回答。

5.6.5警卫人员严禁向记者发言,或传述事故灾情,若因传述造成公司的损失,则该员需负起相关责任(其它同仁亦同)。

5.6.6ERC人员负责收集通报信息,按通报程序及时汇报给相关单位及主管。

5.6.7现场各ERT组织可根据不同状况使用哨子进行通报:

5.6.7.1当发生灾害需要ERT组织启动集合时,第一时间指挥官吹集结哨集合ERT组织人员,吹哨标准:

长吹三音间隙再长吹三音,依次循环。

5.6.7.2当救灾过程中需第一时间处理小组人员撤离灾害现场时,第一时间指挥官吹哨子通知撤离,吹哨标准:

短吹三音间隙再短三音,依次循环。

5.6.7.3当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指挥官下令厂区所有人员进行疏散至疏散集结点时,疏散引导员及指挥官吹哨子疏散人员,吹哨标准:

吹急促长/短连续音。

5.7火警警铃响起:

5.7.1当厂区火警警铃响起或消防广播有通知时,ERC第一值班人员应马上通知所在区域第一时间指挥官前往确认,同时前往至现场进行确认检查是否为误动作。

经人员前往确认为真实火灾,以下动作同步进行。

5.7.1.1FAB内及产线火警:

(1)区域第一时间处理小组由第一时间指挥官组织前期救灾,第一时间指挥官以无线电通报ERC。

(2)ERC召集异常事故区域ERT人员穿着装备集结,并召集其它区域之ERT人员穿着装备抵达攻坚集结点。

(3)ERT成员集结后,由ERT指挥官指挥ERT接替第一时间处理小组之救灾工作。

5.7.1.2FAB外及一般区火警:

A.GE区域火警,则GEERT及ERC同仁第一时间进入抢救;

仓库等区域火警,则事故单位人员、GE之ERT及ERC同仁第一时间进入抢救。

B.其余FAB外ERT成员指定地点集合待命。

5.7.2当确认为真实火灾时,区域ERT人员应立即进入灾区现场抢救。

第一时间现场由第一时间指挥官指挥。

如有疏散指令,现场其余人员在避难引导员指挥下立即疏散到集结点处,疏散集结点由各厂处合理安排。

5.7.3ERT小组着救灾装备完毕后,若第一时间处理小组尚未控制火势,或现场疏散后有人员失踪,则以ERT指挥官命令进行抢救。

5.7.4各单位区域的ERT,需于3分钟内集结完成,ERT指挥官同时与第一时间ERT指挥官以无线电连络,若事故区域的ERT组织无法顺利灭火,则由已经集结候命的其它区域ERT支持抢救。

宁波厂区间紧急应变支持车启动模式详见附件(备注2)。

5.7.5当其它区域ERT进入支持现场ERT抢救时,则优先使用推车式灭火器并带上消防水带至灾区灭火。

5.7.6若推车式灭火器仍无法灭火时,则使用消防栓进行灭火。

5.7.7若ERT小组进入后,火势依然无法控制,则所有抢救人员全部撤离,由ERT指挥官确认所有人员的安全,并回报ERC第二值班人员,指示ERC第二值班人员请求外援。

5.7.8发生火警警报事件,现场人员直接灭火或由区域ERT灭火完成时,则视为状况解除。

5.7.9灭火完毕后,至少需2名ERT人员于现场观察30分钟,确认火势已完全扑灭。

5.7.10火势被扑灭后,ERT指挥官通知GE/ERC人员立即将洒水系统闸阀关闭。

5.7.11火势确认扑灭后,ERT指挥官与GE中控室确认厂内环境正常后。

ERC广播状况解除,请同仁回工作岗位安心工作。

5.7.12现场抢救人员应封锁现场,等待调查小组前来调查原因。

5.8ERT作业流程:

灾害扩大

5.9安全及注意事项

5.9.1ERT人员及指挥官需有受过训练,并取得资格后,才得担任。

5.9.2ERT需正确穿着装备,指挥官应在旁边检视穿戴并确认穿戴的正确/有效性。

5.9.3所有ERT人员在穿完SCBA后,均应与指挥官(工安ERT)作通讯测试。

5.9.4任何进入现场之救灾行动,均不可独立作业,至少需两人以上。

5.9.5着装SCBA进入现场时,若SCBA有「哔---哔---哔---」长音之警报发生时,则代表钢瓶内的空气已快用尽,约剩10分钟之呼吸量(约为1/4的气瓶空气容量),应立即回到ERT器材柜位置更换钢瓶。

5.9.6ERT人员于现场救灾时,应听命于ERT指挥官及第一时间ERT指挥官的命令,切勿自行行动。

若第一时间指挥官与ERT指挥官的命令有相抵触时,则以ERT指挥官的命令为准。

5.9.7到现场抢救之ERT人员,如有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回报ERT指挥官,并回到ERT器材柜位置报到。

5.9.8ERT指挥官与ERT人员应随时以无线电保持联系,让指挥官掌握现场情形。

5.9.9ERT人员及指挥官,应配合环安部举办的复训课程,以免淡忘器材穿戴及应变处理。

5.9.10ERT人员及指挥官除接受ERT训练外,平常到了工作场所也应对环境多观查,尤其是区域轴线﹑机台位置、紧急应变器材位置以及逃生动线多加留意。

5.9.11当ERT指挥官宣布抢救完成或放弃抢救「收回ERT小组」时,各ERT人员需向ERT指挥官报告点名,让ERT指挥官确认所有人员已安全。

5.9.12进入现场抢救应穿着佩戴ERT装备:

5.9.12.1火灾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