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Excel电子表格和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Excel电子表格和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Excel电子表格和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强大的快速计算功能,提供了优秀的数学实验平台
构造递推关系式,让计算机的快速计算地进行运算,研究数的变化规律,去猜测结论,简化了复杂枯燥的重复运算过程,让学生着重处理数据并理解算理,Excel电子表格提供了优秀的数学实验平台。
案例1:
已知(),输入的值,让计算机计算出,,,…,,观察该数列,作出猜测,并证明你的结论。
1、从最简单的开始,让计算机帮我们计算
分析:
本题中初始值还没有给出,可令,让Excel电子表格来计算,,,…,。
操作步骤:
1.1启动Excel电子表格,在单元格B1中输入数值1,即给出一个初始值;
(如图1)
1.2在B2中输入“=1+1/(1+B1)”,将鼠标指向填充句柄,鼠标变成一个黑色的“十”字;
1.3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鼠标到B13(计算到)单元格,释放鼠标,显示计算结果(如图2)。
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的快速计算功能,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2、通过现象,归纳、猜想,证明
2.1发现问题
学生通过上面的表格≈1.414213564,≈1.414213562等,容易知道这一列数与发生了关系,但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和它发生关系。
让计算机再次帮忙,计算出,,…,。
发现这个数列的中=0.5,=-0.1,=016666667,=-0.002873563,…,各项组成一个摆动数列,且它们的绝对值单调递减并逐项趋向于0,猜测随着n的增大越来越趋近于(如图3)。
2.2提出问题
问题1:
已知,,则
…;
问题2:
已知,,则。
2.3解决问题
证明:
(1)∵===;
∴…。
(2)∵…,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即得。
3、改变条件,探究问题
变题1:
已知=100,,(),利用计算机计算,猜想。
操作方法:
只需在单元格B1中输入100,计算机自动显示其它值(如图4),操作相当方便。
设计意图:
改变初始值,的值不变。
变题2:
已知=1,,(),利用计算机计算,猜想。
改变递推公式为利用计算机计算的结果,学生还是很容易猜出(如图5)。
变题3:
已知=1,(),利用计算机计算,猜想。
改变递推公式为后,利用计算机计算显示≈2.302775638(如图6)。
这个数对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学生急于想知道它的答案,但又不能肯定它到底是什么数的近似值,激发了广大学生求知的欲望。
老师点拨:
假如存在,利用数列极限的定义,(因高中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牵涉存在的严格证明)。
教师板书证明“已知,,则。
”
∵,设,则,
又∵得,即。
教师解释证明变题1、变题2中结果不变(变题1中的结果保持不变)和变(变题2中的结果变为)的原因,学生的思维茅塞顿开,开始动手解决变题3中的精确值。
此时,学生易得,(),。
变题4:
已知,,(),求。
先由学生不用计算机演示,直接构造方程计算得,再由计算机演示≈1.302775638得到验证。
变题5:
根据以上所掌握的知识,设计出求的近似值的一种方案。
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再从理解到应用。
培养学生从“做数学”,“学数学”到“用数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从有理到无理(如问题1中从有理数≈1.414213562到无理数),再从无理到有理(构造递推公式,(),将无理数用有理数形式进行近似运算)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变题6:
根据以上所掌握的知识,设计出求(),()的近似值的一种方案。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案例2:
斐波那契(意大利数学家,约1170—约1250年)数列是由一个“兔子问题”引起的,即:
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能生一对小兔。
假设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问从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一年后能繁殖成多少对兔子?
逐月计算,我们就可以得到数列:
1,1,2,3,5,8,13,21,34,55,89,144。
其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用递推公式表达就是:
,()。
用计算机帮助计算,,…,,观察该数列,作出猜测,并证明你的猜测。
分析(发现问题):
利用Excel电子表格帮忙,构造公式,很快就计算出=1,=0.5,≈0.666666667,…,≈0.618025751(如图7)。
学生眼前一亮,“0.618”多么熟悉的数字——“黄金分割比”,猜测。
1、提出问题
已知,(),求证:
。
2、进一步研究问题
本题的结果是否与、的初始值有关呢?
让计算机再次帮忙,任意改变初始值、的值,观察,,…,的变化情况,如取,(如图8)。
发现≈0.618078176,且变化趋势没有改变,可能与初始值、无关,所以重点研究该数列的递推公式。
3、问题的解决
解:
∵,,
令(分类讨论易证,即),则,,∴,解得,即。
显然结果与、的初始值无关。
4、问题的再研究(推广)
指导学生利用Excel研究递推数列“,(,其中、为已知常数)”,4—5人为一个小组,利用Excel从实验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写出小组的研究性的实验报告。
设计目的: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以学生为中心,用Excel软件进行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利用计算机模拟事件的发生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研究、获得问题的解答。
这样不但让学生去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案例3:
用计算机计算,的值;
设计说明:
以前教师在讲述这些“天文数字”时,只是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认识,如通过对数运算可以得到它的位数,利用计数器也只能得到一个有8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不能显示它的精确值,而Excel电子表格最大可以给我们提供255位的精确值结果,它给我们研究较大的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小题同时也体现了Excel的工具性,用它可以方便、直观地得出或验证一些数学中的结论和结果,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是辅助工具,学习帮手的认识。
操作过程:
在单元格A1中输入“=2^100”或“=POWER(2,100)”,即计算。
计算机显示“1.26765E+30”,即1.26765。
如果需要它的精确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改变“数字”中的“常规”为“数值”即可。
要计算50!
,在单元格A2中输入“=FACT(50)”,修改格式同上。
=1267650600228230000000000000000;
50!
=30414093201713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3.0414********。
(二)方便地作出函数的图象、研究一元高次或非常规方程的实根
用Excel散点图可以方便地作出函数图象,另外通过自变量增量与x初值的使用,可以方便地改变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对于我们研究函数图象的局部区域提供了方便。
利用Excel散点图可以作出一些初等函数的图象外,还可以作出用函数表达式表示的任意函数。
对于一般的一元三次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我们也可以用公式法来解,但它们的求根公式已是很复杂了,而且对于四次以上的方程没有一般公式解法。
实际上,对于解一般的一元高次方程,我们可以用图象法求解。
对于一些超越方程,如求,,的近似值,我们除了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外,我们还可以利用Excel表格构造递推公式来逼近的方法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用Excel散点图画出三次函数的图象,并由此求出三次方程的实根(精确到0.1)。
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Excel散点图作出三次函数的图象。
(2)由(图9)可以看出三次方程在区间(1,2)、(3,4)、(8,9)内各有一个实根。
(3)在我们来求方程在区间(3,4)内的根的近似值(精确到0.1)。
培养动手能力□学一门手艺□打发时间□兴趣爱好□将X初值改为“3”,将X增量改为“0.1”。
在X轴上单击右键,选取“坐标轴格式/刻度”,依次输入“3”、“4”、“0.1”、“0.05”、“3”。
在Y轴上单击右键,选取“坐标轴格式/刻度”,依次输入“-50”、“20”、“10”、“5”、“0”。
这时我们得到函数在区间(3,4)上的图象(如图10)。
不难看出,在此区间内的一个根为X≈3.2(精确到0.1)。
据调查统计在对大学生进行店铺经营风格所考虑的因素问题调查中,发现有50%人选择了价格便宜些,有28%人选择服务热情些,有30%人选择店面装潢有个性,只有14%人选择新颖多样。
如图(1-5)所示(4)我们可依次求出在区间(1,2)、(8,9)内的实根(精确到0.1)。
案例4:
求方程的近似解;
调研提纲:
这是原高中数学课本上的一道例题,是用图象法求方程的近似值。
我们可以用Excel电子表格来解决。
考察函数的单调性,它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且,。
故原方程在(2,3)有唯一的一个实数根。
先将方程变形为,打开Excel表格,在A1中任意输入一个数值,如2,即给出一个初始的值2。
在A2中输入“=3-LOG10(A1)”,拖曳A2,然后使用填充柄十分快捷地将A2、A3、A4……,数值计算出来(如图11)。
到一定时候值显示为2.587174379。
说明解的近似值为x≈2.587174379。
二、Excel电子表格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
(二)图1-3大学生偏爱的手工艺品种类分布Excel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软件
十字绣□编制类□银饰制品类□串珠首饰类□首先Excel软件具有普遍性,目前大部分的电脑均安装了该软件,是计算机安装率是很高的软件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高中大部分学生和教师也已初步掌握了Excel的有关知识,如“数据求和”、“数据排序”等知识,给继续学习该软件其它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
其次Excel不但功能强大,而且操作相当方便。
利用Excel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