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61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docx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

人民政府工作计划

目录

第一篇:

XX年人民政府工作计划

第二篇:

乡人民政府工作计划

第三篇:

xx乡人民政府XX年度工作计划

第四篇:

乡人民政府XX年工作计划

第五篇:

乡人民政府XX年工作计划

正文

第一篇:

XX年人民政府工作计划

“十二五”时期既是十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不可忽视的“矛盾凸显期”.从发展机遇看,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在新一轮上升周期,国家积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在发展政策、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向中部地区倾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打造省会经济圈,对合肥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将更加有利于借助创新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市已经基本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全市上下奋力崛起、勇当先锋的氛围日渐浓厚,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面临挑战看,国际竞争、国内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压力加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相互交织,形成更加复杂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抢抓一切发展机遇,主动应对各种挑战,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奋力实现超常规发展.“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力争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1.5%;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经过5年奋斗,把我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实现上述目标,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现代服务业支撑力,全面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强化工业主导地位,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高强度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信息化、标准化、资源集约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建成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增强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支撑作用,做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围绕城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加强协作,错位发展,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配套产业.积极培育铺天盖地的民营企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活动.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以发展区域性要素市场中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以及文化、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在强化县域工业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经济、高效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梯次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以城市为核心、县城为副中心、中心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探索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完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倡导生态消费,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创新体制和机制,增强发展动力.立足“东向发展”,在思想观念、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对接和互动发展.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招商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优化贸易结构,支持和引导地方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破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培育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升形象,完善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力.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总体思路,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手笔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快构筑“1个主城、4个副中心、1个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逐步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由“环城时代”向滨湖、临江城市的演变,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合肥铁路枢纽改造和合淮阜、合六、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合肥新港集装箱码头,基本建成合肥新机场.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大运量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立体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水、电、热、气等设施,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型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实施高品位绿化,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扩大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政府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合肥”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信用建设,建设“信用合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推进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06年的主要工作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这个主题,采取强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测指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围绕以上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认真落实《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出台《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及目标考核奖惩办法,组织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实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支柱产业加速发展,突出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户、超50亿元2户.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工业,确保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力争完成140亿元,重点推进“121”工程,实施好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联合利华工业园、江汽轿车、美的、天威保变、乐凯工业园、佳通全钢子午胎等一批重大项目,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出台《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导向目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加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一大批“专、精、新、特”中小企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广清洁生产模式,突出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

(二)大力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规划示范、村镇建设、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公用事业和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按照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的要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

第二篇:

乡人民政府工作计划

乡人民政府XX年工作计划

XX年,我乡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确保各项工作、各个项目按序时节点完成.

一是继续巩固农业主导地位,重点抓好烤烟收购工作,扩大彩霞花生及家禽养殖产业效益,稳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继续实行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项目策划,重点抓好xx线、烟基水源、人饮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打好"五大战役",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全力抓好年初人大会确立的XX年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发挥效益;四是加快实施集镇规划建设,深化国家级生态乡和精神文明乡村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我乡整体形象和品位;五是切实落实各项民生保障优惠政策,抓好全乡社会管理,稳定全乡治安.

通过抓好以上工作,确保下半年各项工作指标能够较好完成,力争在年底实现全乡各项经济指标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要做好以上工作,我乡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抓"三农"、促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逐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扩大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引进花卉种植,鼓励养殖乌兔、种(肉)鸡等小型家禽.开展生态养殖,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照"防灾减灾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综合推进农田水利、烟基工程、土地整理、机耕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和泵灌站的建设.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探索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体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2、抓项目、促发展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发挥资源、政策、产业基础等优势,进一步打好革命老区牌,积极对接产业政策和项目布局,拓展项目生成空间.坚持"择商选资、招优引强"理念,继续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分利用"9.8"、"11.8"等平台,加强与企业家、客商、科研工作者沟通推介.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已实施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做好项目的跟踪、督促工作.三是策划储备项目.

(1)xx至xx二级公路改造;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