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049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监测施工 方案.docx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ﻩ-1-

二。

 监测依据ﻩ— 1-

三、监测项目及目的-2 -

四、基坑监测组织架构及仪器设备ﻩ-3-

五、基坑监测工作程序-4—

六、基坑沉降观测-5-

七、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6 —

八、 监测控制值﹑监测频率及测点布控-7—

九。

监测相关技术和数据处理—9-

十。

突发性事件的监测及抢险措施ﻩ-10-

十一、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ﻩ-12 —

一.

工程概况

ﻩ拟建场地位于东莞市南城科技大道宏二路1号,拟建场地大致为正四边形,东西长160米,南北长约158米,北侧为宏图路、南侧为法仕路、西侧为宏二路、东侧规划支路;拟建物3~36F/5栋,地下室2层,相对标高±0。

00相当于绝对标高17、60m;占地面积约21284、13m²,基坑开挖深度至底板底,挖深为11、30~12、80m。

基坑周长约为602m,基坑面积约为24550m²、

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有效使用期限至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一年、

基坑支护形式为采纳钻孔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支护桩外侧设置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兼挡淤泥土作用。

工程名称

南方物流电商综合项目基坑工程

建设单位

东莞市奇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

施工单位

上海明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支护设计单位

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

基坑面积

24550m2

基坑深度

11、30~12、8m

挖土方量

26万m3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监测依据

(1)本项目设计图纸要求;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8)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的有关规定。

三.监测项目及目的

3、1监测项目

依照南方物流电商综合项目基坑工程组织施工方案及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的有关规定。

需要对基坑进行如下监测:

序号

监测项目

埋设位置

仪器

监测精度

测点布置说明

基坑沉降观测

支护结构顶部、周边建筑物及管线

全站仪

<1。

0mm

按设计图纸间距约20m,共18点。

2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

支护结构顶部

水准仪

<0。

3mm

按设计图纸间距约20m,共18点。

3、2基坑监测目的

①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由于设计所用的土压力计算采纳经典的侧向土压力公式,与现场实测值相比较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迫切的需要明白现场实际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与设计时采纳值进行比较,必要时对设计方案或施工过程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

②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

支护结构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大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

如有周密的监测控制,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特别大程度上幸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

③为保证本工程的基坑施工质量,使该基坑幸免在建过程中及完工后由于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或倾斜。

我施工单位对该楼进行建筑物沉降监测,并及时计算分析变形数据,掌握该基坑沉降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基坑施工质量和安全。

④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提供依据。

积累区域性设计、施工、监测经验、

⑤为了实施对基坑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掌握地层、地下水、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的状态,及施工对既有基坑的影响,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

通过对量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工期和基坑的安全。

⑥为隐蔽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期间及运行初期的工程安全提供必要的评估资料;

⑦为工程诉讼提供依据;

四.基坑监测组织架构及仪器设备

4、1基坑监测组织架构

为了本工程能够按质按量的顺利进行施工,我施工单位南方物流项目部成立一个基坑监测测量技术小组,基坑监测测量技术小组隶属项目经理部下的工程技术部、基坑监测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及项目经理总负责,下设测量主管和现场测量员、组织架构图如下:

基坑监测组织架构ﻩ

4、2基坑监测仪器配备

本工程的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对所有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进行校验,以保证仪器具有良好状态。

拟投入的主要测量仪器见下表。

名称  

型号

精度

数量

全站仪

RTS-112L

±(2+2×10-6D)mm

1台

水准仪

DS32

±1、0mm

1台

水准尺

5米塔尺

1、0mm

2根

棱镜

单棱镜

—30mm(棱镜常数)

1个

对中杆

3米对中杆

1、0mm

1根

钢卷尺

50米

1、0mm

2把

小卷尺

5米

1。

0mm

20把

五.基坑监测工作程序

5。

1全工程监测工作程序

5。

2预警信息反馈程序图

六.基坑沉降观测

6、1测点布置

依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在基坑支护结构顶部布置沉降观测点20个、测点编号为SM01~ SM20,详细位置见“基坑沉降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6、2检测方法

埋设:

基坑监测点采纳30cm长的φ12mm的螺纹钢筋,将其用锤打入土内或桩体内(需要冲击钻钻孔)。

基点采纳钢筋或专用螺丝,在其上加工十字丝,并用混凝土对监测点/基点底部进行加固。

联测:

ﻩ水准基准点一般要与设计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采纳闭合导线进行联测,精度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导线测量技术的要求,往返闭合差应小于1、0mm。

若不能满足前者要求,也可依照现场情况建立独立的水准基准网。

平差计算:

水准基准点高程通过严密平差得到、

七.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7、1测点布置

依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按15~20m间距布置观测点,设置坑顶水平位移观测点20个。

监测点、基点和校核点的埋设采纳专用螺丝,每次观测时使用小棱镜固定在螺丝上。

测点编号为WY01~WY20、详细位置见“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7、2监测方法

埋设:

基坑监测点采纳30cm长的φ12mm的螺纹钢筋,将其用锤打入土内或桩体内(需要冲击钻钻孔)。

基点采纳钢筋或专用螺丝,在其上加工十字丝,并用混凝土对监测点/基点底部进行加固。

基准点的设置及监测方法:

在远离基坑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建立三个可靠的基准点;监测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控制点的稳定性,为保证监测工作的简单易行且提高观测精度的要求、消除测站的对中误差,水平位移控制点尽量采纳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形式埋设,并宜采纳周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ﻩ以测站点为工作基点,以垂直基坑方向为基线方向,建立极坐标系。

监测时把全站仪置于工作基点上,测出其坐标。

比较前后两次坐标变化量,可得坑顶水平位移量。

联测:

控制点定期进行联测,精度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导线测量技术的。

平差计算:

观测数据可利用“南方平差易”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取得控制点的坐标数据。

要求,若不能满足前者要求,也可依照现场情况建立独立的监测控制网、

本项目监测依照边坡情况采纳了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具体相关方法如下:

①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极点连线和两个已知点连线的夹角的方法、如图:

测定待求点C坐标时,先计算已知点A、B的方位角

测定角度β和边长BC,依照公式

计算BC方位角:

计算C点坐标:

②小角度法

小角度法主要用于基坑水平位移变形点的观测、是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精确测出基准线与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的微小角度,并按下式计算偏离值:

  

八.监测控制值﹑监测频率及测点布控

8。

1监测控制值

序号

监测项目

埋设位置

符号

数量

报警值

控制值

变化速率

基坑顶水平位移监测

支护结构顶部

WY

20

20mm

30mm

5mm/d

2

基坑顶沉降监测

支护结构顶部

SM

20

20mm

30mm

5mm/d

8。

2监测频率

基坑类别

施工进程

基坑设计深度

一级

≤5m

5~10m

10~15m

开挖深度(m)

≤5

1次/1d

1次/2d

1次/2d

5~10

1次/1d

1次/1d

>10

-

2次/1d

8。

3测点布控

测点布置图如下所示

九.监测相关技术和数据处理

9。

1现场踏勘

对基坑3倍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或道路的监测点,需要有现场勘查记录、拍照备查等,作为备查资料存档。

9、2测试方法

①在测试中固定测试人员,以尽估计减少人为误差;

②在测试中固定测试仪器,以尽估计减少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

③在测试中固定时间按基本相同的路线,以减少温度、湿度造成的影响;

④在测试中用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以减少不同方法间的系统误差。

9、3测试仪器

①使用的测试仪器均由法定计量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②每天测试前对使用仪器进行自检,并记录自检情况,使用完毕后记录仪器运转情况;

③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异常马上对仪器进行维修或调换外,同时对该仪器当天测试的数据进行重新测试、

9、4监测元件

①使用出厂标定并得到法定计量单位认可且在有效期内的监测元件;

②在埋设监测元件前线进行测试,检验合格后方进行埋设,并在埋设完成后马上检查元件工作的正常性;如有异常,换新的监测元件进行重新埋设。

9。

5监测点的保护

①对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基准点、工作点、监测点用醒目标志进行标识,并对现场作业的工人进行宣传,尽量幸免人为沉降和偏移,对变化异常的测点进行复测;

②在围檩制作过程中,派专人对埋设在围护墙体内的监测元件进行巡查;

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布设的监测元件的部位用醒目标志进行标识。

9。

6数据处理

①使用论证通过的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②数据处理以后汇成报告经专项测试人员自检,现场测试负责校核,各项测试人员互检后,方盖章报送;

③测试数据发生异常时,及时与项目审核人、审定人联系,共同协商解决。

十.突发性事件的监测及抢险措施

10。

1深基坑监测的特点

普通工程测量一般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基坑监测通常是配合降水和开挖过程,有鲜明的时间性。

测量结果是动态变化的,一天往常(甚至几小时往常)的测量结果都会失去直截了当的意义,因此深基坑施工中监测需随时进行,通常是1次/d,在测量对象变化快的关键时期,估计每天需进行数次。

 ﻫ基坑监测的时效性要求对应的方法和设备具有采集数据快、全天候工作的能力,甚至习惯夜晚或大雾天气等严酷的环境条件、

10、2基坑突发性事件分析

排桩下部踢脚向坑内位移偏大;由于坑内支护桩嵌固段不足,维护桩身下半部分向内偏移等,都会造成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加大。

基坑顶边载物堆积过多,会造成基坑地表开裂,沉降值超过预警线。

以及突发性的严酷的自然天气,都会对基坑带来影响。

10、3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当基坑监测指标达到报警值时,及时通知各方人员,方案,并加密基坑的观测频率,提出处理措施。

关于基坑水平位移的偏移处理措施能够采纳加密控制点,对特别情况时期,一天需要多次对基坑进行位移与沉降观测,采集及时的监测数据。

对水平位移的监测能够通过对灰饼裂缝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灰饼采纳200x200mm,h=50mm厚的水泥砂浆。

初始灰饼裂缝为0mm

现灰饼裂缝为D1mm

现灰饼裂缝为D2mm

从灰饼裂缝情况能够得出基坑水平位移变化值: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