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5037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找春天》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描写春天的词句,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

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

课后,拓展延伸,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激发寻春之愿

  

(一)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学生边听边唱,表演动作。

  

(二)引入课题:

春天在哪里呢?

其实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初识春之讯息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独立读。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圈画出本课生字。

  2.合作读。

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3.集体对读。

  

(1)检查朗读。

刚才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真好!

现在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逐个自然段检查朗读)

  

(2)相机正音。

第一至三自然段,提示学生“遮”是翘舌音。

第四至七自然段,“嫩”字的读音是难点,提示学生“嫩”字声母是鼻音,韵母是前鼻音,强调读准确。

第八自然段,“触”的读音易错,学生容易与“zhù

”“cù

”混淆,要注意区分。

  

(二)分类整合,多元识字。

  1.第一组:

生字“脱、寻、探、解、触”组成的动词

  认读词语“脱掉、寻找、探出、解冻、触到”,借助做动作识记。

  2.第二组:

生字“袄、姑、嫩、符、杜、鹃”组成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

  

(1)认读词语“棉袄、姑娘”,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强调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女字旁的字与女性有关。

  

(2)出示多种植物嫩芽的图片,认读词语“嫩芽”。

  (3)联系音乐课本中所见,出示各种音符图片,识记“音符”。

  (4)认读“杜鹃”,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帮助识记。

  3.第三组:

生字“遮”“掩”组成的词语

  

(1)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字读词“遮遮掩掩”。

  

(2)了解“遮”的意思就是“掩”,“遮遮掩掩”是一对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AABB式的词语。

  (3)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两个,认读积累新词“躲躲藏藏、叮叮咚咚”。

  4.第四组:

生字“羞”组成的词“害羞”

  演示“羞”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

  甲骨文,像一个人手持羊头的样子。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隶书。

它的原意是指谦恭进献烤羊,然后引申为恭敬的、惭愧的。

  三、融情于读,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开启寻春之旅

  

(一)轻声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小朋友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

你从那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

  

(二)学生反馈。

随机品读1、2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

  2.代入角色练读。

春天悄悄地来了,你发现了,心情怎样?

引导发现感叹号。

你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

指名说、读句子。

  3.为什么要一样的句子说两遍?

怎么读能表达小朋友的心情?

指名试读。

  4.是呀,第一个“春天来了”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第二个“春天来了”是告诉所有人,那就要更大声地告诉大家呢!

指导读出喜悦、兴奋之情。

  5.出示第2自然段,找一找、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语“脱掉”“冲出”“奔向”。

  6.看插图,孩子们为什么要“脱、冲、奔”?

引导学生带上动作读句子,体会小朋友去寻找春天时无比急切、激动的心情。

指导朗读,语速较快,重读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整体感知,春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出示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害羞”。

想象“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

  3.句子中还有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春姑娘很害羞?

相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遮遮掩掩”,做动作体会“躲躲藏藏”。

指导朗读,两个叠词读得轻而缓。

  4.出示句子:

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5.春天刚刚来到,她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她的踪迹呢?

(板书:

找)抓住“找哇,找哇”指导朗读,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期待之情。

  (四)配乐齐读1至3自然段。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

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

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

(“冲、姑、娘”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二)重点指导。

师生合作发现“寻”的重点笔画,“寸”的“一横”要写长,托住上面部分。

  (三)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

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春天、寻找、姑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

  

(一)创设情境。

开往春天的地铁要开动了,读对了车身上的词语就能顺利出发。

  

(二)认读游戏。

巩固词语:

脱掉、寻找、探出、解冻、触到、棉袄、姑娘、嫩芽、音符、杜鹃、害羞、遮遮掩掩。

  (三)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吧!

  二、朗读想象,积累语言,学习课文4至7自然段,读中寻找春天

  

(一)自由读课文4至7自然段,思考:

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它就像是春天的(什么)。

引导学生准确地提取出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二)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4至7自然段句子。

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三)观察四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四个问句,句式很像:

什么景物+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四)品读描写小草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

  1.抓住“探”体会,先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本意,再换词,和“长”比较哪个用的好?

  2.引导想象,从“探”字看到了怎样的小草?

试试怎样读出小草的样子?

学生练读句子。

  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呢?

将草芽图片和眉毛对照,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

  4.想象小草是春姑娘的“眉毛”。

想眉毛)指导朗读句子,注意“探出”重读,“眉毛”轻读,“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

  5.齐读句子。

我们找到了!

小草感受到春风的抚摸,从沉睡中醒了过来,破土而出,成为春天的使者,这是春的召唤。

  (五)品读描写野花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

  1.早开的野花是什么样子的?

抓住“一朵两朵”体会野花迫不及待开放。

  2.早春的野花十分稀少,很难发现。

引导学生体会野花像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

眼睛)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发现野花之后的的惊喜之情,可以把“眼”的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

  3.齐读句子。

春天的眼慢慢张开,早开的野花随风摇曳,向过往的人们传递春的信息。

  (六)品读描写嫩芽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

  1.一边读一边想象,树木吐出一点一点的嫩芽是什么样的?

  2.出示嫩芽图。

瞧,这就是嫩芽。

演示“嫩芽”图与“音符”图重合,直观画面体会嫩芽小而多。

音符)

  3.当春风一吹,这一点一点的小嫩芽就用力地冒呀!

冒呀!

这一个个小音符就跟着一个一个的跳呀跳的,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怎样?

指名说、读。

  4.像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就有画面感,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就能读得更好了。

指导朗读句子。

注意“吐出”重读,“音符”的“符”读音拉长,尾音上扬。

枝条间吐出点点嫩芽,绿色的音符在树枝间跳跃,向人们宣布春的到来。

  (七)品读描写小溪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

  1.同学们看到过什么样的小溪?

指名说。

  2.视频出示“解冻的小溪”。

严寒的冬天过去了,随着春天的到来,温度的上升,冰冻的小溪开始解冻融化了。

  3.播放小溪的流水声和琵琶的琴声。

听着听着,你就会有发现!

这是溪水声变成了琴声。

琴声)抓住“叮叮咚咚”,体会小溪从解冻到奔流时的欢快。

指导朗读,注意“叮叮咚咚”读得轻快,“琴声”重音轻读,快中显慢。

  4.齐读句子。

溪水快乐地奔流,叮叮咚咚,歌唱春的乐曲。

  (八)看板书小结,搭建语言表达的支架: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通过读懂句子,我们找到了春天的“小草、野花、树木、小溪”,还通过想象画面,把这些景物想象成春天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多么美妙啊!

  (九)整合语言,自由表达。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十)师生配乐合作读课文4至7自然段。

  三、朗读想象,拓展画面,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读中再找春天

  

(一)自由读第8自然段。

春天真是无处不在!

春天真的来到了人间,到处都是春天的信息。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她?

她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学生交流。

相机出示句子: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三)我们找到了春天,非常欣喜。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春天来了”的惊喜,重读“来了、看到、听到、闻到、触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