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987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8更新)最新河南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6年秋期河南电大把《国学经典选读》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孔子说的“五者”为()(4.00分)

A.历史上五位奉行仁义的人

B.金、木、水、火、土

C.仁、义、礼、智、信

D.恭、宽、信、敏、慧

2.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

(4.00分)

A.信仰

B.天子

C.圣人之言

D.父母之命

3.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00分)

A.张之洞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国学的概念和内容从古至今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C.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D.追溯“国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

4.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焉。

(4.00分)

A.一家

B.天下

C.一国

D.一人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4.00分)

A.德

B.教

C.礼

D.仁

6.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4.00分)

A.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

(4.00分)

A.恭而无礼:

恭敬但没有节制

B.葸:

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

C.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

D.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

8.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

曰(①)。

何以聚人?

曰(②)。

(4.00分)

A.①仁②德

B.①礼②信

C.①仁②财

D.①礼②义

9.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00分)

A.在明明德,在亲民

B.在名名德,在亲民

C.在明明德,在兴民

D.在明名德,在亲民

10.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

A.国学也可以说是民族国家之学

B.“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C.“国学”最早的意思是周代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

D.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11.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4.00分)

A.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章太炎:

国学是七科之学

C.邓实:

一国所有之学

D.季羡林: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12.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对鬼神、生死的态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

A.敬鬼神的目的是使人追怀往古,不忘记自己生命的由来

B.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C.儒家重视现实生活,主张不敬鬼神

D.对鬼神应采取尊敬而不迷信的态度

13.有位国学大师把中国的传统学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他是()。

(4.00分)

A.邓实

B.刘师培

C.章太炎

D.季羡林

14.樊迟问知。

子曰:

务民之义,(),可谓知矣。

(4.00分)

A.敬鬼神而远之

B.智者知人

C.为生民立命

D.先难后获

15.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

A.儒家与道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B.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C.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D.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1.以下有关教育的言论,哪句不是孔子说的?

(4.00分)

A.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的重要性。

(4.00分)

A.躬身实践

B.学思结合

C.冥思苦想

D.废寝忘食

3.

孟子认为,孔子能够审时度势,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使自己与外在的环境相统一,所以称孔子为圣之()者。

(4.00分)

A.时

B.贤

C.儒

D.仁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4.00分)

A.道法人

B.道法德

C.道法自然

D.道法中庸

5.一阴一阳之谓()。

(4.00分)

A.道

B.理

C.德

D.自然

6.为政之道,以不扰为安,以不取为与,以不害为利,以行所无事为兴废起敝。

对这句话的解释错误的是:

()(4.00分)

A.“以不取为予”意思是以不榨取民财作为给予民众的根本

B.“以不害为利”意思是以不祸害民众作为为民谋福利的大事

C.这句话讲了从政的原则是,不妄为,即不要人为地给百姓带来太多麻烦

D.这句话告诉从政者要“行所无事”,就是说当官不要做任何事

7.关于“无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4.00分)

A.“无为”可以理解为恰当的不作为

B.“无为”意在告诉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作为

C.“无为”意在告诉我们不要妄为

D.“无为”思想提醒我们顺应自然

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4.00分)

A.自然

B.玄德

C.大德

D.天道

9.以下对“中庸”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是:

()(4.00分)

A.中庸之道就是碌碌无为,缩手缩脚,不敢直言不讳,做人圆滑,世故。

B.有种解释说“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

C.中庸:

就是关于恰到好处的常理。

D.中庸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做恰当的事,也就是恰到好处的作为与恰到好处的不作为。

10.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4.00分)

A.孟子

B.蔡元培

C.朱熹

D.孔子

1.以下不符合君子的行为的是:

(5.00分)

A.和而不同

B.能好人,能恶人

C.同而不和

D.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5.00分)

A.孔子认为应当“以德报怨”

B.孔子认为“匿怨而友其人”是可耻的。

C.儒家在做人上既有坚守,又有随实际情况而变通流转的处世智慧

D.孔子认为骄傲且不知反省的人是不可取的

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5.00分)

A.腹心

B.手足

C.父母

D.犬马

4.“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以下选项中,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5.00分)

A.慈者,所以使众也:

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B.弟者,所以事长也:

弟弟要侍奉兄长。

C.这句话是把家庭道德与治国行动相联系。

D.孝者,所以事君也:

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

5.子曰: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5.00分)

A.孔子认为,仁者对好人坏人都以德相待。

B.孔子认为,有时候厌恶别人的人称不上仁者。

C.孔子认为,仁者就是老好人。

D.孔子认为,仁者是有原则的。

6.“吾不试,故艺”这句话的意思是()(5.00分)

A.我没有盲目尝试,因此有时间掌握很多谋生的技能。

B.我考试做官不成,所以从事艺术。

C.我没有做过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技能。

D.我没有做过官,就掌握了“六艺”。

7.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人所迷,其日固久。

(5.00分)

A.一阴一阳之谓道。

B.中庸之为德也。

C.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8.“上善若水”这一观点出自()。

(5.00分)

A.《老子》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9.曾子说,孝分为三种境界,其中最大的孝是()(5.00分)

A.尊亲

B.不辱

C.和气

D.能养

10.上善若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00分)

A.水有七善

B.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C.天下莫柔弱于水

D.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宜?

(5.00分)

A.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舒展形体。

B.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收敛神气。

C.早早起床,让心中不存在郁闷,对外界事物保持兴趣。

D.早睡晚起,等到天亮才起,使神志深藏于内。

2.“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正矣。

”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

(5.00分)

A.这句话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B.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C.“父父,子子”意思是:

父亲在父亲位置上尽父亲的职责,儿子在儿子的位置上尽儿子的职责。

D.“正家而天下正矣”:

家庭秩序井然,天下就安定了。

3.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廉耻之心,达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则需要:

(5.00分)

A.上必无为而用天下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C.无为而治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4.人皆可以为()。

(5.00分)

A.圣贤

B.圣人

C.贤人

D.尧舜

5.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5.00分)

A.养

B.化

C.成

D.生

6.祖国医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以下不符合传统中医理念的是()(5.00分)

A.顺从自然,按照四季交替的自然秩序养生。

B.喜怒有节,喜怒有度。

C.不治已病治未病。

D.滋味不绝。

7.“君子有三变”,这句话的意思是()(5.00分)

A.说明君子很虚伪,善变。

B.与君子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

C.人生需要经历很多次的变故,不断历练,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D.君子的态度一天三变。

8.子曰:

“君子不器。

”此句恰当的意思是()(5.00分)

A.孔子说:

“君子往往不被器重。

B.孔子说:

“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

C.孔子说:

“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固定了形状,要么方要么圆,应该懂得变通。

D.孔子说:

“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9.古人的养生理论十分完善,以下符合传统养生原则的是()(5.00分)

A.小李喜欢炒股,股市波动经常影响他的情绪。

B.小胖性格达观,不太看重得失,不过分思虑

C.丽丽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经常泡吧、聚会到半夜。

D.小陈爱吃蔬菜瓜果,尤其喜欢买新鲜的反季节蔬果。

10.君王、国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