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第二章毫针刺法PPT文件格式下载.pptx
《《刺法灸法学》第二章毫针刺法PPT文件格式下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法灸法学》第二章毫针刺法PPT文件格式下载.pptx(3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
针根:
牢固,无剥蚀、伤痕。
针柄:
金属丝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断丝,针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
(二)针具规格的选择,根据患者体质、体形、年龄、病情和腧穴部位等的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毫针灵枢官针: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
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毫针的检查与保存,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注意检查其包装及有效期,剔除不合格者。
反复应用的毫针,要重视检查和保养避免损伤针尖:
针盒(盘)内垫纱布,或针管两端塞干棉球毫针贮藏于干燥处(可在针身涂上少量的凡士林,包扎妥当后放在硬质针盒或针管内)药液浸泡消毒毫针,应掌握浸泡时间,以免腐蚀针具。
本节小结,一毫针的结构
(一)制作材料:
不锈钢针。
(二)毫针结构:
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三)毫针分类:
根据针柄与针尾的构成和形状的不同分4类。
二.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
以0.300.45粗细和长短为13寸者常用。
三.毫针的选择
(一)针具质量的选择各部分检查完好。
(二)针具规格的选择临床应用根据患者的体质、体形、年龄、病情、腧穴部位和刺法等因素,选用合适的规格。
四.毫针的检查与保存目前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在有效期内使用。
本节思考题,毫针由哪几部分构成?
毫针的规格主要是根据什么区分?
谢谢听讲,针灸推拿学院卢老师,第二节针刺前的准备,毫针操作的基本训练,引言,一基本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指力:
针刺手法的基础,应反复锻炼手法:
熟练是针刺的必备条件主要练习捻转和提插等法,使手法能运用自如。
天长日久,手指的力量和灵活度就会明显提高。
二练针要求环境安静,动作规范,宁神聚意加强治神、体验针感。
棉纸垫练习,松软细草纸或毛边纸,折成2x8x5(cm)的纸垫,用棉线“井”字形扎紧。
在此纸垫上可练习进针指力和捻转动作。
棉球练针法,用棉线缠绕棉絮,做成直径约67cm的圆球,外紧内松,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练针。
可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手法的模拟动作。
自身练针法,通过纸垫、棉球等练针,掌握指力和手法要领后,可在自己身上试针练习,亲身体会指力强弱、针刺感觉、行针手法等。
自身练针时,要求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挺直不弯,刺入顺利,提插、捻转行针自如,用力均匀,手法熟练。
仔细体会:
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
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相互练针法,自身练习成熟后,模拟临床实际,两人交叉进行试针练习从临床出发,按规范操作方法,相互交替对练练习内容与“自身练针法”相同。
通过相互试针练习,不断提高毫针刺法的基本技能。
某班,患者的体位,引言患者体位的选择,直接影响腧穴正确定位,针刺施术操作,持久留针及防止针刺意外等。
选择体位的原则:
腧穴正确定位针灸施术操作较长时间留针也不致疲劳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仰卧体位,适用于前身部腧穴。
俯卧体位,适用于后身部腧穴。
侧卧体位,适用于侧身部腧穴,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腿膝、足踝等部腧穴。
俯伏坐位,适用于顶枕、后项和肩背等部腧穴。
侧伏坐位,适用于顶颞、面颊、颈侧和耳部腧穴。
三、揣穴定位,腧穴的定位,简称“定穴”。
定穴主要根据骨度法,结合其他定位方法进行。
医生以手指在穴位处揣、摸、按、循,找出指感强烈的穴位,叫“揣穴”。
临床上定位与揣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通过定穴与揣穴,将腧穴位置定准,是针灸获得疗效的基础。
引言,用左手拇指指甲置于穴位上,用力掐之,以宣散气血、避免疼痛、固定穴位,即指切揣穴法。
1.指切揣穴法,肌肉丰满松弛处,可用左手五指排开向下用力按压,将肌肉压平,以防移位,便于进针。
如中脘穴位于腹部肌肉松弛之处,可将中指按压该处,其他四指排开将腹部压平。
2.按压揣穴法,如遇肌键、血管处,要用手指向前后或左右推拨,使其分开,从而按定穴位。
如内关穴,可用左手拇指按定其穴,将肌腿和血管拨开,同时要找到局部酸麻感。
3.分拨揣穴法,如遇骨骼、肌腔、血管覆盖处,令患者将有关部位旋转,使其穴位充分暴露。
如揣养老穴,医者手指按在其尺骨小头最高点,嘱患者掌心转向胸部,尺骨小头挠侧显露出凹陷即为本穴。
4.旋转揣穴法,遇到关节处,用左手拇指掐住穴位,右手牵拉患者肢体远端,行左右或者上下滚摇,使其关节松弛,指下便可揣定穴位。
如阳池穴,以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患者四指,用轻微力量牵拉并左右滚摇,使穴显于指下。
5.滚摇揣穴法,如遇伸屈关节才能较好显露穴位时,应采取本法使肢体关节上下活动(升降)以显露穴位。
如解溪穴,用左手固定肢体,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摇动,以松动跺关节,揣定是穴。
6.升降揣穴法,如遇到伸屈关节、推拨肌腿才能显露穴位时,用手握住关节向左右滚摇,前后屈伸,并推拨穴周组织,使其显于指下。
如肩骼穴,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托握肘关节,上下抬举,左右滚摇活动,即可使穴位显于指下。
7.滚摇升降揣穴法,四、消毒,引言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包括:
针具、医者双手、患者施术部位、治疗室内,高压蒸气灭菌法:
要求压力1.01.4kgcm2。
115123高温下保持30min以上。
药液浸泡消毒法:
75乙醇浸泡3060min。
煮沸消毒法:
煮沸1520min,
(一)针具、器械的消毒,针刺操作前:
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
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后方可持针操作施术时:
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需触及针身,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间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
(二)医者手指消毒,腧穴皮肤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
2碘伏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
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腧穴皮肤消毒后,忌接触污物,防重新污染。
(三)针刺部位消毒,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要按时换洗晾晒最好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
(四)治疗室内消毒,本节小结,一毫针操作的基本训练纸垫、棉球、自身及相互练针法。
二患者的体位原则:
便于医师操作,患者感到舒适。
常用体位有六种。
三揣穴定位针刺前,医师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将施术的腧穴位置定准。
四消毒包括:
针具、器械的消毒;
医师手指的消毒;
针刺部位的消毒;
治疗室的消毒。
本节思考题,简述纸垫练针法的目的与操作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谢谢听讲,针灸推拿学院卢老师,第三节毫针的基本刺法,一、持针法,引言是医师握持毫针,保持针身端直坚挺,以便于针刺的方法。
临床持针方法各异。
总则: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刺手”右手持针操作,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
作用:
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
(一)刺手与押手,“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
固定腧穴、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控制针感,
(一)刺手与押手,状如执持毛笔(执毛笔式持针法)二指持针法:
右手拇食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角。
用于针刺浅层腧穴的短毫针。
多指持针法(三指、四指、五指):
用右手拇、食、中、无名指指腹执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支持针身垂直。
多用于长针深刺的持针法。
(二)持针姿势,二、进针法,指毫针在两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的方法。
各种进针法目的:
易于进针和得气;
减少痛感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
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
管针进针法,引言,插入法:
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至所需深度。
捻入法:
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将针尖刺入皮下的手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1.单手进针法,2.双双手手进进针法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宜于短针的进针,亦用于腧穴局部紧邻重要的组织器官。
(1)指切进针法,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4)提捏进针法,将针先插入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
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3.管针进针法,三、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引言,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与腧穴定位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其效应。
同一腧穴,针刺角度、方向、深度不同,其针感强弱、感传方向和治疗效果常有明显差异。
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
根据针身与皮肤表面角度分3种:
直刺:
呈90垂直刺入。
适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
呈45刺入。
适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平刺:
(横刺、沿皮刺)呈15或沿皮以更小角度刺入。
适于头部等皮薄肉少的腧穴,
(一)针刺的角度,
(二)针刺的方向,1.依经脉循行定方向2.依腧穴定方向3.依病情定方向,(三)针刺的深度,原则:
既有针感,又保证安全1.依据腧穴部位定深浅2.依据病情性质定深浅3.依据年龄定深浅4.依据体质体形深浅5.依据季节、时令定深浅6.依据得气与补泻要求定深浅,四、行针手法,概念,毫针刺入穴位后采取的操作方法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强弱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的操作方法。
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1双.基手本进手法针法,提插法捻转法,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
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转动的行针手法。
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避免针身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滞针捻转提插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层次变化和操作时间长短等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情况灵活应用。
2双.辅手助进手法针法,循法刮法飞法搓法,弹法摇法震颤法按法,1.循法,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循按的方法。
2.弹法,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震动的方法。
3.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示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示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