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983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是()。

A、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开阔眼界

B、教师规定好游戏主题

C、游戏角色的分配

D、教师对游戏结果的重视

【答案】A

2、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答案】A

3、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答案】C

4、角色游戏属于()。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结构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A

5、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6、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答案】A

7、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骑车

B、运算

C、游泳

D、唱歌

【答案】B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及()。

A、课外辅导

B、钻研教材

C、了解学生

D、考试

【答案】A

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答案】A

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答案】A

11、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

A、6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

D、11个月左右

【答案】B

12、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

A、情绪不稳定型

B、多愁善感型

C、掩蔽现象型

D、起动迟缓型

【答案】D

13、移情法是针对儿童思维的什么特点设计的()。

A、思维的直观性

B、思维的动作性

C、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D、思维的抽象性

【答案】C

14、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答案】B

15、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答案】B

16、3岁前婴儿一般不能进行哪种游戏()。

A、独自游戏

B、合作游戏

C、平行游戏

D、动作游戏

【答案】B

1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操作模仿

B、操作定向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答案】A

18、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答案】D

19、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答案】D

20、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

B、问题线索

C、问题内容

D、问题空间

【答案】D

2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

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

D、被访问者的合作

【答案】C

22、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告,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

2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答案】A

24、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答案】A

25、()年在教育的基本法律上确定了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属于学校教育制度。

A、1990年

B、1995年

C、1992年

D、1994年

【答案】B

26、对称是()幼儿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A、概念画期(又称图式期)

B、象征期

C、涂鸦期

D、写实期

【答案】A

27、“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答案】C

28、父辈和子辈两代人组成的完整家庭是()家庭。

A、主干

B、核心

C、联合

D、单亲

【答案】B

29、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聒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答案】D

30、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答案】A

3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答案】A

3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分泌唾液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答案】B

33、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像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答案】D

34、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

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较强

C、范围较大

D、选择性较强

【答案】B

35、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

B、归纳法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答案】B

36、角色游戏属于()。

A、有规则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答案】A

37、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答案】B

38、我国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分班。

A、心理年龄

B、实际年龄

C、智力年龄

D、知识经验

【答案】B

39、在学校经常出现的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和比赛以及公益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属于()。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科技活动

【答案】A

40、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

A、针对学习自主性

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C、个性张扬

D、个性自主性

4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答案】A

42、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答案】D

4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学

D、课程

【答案】D

44、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小班教学

【答案】A

45、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答案】C

46、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答案】C

47、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不平衡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停顿现象

D、起伏现象

【答案】D

48、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

A、诊断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答案】D

49、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答案】A

50、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答案】D

51、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

A、竞争目标结构

B、合作目标结构

C、个别化目标结构

D、竞争化目标结构

【答案】B

52、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A

53、父辈和子辈两代人组成的完整家庭是()家庭。

A、主干

B、核心

C、联合

D、单亲

【答案】B

54、《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体现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启发性教学

D、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答案】B

55、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社会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政治地位

【答案】A

56、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答案】A

57、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答案】D

5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答案】B

59、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答案】D

60、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表现在活动中

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

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

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答案】D

6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答案】B

62、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C

63、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答案】C

64、已有研究表明,()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A、1~2岁

B、2~3岁

C、4~5岁

D、6~7岁

【答案】C

65、分科课程的缺点是()。

A、对教师要求高

B、对场地和教学资源要求高

C、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儿童的主动性

D、以儿童为中心,忽视教师的权威性

【答案】C

66、班级、少先队、团支部属于()。

A、正式的学生群体

B、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C、同辈群体

D、正式的同辈群体

【答案】A

67、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表现在活动中

B、对活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