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910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作业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时作业1

课时作业1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据此完成下题。

1.旅游者常自秦岭南坡向上攀登,可能看到(  )

①在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②沿途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 ③沿途可能有马尾松林,长势良好 ④到达山顶永久性冰雪千里冰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秦岭南麓为常绿阔叶林带,沿途有马尾松林。

【答案】 C

2.我国三大石窟损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游客的践踏

B.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C.游客的涌入,改变了石窟小气候

D.风沙侵蚀

【解析】 游客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损坏了三大石窟。

【答案】 B

3.下列符合生态旅游行为规范的是(  )

A.亲近野生动物,并拿自己的食物喂养它们

B.采集濒危植物作样本

C.购买受保护动物的制成品

D.尊重地方文化

【解析】 不要擅自用自己的食物喂养野生动物,不采集濒危植物作标本和购买受保护动物的制成品,要尊重旅游地的地方文化。

【答案】 D

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赏海岸线地貌、古代文化遗址、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是(  )

A.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D.京沪线—沪杭线

5.在下列哪个地方旅游有可能看到“午夜的太阳”(  )

A.拉萨B.摩尔曼斯克

C.首尔D.漠河

4~5.【解析】 陇海线从连云港出发可观赏海岸地貌,途经西安可观赏古代文化遗迹,兰新线—南疆线途经西北沙漠,可进行沙漠探险;“午夜的太阳”即为极昼,必须在极圈内。

【答案】 4.C 5.B

6.旅游活动中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②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移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而是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赏 ③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④旅游者的活动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破坏,如乱砍林木、乱挖草皮等,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包括游客乱扔废弃物,造成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游客的到来必然冲击当地的正常秩序。

【答案】 C

日本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建立了劳务旅游关系,旅游者在旅游区个人付出劳务,一方面赚些旅费以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可以接触社会普通民众,从而更深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关系劳务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务旅游是目前普及面比较广的旅游方式

B.是既维护旅游地环境又进行游览的一种旅游方式

C.与国际劳务输出相同

D.主要是游览自然风光

8.夏季,去横断山区旅游,要特别注意预防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与滑坡B.火山喷发与泥石流

C.地震与火山喷发D.泥石流与滑坡

7~8.【解析】 第7题,劳务旅游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它还可以与当地人接触,更深入地了解旅游地风情。

第8题,夏季横断山区降水多,地形起伏大,多泥石流与滑坡。

【答案】 7.B 8.D

9.目前,导致莫高窟洞内壁画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年久失修

B.全球气候变暖

C.敦煌地区沙尘暴增多

D.大量游客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壁画的腐蚀

【解析】 游客游览时呼出的水汽、CO2等气体会较长时间滞留在洞内空气中,从而对文物造成破坏。

【答案】 D

10.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行为所致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解析】 旅游地居民为发展旅游业,如不适当的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乱捕滥杀,乱伐滥挖,往往会使自然界中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失调,环境功能减退。

【答案】 B

“3N”是一种全新的静态旅游模式,它避开了拥挤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到森林、草原、深山、河谷、湖畔等大自然中去,在目的地安营扎寨,住上几天,让心灵沐浴在真正的大自然(Nature)中,沉浸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Nostalgia)中,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融入人间天堂(Nirvana)。

据此完成11~12题。

11.节假日期间,由于旅游景点过分拥挤,给当地造成的影响最大的是(  )

A.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 B.造成环境污染

C.影响当地的治安状况 D.破坏当地的公共设施

12.“3N”旅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

A.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B.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C.综合感受,发挥想象 D.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11~12.【解析】 “3N”旅游模式追求的是人地关系和谐相处,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游人过分拥挤,给旅游景点造成的最大影响是环境污染。

【答案】 11.B 12.A

13.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是目前我国旅游热点地区。

读四川旅游热线图,回答问题。

(1)①②两条旅游热线,①线路更受欢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2)九寨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你对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哪些建议?

【解析】 第

(1)题,本题考查设计旅游线路方面的知识。

应从旅游资源本身特点、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等方面分析解答。

(2)题,本题应结合旅游发展带来的问题入手,从扩大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保护措施方面考虑解答。

【答案】 

(1)①线路旅游资源类型更加多样;地域组合状况更好,旅游价值更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承载量;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做好环保宣传,加强对环境的监测等。

14.北京的刘敏同学计划到山西旅游,绘制了一幅旅游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刘敏设计旅游线路的合理性。

(2)针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可采取的有效保护措施主要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旅游线路的合理性表现在景点选择和线路设计等方面。

(2)题,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制定法律法规、控制旅游规模、合理规划旅游线路等。

【答案】 

(1)景点选择:

沿途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旅游景点多样;线路设计:

环状线路,旅游时间比较短。

(2)加强文物和景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控制旅游规模;旅游设施建设应避免破坏景区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