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8818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表明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忘记划桨,任小船飘荡。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

1、理解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惊涛拍岸:

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意味深长: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爸爸的解释与聪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

爸爸结合身边的事物解释更加具体,生动,贴近生活。

聪聪是背字典上的解释。

4、嚷(rǎng)起来

5、学会用“不仅……还……”造句。

例:

小明不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6、“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变一种说法)

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第三课《古诗两首》

1、《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的意思是向山的远处伸展。

句意:

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石子小路,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

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的有几户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停下车子,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的枫林晚景。

被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坐是“因为”的意思。

“于”是“比”的意思。

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亮渐渐地落下去,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

只有江边的枫树、晃动的渔火陪伴着我,难以入眠。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到是“送到、传到”的意思。

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只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6、《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7、《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

作者张继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听到了乌啼和钟声,勾画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泊:

停船靠岸。

到:

送到,传到。

8、再收集一首有关秋天的诗。

《夜书所见》《静夜思》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1、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金波通过描写大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启迪我们要学习叶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2、无数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相同的工作指的是: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3、 

文章第六自然段:

绿叶为大树而生。

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

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

秋叶变黄;

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

1)这一段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写出大树叶子的特点,分别是:

叶子嫩绿、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

2)用一个成语概括“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这句话的意思:

叶落归根。

3)怎样理解“绿叶为大树而生。

”这句话?

赞扬了叶子的内在美。

大树和叶子是不可分的整体。

大树因为有了叶子而更茂密,叶子因为大树而有了价值。

4、“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得叶子吧”中大树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社会、国家等,句子号召我们做一个无私奉献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5、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

答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6、 

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

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假如我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我会想我和大树是一个整体,是大树给了我生存的价值。

我会对大树说,谢谢你。

我会对人们说,希望你们都来做美的叶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我们生活的这棵大树作出贡献。

第五课《北大荒的秋天》

1、《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2、文章第四自然段: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

中心句是:

中心词是:

热闹非凡。

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大豆、高梁和榛树叶子。

2)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梁当作人来写的,这种写法叫做拟人。

3)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3、“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比喻句。

你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语吗?

银灰、血红、橘黄、金黄

乌黑、鲜红、雪白、天蓝、草绿、土黄……

4、仿照第四自然段的总分方法写一段话。

秋天的果园热闹非凡。

满树的苹果涨红了脸,像是在向我们微笑;

香蕉笑弯了腰,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石榴咧开了小嘴,像在乐呵呵地演唱。

5、练习说话:

只有……才……

例句:

只有平时认真学习,期末才能考出好成绩。

6、背诵: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黄金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7、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8、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的美?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第六课《西湖》

1、《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西湖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2、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一是明月东升,二是华灯倒映湖中,三是琴声“悠扬”。

3、近义词:

犹如-宛如-好像-仿佛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4、造比喻句。

1)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象一只只蝴蝶飘落下来。

2)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5、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课文中写到得景物有:

连绵起伏的山、平静的湖面、、环湖树、白堤苏堤、三个小岛。

7、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把句子换个说法)答: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呀。

8、理解“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西湖十景有:

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映月、宝石流霞、黄龙吐翠。

9、“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

10、课文采用由远到近的描写方法。

第七课《拉萨的天空》

1、背诵全文。

尤其是最后一段。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插图上的建筑叫“布达拉宫”。

2、拉萨为什么被称为:

“日光城”?

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3、课文中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有:

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

4、拉萨:

日光城 

重庆:

山城 

昆明:

春城 

哈尔滨:

冰城 

苏州:

姑苏城 

南京:

石头城 

济南:

泉城

5、“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拉萨由于地势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仿佛拉萨的一切都被蓝所浸润、包容,更能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境地。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则进一步描绘了蓝天如水的美妙境地。

6、“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

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句子用“白云和蓝天”“草地和蓝天”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天空的“蓝”。

第八课《蒲公英》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拟人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有不同,从而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用“嘱咐”造句。

出门前,奶奶嘱咐我多穿衣服。

3、课文把蒲公英比作了降落伞。

因为它能随风飘荡。

4、ABCC式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得意洋洋议论纷纷

5、思考:

蒲公英种子去了几种地方?

结果怎样?

6、假如你是太阳公公,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种子?

参考:

你们别看那儿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很漂亮,但那并不适合你们生长,落到沙漠和湖泊,不仅没有财富和快乐,而且还会使你们丢掉性命,还是到泥土中去生长吧。

第九课《三袋麦子》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猴、小牛各一袋麦子。

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

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

而小猴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同样是一袋麦子,个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2、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

小猪:

憨厚可爱。

小牛:

勤俭节约小猴:

聪明能干

3、理解“迫不及待”:

着急的不能再等待。

4、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赞成谁的做法?

为什么?

参考:

小猴的做法更值得提倡,因为他有长远打算,而且聪明能干。

小牛的做法可以赞成或不赞成,理由要成立。

5、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吃一半,种一半)

6、续写课文,想一想小猴会用丰收的麦子做什么?

提示:

本着小猴聪明能干的品质进行续写,参考例文《小猴卖烧饼》。

第十课《哪吒闹海》

1、这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封神演义》,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故事。

2、哪吒闹海是要为老百姓出口气,他的两件法宝是混天绫和乾坤圈。

3、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故事。

4、哪吒闹了三次,一闹摇晃水晶宫,动词有:

跳、取、摆、掀

二闹打死夜叉,动词有:

闪、躲、取、扔。

三闹斗败三太子,动词有纵身、抖出

5、理解“称霸一方”在一定的区域内倚仗权势,欺压别人。

兴风作浪:

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第十一课《第八次》

1、这是一篇外国历史故事。

课文讲述了古代的英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侵略军取得最后的胜利。

体会到布鲁斯的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2、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是失败后不气馁,不丧失信心,鼓起勇气继续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