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804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2.doc

中考语文基础汇编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脂肪(zhǐ)笨拙(zhuō)脊梁(jǐ)扣人心弦(xián)

B.瞥见(piē)滑稽(jī)坎坷(kě)深恶痛疾(wù)

C.倔强(jué)模样(mó)逮捕(dài)脍炙人口(kuài)

D.卑鄙(bǐ)伫立(zhù)分泌(bì)牵强附会(qiǎ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剔除(tì)自诩(xǔ)称心如意(chèn)

B.倔强(jué)脊梁(jǐ)爱憎分明(zènɡ)

C.魁梧(wú)祈祷(qí)刚正不阿(ā)

D.怪癖(pǐ)炫耀(xuàn)忍俊不禁(jīn)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笨拙zhuó庇护bì巢穴xué脍炙人口huì

B哄笑hōng滑稽jì瞥见piē装模作样mú

C虐待nüè祈祷dǎo强迫qiáng载歌载舞zài

D琐屑xiè执拗niù炫耀xuàn锐不可当dāng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踊跃书籍歧视搬弄事非

B蓬勃魁梧偶像栩栩如生

C急躁和谐抵御再接再励

D安详侧隐敞开跋山涉水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致 舞弊 恣睢 一筹莫展

B.邮戳 依希 悠然 名列前茅

C.支撑 隔膜 记载 惊慌失错

 D.喝彩 顷斜 启程 跋山涉水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2008年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将在昌平十三陵水库举行,那里风景秀丽,令人心驰神往。

B.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小明成绩名列前矛,这让他更加自信。

C.闻一多先生声色俱历,痛斥国民党特务。

D.课堂上,同学们思维活跃,能够做到举一返三。

7.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A.日本帝国主义者反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B.他触目伤怀,自然感情不能自已。

C.洪战辉带着妹妹求学12年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D.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天津博物馆馆藏甲骨的数量和品位在全国博物馆中首屈一指,成为本馆的一大特色。

B.面对沉默着的历史遗迹,他那牵强附会的解说赢得游客们一致的好评。

C.面对台上跃跃欲试的强大对手,他显得胸有成竹,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

D.近日,当年参加保卫战的我军某部排长,向我们讲述了保卫战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A.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B.这处旅游圣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杂技演员们在空中飘来荡去,潇洒自如,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让人触目伤怀。

D.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让你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B.运动员能否认识到比赛的意义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B.目前,广安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C.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12.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抓紧推行和构建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修改:

将“推行”与“构建”两个词互换位置。

B.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使山地旅游资源较好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

修改:

将“受到”删去。

C.睡前有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修改:

将三个“不可”删掉。

D.青少年只要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修改:

将“只要”改为“只有”。

13.课文、作家、出处搭配有误的是()

A.《藤野先生》——鲁迅——《朝花夕拾》B.《使至塞上》——王勃——《王摩诘诗集》

C.《陋室铭》——刘禹锡——《全唐文》D.《曹刿论战》——左丘明——《左传》

14、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王维②《醉翁亭记》③白居易④马致远⑤《小石潭记》⑥陶渊明

A.②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①③⑤

15.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渔家傲》——范仲淹——北宋

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

D.《威尼斯商人》——契诃夫——俄国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弘扬民族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C.为了迎接3月27日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500天,北京奥组委同步推出11款“倒计时”商品,包括各种形式的徽章、纪念章和贵金属制品三个类别。

D.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17.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①《行路难》②《醉翁亭记》③《钱塘湖春行》④《记承天寺夜游》

⑤王安石⑥杜甫⑦柳宗元⑧辛弃疾

A.①③⑤⑦B.②④⑤⑧C.③④⑥⑦D.②④⑥⑧

18.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无误的一项是()

A、《故乡》鲁迅《朝花夕拾》

B、《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致远元朝

D、《使至塞上》刘禹锡唐朝

19.文学常识搭配有错误的是:

()

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策》

B.《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

C.《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D.《济南的冬天》老舍人民艺术家

20.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行路难》———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B.《望岳》————杜甫———唐朝

C.《孔乙己》———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变色龙》———契诃夫——法国

2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创作的一篇著名的散曲。

B.《变色龙》是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品。

C.李白、白居易,都是唐代大诗人;欧阳修、范仲淹、陶渊明都是宋代诗人。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

2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岳阳楼记》《出师表》《爱莲说》《曹刿论战》《陋室铭》中的“记”“表”“说”“论”“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C.宋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词坛上的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是李清照。

 

  D.在古代,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

如:

衡阳,即衡山的南面;江阴,即长江的南岸。

 

23、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定剂,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2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25、《次北固山下》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26、《天净沙.秋思》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