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难点:
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课时分配: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1、自制课件,有关人类(男女)23对染色体对比的资料、图片
2、查找我国第十三亿人口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3、搜集人口性别比例的相关数据,调查本学校男女生人数的资料。
4、准备学生进行模拟试验的乒乓球和盒子。
学生:
查找我国男女比例的资料,了解此种状况的原因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出示课件(我国内陆第十三亿人口出生时的图片,同时伴有婴儿啼哭时的声音)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我们国家在2005年1月6日的凌晨零时2分迎来了第13亿个人口。
同学们关于这个幸运的小婴儿,你们此时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生:
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有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吗?
是一个男孩儿
对。
看来大家对人的性别是很重视的。
我们人类有男、女性别之分,而其他动物也有雌、雄的差异。
这种性别差异也是生物的一种性状差异,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请大家回忆,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呢?
基因控制的
那么人的这种性别差异和遗传有关系吗?
有关系
究竟具有怎么的内在关系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正要研究与学习的内容:
人的性别遗传
板书课题
二、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了人的男、女性别的这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
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包括DNA
那么控制人的性别的基因在什么样的染色体上?
大家想不想知道呢?
想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人的体细胞中共有多少条染色体?
46条,也就是23对。
回答得非常正确。
(给与肯定)男、女的体细胞中这23对染色体是否相同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
(出示显微镜下的男、女染色体图)
这两幅图中的染色体的排列是杂乱无序的,我们不能很清晰地看出两幅图的异同。
科学家为了便于研究,把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了排序并编了号。
大家请看这是科学家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出示编号后的男、女染色体图。
教材37页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男女两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2分钟。
小组讨论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组的答案?
染色体数目都是46条,并都是成对存在的。
两幅图中的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基本上相同。
而第23号染色体男、女是不同的。
请大家推断男、女性别差异与哪对染色体有关?
与第23对染色体有关。
我们就把与性别决定有关的第23号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课件出示第23号染色体渐变放大图)请大家进一步观察,两组中的这四条性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观察
A组中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而B组中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相同。
A组中个体大的那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和B组中的两条染色体很相似。
同学们观察非常细致,很好!
科学家就把四条染色体中,个体较大的三条称为X染色体,而个体较小的一条称为Y染色体。
AB图中哪幅图所示的为男性体细胞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7页的一段文字,找到答案。
阅读教材
A图所示为男,性染色体由X和Y染色体组成;
B图所示为女,性染色体只由X染色体组成。
A图所示为男,性染色体由大和小染色体组成;
B图所示为女,性染色体只由大染色体组成。
回答的很正确。
在男女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请大家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细胞中性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吗?
不是。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数目应该和体细胞中的数目是相同的,而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精子和卵子的细胞中只能含有体细胞中一半数目的染色体,也就是只能含有一条性染色体。
如果以性染色体的不同区分生殖细胞,精子有几种?
分别是?
卵细胞有几种?
是?
精子两种:
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
卵细胞只有一种:
含有X染色体。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逐步骤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解)
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将发育成男性还是女性?
女性
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将发育成男性还是女性?
男性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逐步骤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解)
由此我们知道,生男还是生女主要由谁决定?
男性的爸爸
在旧社会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男尊女卑,人们都希望生男孩儿,女人不能受教育,并且把生女孩儿的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
就是当今偏远地区的农村,由于劳动力的需求,人们还是重男轻女,经胎检是女孩儿就打胎。
这样做正确吗?
会出现什么后果?
这样是不对的。
生男生女不能怪妈妈,其实责任在于爸爸,所以不应该对女性带有偏见。
再说男孩儿和女孩儿都是一样的,人类社会的组成离不开男人也离不开女人。
不正确。
长此下去,社会上男女比例会失调,男多女少,有很多男性就会娶不到老婆,最终导致人类的灭绝。
大家说得都很正确,通过这个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对此进行宣,以免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三、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无论是生男还是生女能不能随着我们的意愿而决定呢?
不能。
几率怎样呢?
大家请继续看老师的图解(上述提到的教材38页的图解),图中显示的男女比例是多少?
1:
1
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做一个探究试验。
老师手中拿了两个乒乓球,黄颜色的代表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白颜色的代表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你们每一个小组都两个不透明的盒子,其中一个盒子装有10个黄颜色和10个白颜色共20个乒乓球代表精子;
另外一个盒子装有20个白颜色的乒乓球代表卵细胞。
小组内的一个同学从一个盒子里任意取出一个乒乓球,另一个同学从另外一个盒子里也任意取出一个乒乓球,两个球组合到一起,若都是白色带表示为XX(女性),若是一个黄色一个白色表示为XY(男性)。
专门的同学制作表格作记录,共测试50次。
得出组内的结论。
模拟实验
巡视观察、指导
哪组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你们组的结果?
展示结果(师安排实物投影,投出表格数据)(个别几组)
我们组的结论是:
黄白和黄黄的比例是26:
24,也就是男女的比例是26:
24,接近于1:
其他组的数据怎样呢?
报给老师输入电脑
各小组代表上报数据
但从每一个组模拟计算的XX和XY的几率来看,有一定的差距,而我们采用的是统计学的原理来统计,统计学的原理要求统计的数据相当大,如果我们计算一下所有组的平均几率会是怎样呢?
(师用电脑计算平均几率)
男女比例几乎就是1:
由此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一样的。
对,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一样的。
也就是在一定的数据范围内,男女比例应该是1:
1或者非常接近于1:
1。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出示资料)
世界各国的出生性别比都长期维持在104-107:
100之间,而我国的男女
出生性别比近年来不断攀升。
1982年为108.5:
100,1990年为111.3:
100,
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达到116.9:
100。
海南出生婴儿性别比高
达135.64,即100个女婴比135.64个男婴,居全国最高水平。
(这说明男女比
例出现了失衡或失调现象,男女比例出现了失衡或失调现象,引起海南省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不仅海南省存在男女比例失衡想象,我们学校也存在着这种现
象;
校男生为721人,女生为622人,女生与男生的比值为115.92,即每100个
女生比115个男生。
看了这些资料,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世界各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几乎都维持在1:
1的比例,而我们国家却在逐年的失调。
在海南省,这种失调现象最为严重。
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学校也存在这种现象,男女生比例是不同的,男生占有多数。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请小组讨论2分钟。
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进行交流?
由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的。
有一些人总希望生一个男孩儿这样才能传种接代。
因为在农村需要劳动力,女孩儿不能干很多的体力活,所以就想要男孩儿。
上述同学说到了人们对生男孩儿的渴望,单是这种纯愿望就能导致此后果吗?
有些家庭在妈妈怀孕的时候就去做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是女孩儿,就会做手术不要了,是男孩儿就留下。
有的是通过胎检取舍,有的偏远地区还很迷信采取迷信措施,结果使妈妈和孩子身体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这样做是不对的,时间久了男人就会多于女人,有一些男就要打光棍,将来可能会出现一妻多夫制、人类的后代会越来越少等严重后果。
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
海南省出现了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专家指出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其中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与现代医学技术提供的性别选择相结合,导致了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现象。
如果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彻底改变,势必会造成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就会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男人是社会的脊梁,女人更是半边天,是巾帼英雄。
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今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还有最近我们青岛人一直都在关注的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谢振华护士,而且在某些领域女性以其细腻,韧性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贡献,女人和男人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我们每个人都应正确对待男女性别问题,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反馈练习
出示反馈练习题
做题
五、课外探究:
双胞胎的性别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是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比较好教的一节课,时间也较充裕。
所以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应使教学过程更加丰满。
实施中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第十三亿人口”入手,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理性,轻体验,凡事不是做一做而是想一想。
而本节课则通过模拟试验充分让学生去体验,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使其在体验中完成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