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652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卓尔不群的雅典·

雅典民主政治

2.古代雅典贵族势力形成的背景条件是

A.贵族长老会议

B.氏族血缘关系

C.垄断司法权力

D.剥削债务奴隶

【解析】雅典国家形式属于城邦制,城邦是部落构成的,氏族血缘构成城邦国家,因此应选B项。

其他不符合材料主旨。

3.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

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解析】材料强调了穷人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真正主人等足以证明雅典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奴隶主贵族才是城邦的最高统治者,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贵族在政权中仍然是重要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雅典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B。

4.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

“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下图说明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

【答案】C

【解析】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公民的民主,并不是所有人民的民主。

公民大会是权力机关,陶片放逐法是监督方式,所以ABD排除掉。

根据“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可以说明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故C正确。

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表现在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缘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向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④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伯利克里改革时期实行观剧津贴,官职对公民开放,除十将军委员会之外,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故③④正确,选择D正确;

①是梭伦改革内容,②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措施。

6.从梭伦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政治发展趋势是

A.从氏族部落到城邦国家

B.从贵族掌权到平民当政

C.从贵族政治到公民政治

D.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前贵族政治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伯利克里改革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所以从梭伦改革以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政治发展趋势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

“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解析】遭治罪的是对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对一切神明不同见解者,不是和伯利克里持不同见解者,排除D。

材料没有涉及雅典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排除A;

材料强调对不尊神明和宗教的进行治罪并没有表明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排除B。

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公民的言论自由也不能得到保证。

选C。

8.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答案】A

据材料“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陪审团就是民主的体现,故D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故A项错误。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说明司法审判有严格程序,故C项错误。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特点

9.苏格拉底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他不再依靠传统宗教解释世界

B.他认为对每个人在道德上不应强求一律

C.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身上

D.他建立阿卡德米学园向世人讲授哲学

【解析】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故C正确;

材料是从哲学角度认识世界,故A错误;

他提出知识是美德,故B错误;

D是柏拉图。

点睛:

“认识你自己”使人心向善、知书达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

10.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哥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是没有人就没有万物的意思,故A正确;

B和D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点;

古希腊人文主义本质是强调人的作用,故C错误。

11.柏拉图的《理想国》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下列人群中不包括

A.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

B.奴隶和商人

C.武士和军人

D.农民和手工业者

【解析】雅典不把奴隶作为公职人员,故B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是《理想国》中规定的分工。

12.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古希腊哲学家”“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可知这位哲学家是柏拉图,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理念论”。

故选B项。

13.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对于他的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为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了辩护

B.《国家篇》启示了近代民主思想

C.认为概念世界优先于现实世界

D.开创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传统

【解析】柏拉图的认为概念世界优先于现实世界,故C正确;

A是苏格拉底;

柏拉图是《理想国》,故B错误;

D是智者运动。

14.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解析】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理性的认识,故答案为B。

A项所述不是古希腊思想家探讨的重点;

C为柏拉图的观点;

D为古希腊智者学派的缺陷,与题意不符,排除ACD。

【点睛】西方人文精神复习首先注意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

一条主线就是“人”,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

三个重点:

一是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

二是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各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是通过对启蒙思想家观点或作品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启蒙运动先驱是如何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的。

15.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

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B.都推崇民主制度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

【解析】“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中庸之道”属于中正平和思想,故A正确;

孔子不推崇民主政治,故A错误;

文明交流不符合二者思想共同点,故C错误;

D只适合孔子。

16.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

A.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材料反映的是借贷关系,其中的调节手段是依靠法律手段,故D正确;

材料没有谈及债务人与债权人双方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没有说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强调维护私有财产,以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BC。

所以选D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17.罗马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了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帝国建立后,原本的法律不能适应社会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因此万民法形成,C正确。

《十二铜表法》形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A错误。

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公民,不适用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变化,B错误。

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理念,主张自由、平等、理性、正义,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D错误。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时间“罗马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过程中”,联系所学知识,罗马帝国领土的扩张,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18.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起源

B.《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

C.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解析】《查士丁尼法典》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