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7535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东距自治州首府伊宁市22km,西距霍城县城18km,南距与312国道相连的218国道10km,东北距亚欧大陆桥之北疆铁路精河站300km。

工作区内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

地面自然标高+900.00m,工业广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

该矿井由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设计能力为6Mt/a,矿井服务年限:

112.1a。

采用主斜井、副斜井、风井立井开拓方式,设主、副、风三个井筒,位于两个工广内,其中风井井口设计标高为+886m。

风井净直径6.0m,主要用于通风,井筒内装备梯子间(暂定)作为矿井的安全出口。

井筒深度为217.967m,表土段厚度60m左右。

井筒的表土段及基岩段均采用冻结法施工。

井筒技术特征见下表。

风井井筒主要技术特征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1

井口设计标高

m

+886.00

2

井口自然地坪

+885.00

3

风道口、安全出口标高

待定

4

井底连接处标高

+753.0/+673.794

5

表土段深度

约60

6

井筒深度

217.967

7

冻结深度

207

8

井筒直径

φ6

9

井筒壁后

mm

冻结段(400+350)/基岩段500/水窝500

10

井壁结构

冻结段双层钢筋砼/基岩段素砼

11

井壁砼强度

冻结段C45/基岩段C40

12

风井井筒与总回风巷连接处

第二节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一、井田地质

根据钻孔揭露及地质填图资料,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

古生代石炭系中统奥依曼布拉克组;

中生代三叠系上统小泉沟群赫家沟组,侏罗系水西沟群八道湾组、三工河组;

新生代新近系、古近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1.石炭系中统奥依曼布拉克组(C2o)

揭露厚度为17.60m。

岩性为灰绿~暗紫红色凝灰岩,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绿帘石为主。

2.三叠系上统小泉沟群赫家沟组(T3h)

钻孔揭穿厚度为374.73m。

上部为一套灰绿、灰、灰褐色粉砂岩、泥岩及细砂岩,夹炭质泥岩薄层及薄煤线,粉砂岩中含菱铁质,局部含灰色粗砂岩及砂砾岩层。

中部为一套灰褐、褐红、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层,夹绿色砾岩层。

下部为一套暗红(紫)色泥岩及砾岩。

3.侏罗系水西沟群

井田内出露的侏罗系水西沟群为下统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

a.八道湾组(J1b)

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厚度58.03~506.86m,平均256.37m,在本区南部地段沉积最厚(B—8钻孔沉积厚度达414.53m)。

本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分为上下两段。

①八道湾组下段(J1b1)

地层厚度12.80~404.88m,平均厚度148.58m。

其厚度变化趋势井田西部36~44勘探线沉积最厚,厚度变化于206.64~404.88m之间,平均293.56m。

F5断层以东0~7勘探线中部地段沉积最厚,具有向四周变薄的趋势,但总体具有西厚东薄的特点。

上部为一套灰色厚层状粉砂岩、泥岩夹中细砂岩,局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砂砾岩层,内含大量炭屑,含煤25-1、煤25-2、煤26-1、煤26-2四层煤,其中煤25-1全区稳定发育,是良好的标志层。

中下部为一套厚的含煤沉积,夹炭质泥岩及灰黑色粉砂岩薄层,含煤27、煤28、煤29、煤30四层煤,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其中煤27全区稳定发育,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

煤层多为半暗淡型煤,煤层中充填有黄铁矿薄膜,局部富含菱铁质鲕粒。

底部为灰色厚层状粉砂岩、泥岩和灰白色中、细砂岩,分选较好。

②八道湾组上段(J1b2)

地层厚度8.48~374.11m,平均厚度139.19m。

其厚度变化趋势由北往南,自东至西逐渐增厚,其中在铁厂沟向斜的核部沉积最厚,厚度变化于270.50~363.20m之间,平均328.79m。

上部为一套厚层状灰色粉砂岩和灰白色细砂岩层,粉砂岩中含菱铁质薄层,局部含煤16、煤17、煤18及炭质泥岩。

中部为一套厚层的含煤沉积,夹有炭质泥岩、粉砂岩薄层,含煤21-1、煤21-2、煤22、煤23-1、煤23-2、煤24六层煤,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其中煤21-1、煤23-2全区稳定发育,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煤层属半暗淡型煤,丝炭含量较少。

下部为一套厚层状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层,局部夹有薄煤层及炭质泥岩薄层。

底部为一套厚层状灰白色粗砂岩及砂砾岩,分选差,次棱角状,泥质胶结,为本区较好的标志层。

b.三工河组(J1S)

井田地表未出露,主要分布于井田中南部的铁厂沟向斜核部。

区内B—9、ZK406、ZK806、ZK1203-1四个钻孔揭露,厚度38.88~148.27m,平均83.82m。

上部以灰白色~黄绿色细砂岩、粗砂岩、砂砾岩为主,砂岩分选中等,次棱角状,钙~泥质胶结,松散易碎。

中下部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中~粗砂岩、煤层及炭质泥岩。

底部多发育一套灰黄~灰白色厚层状砂砾岩、砾岩,局部为粉砂岩或细砂岩,与下伏八道湾组整合接触。

砾石成分以火成岩为主,含少量石英、安山岩,砾径5~80㎜,次圆~次棱角状,胶结松散。

本组岩层中含大量菱铁质结核,风化后呈铁红色。

4.古近系(E)

主要出露于井田中部和西部,厚度0.00~213.04m,平均104.30m。

岩性为灰~灰白色细砂岩、泥岩、砂砾岩、红褐色铁质砂岩、泥岩等。

该套岩性中一般细砂岩成岩性相对较好,泥岩和砂砾岩一般成岩性较差。

该系底部多发育一层厚层砂砾岩,岩石呈灰~褐黄色,砾状结构,厚层状构造,砾石成分复杂,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另有火山岩、变质岩、砂岩等;

砾石大小悬殊,大者10cm以上,小者仅数毫米,磨圆相对较好,为次圆状~椭圆状,分选较差,砾石占岩石总量的90%以上,泥质胶结。

该套砾岩全区普遍发育,俗称“姜黄色砾岩”,为本区良好的标志层砾岩。

5.新近系(N)

井田地表未出露,主要分布于2勘探线以西地段。

钻孔揭露厚度0.00~265.50m,平均92.13m。

沉积厚度呈现由东往西,由中部向南、北部逐渐增厚的趋势,在本区西部地段沉积最厚(ZK2201钻孔)。

上部岩性为黄褐色砂砾质泥岩、泥岩夹细砂岩,泥质胶结,砾石磨圆度差。

下部为褐红色含砾砂岩、砾岩。

砾石成分以石英质、花岗质为主,另有少量火山质、泥质,砾径一般为5~100㎜,次棱角~次圆状,钙质~钙泥质胶结,岩石固结坚硬。

地层中含薄层透明石膏晶体。

底部以厚层砾岩与下伏地层为界。

6.第四系(Q)

第四系在全井田广泛分布,按照第四系岩性组合特点、成因类型及相对位置关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坡残积物(Q3),风积及冲洪积沉积物(Q4)。

a.上更新统坡残积物(Q3)

全区广泛分布。

地层厚度0.00~543.34m,平均厚度89.36m。

沉积厚度F5断层以东由南往北、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厚,在本区西部地段沉积最厚(ZK2201钻孔543.34m)。

岩性为黄褐色、灰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局部地段含有下伏基岩的砾石。

底部为冲洪积的砾石层。

砾石成分以石英质、花岗质为主,另有少量火山质,砾径一般为2~100㎜,次棱角~次圆状。

b.全新统风积及冲洪积沉积物(Q4)

分布于井田北部河流沟谷及28勘探线以西一带,主要由冲洪积及风积物质组成。

冲洪积主要分布于井田各大河流的河床、河漫滩之上,岩性为灰色、黄褐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夹砂砾石薄层或透镜体,厚度大于5m。

与下伏各时代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

二、水文地质

井田内含水层的划分,是依据含水层的时代成因、岩性结构、简易水文地质及埋藏条件,自上而下可分为五大层。

即:

A、第四系冲洪积孔隙弱~中等含水层;

B、古近系砂砾岩孔隙中等含水层;

C、侏罗系三工河组粗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弱含水层;

D、侏罗系八道湾组粗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弱含水层;

E、烧变岩及煤27~煤29空洞裂隙含水层。

各主要含水层特征见表。

矿区含水层特征表

号编

征特

平均厚度(m)

单位涌水量q

(L/s.m)

渗透系数K

(m/d)

水化学类型

水温

(℃)

pH值

涌水量

(m3/h)

第四系(H1)

30.38

0.78

1.18

S04·

Cl-Na

15~16.5

7.9~8.2

自流量约30m3/h

古近系(H2)

88.82

0.06~0.91

0.052~0.815

15~22

7.5~8.0

13.4~55.73m3/h

三工河组(H3)

23.45

0.001~0.004

/

Cl·

S04-Na

14~17

八道湾组(H4)

61.67

0.001~0.029

0.000~0.018

14~18

7.1~8.2

烧变岩及煤(H5)

8.80

0.002~0.117

0.000~0.254

21

8.0

0.84m3/h

第三节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控制目标

一、编制依据

1.新疆伊北煤田霍城县界梁子井田勘探报告。

2.伊犁四号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

3.建井工程手册及相关技术资料。

4.有关煤矿建设的规范、规程。

二、编制原则: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井筒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总的原则组织快速、优质、安全、高效施工,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合理组织各工序的平行交叉作业,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在公司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4.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利用永久设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大临投入。

5.井筒进度指标适当高于组织设计的进度安排,以确保矿井建设工期。

三、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控制指标:

施工准备 2个月

井筒试挖段20m施工 15天

冻结段表土外壁施工    75m/月

冻结基岩段外壁施工75m/月

套内壁          9m/天

井底连接处施工     700m3/月

第二章施工方案的选择

风井井筒施工以实现安全、优质、快速为目的,优选最佳施工方案。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严格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GB/T19001“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管理体系运行,结合工程特点和华新公司井筒施工的经验,确定风井井筒施工机械化配套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全优。

我公司在立井施工中,历来以短段掘砌见长,特别是短段掘砌一次成井,近年来,随着立井机械化装备程度的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日臻完善,成井速度连创新高,基岩段最高月成井已达160m。

锚喷临时支护,拆卸式金属模板砌壁等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根据伊犁四矿风井地质条件、井壁结构特点,结合华新公司井筒施工的经验,谨提出两种方案作一比较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