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666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新).doc

诗与思的结合

——《金黄的稻束》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

2014年9月24日授课地点:

宁海中学高一(12)班

师:

20世纪40年代,一位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叫郑敏(板书作者)的女生,在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的黄昏,从郊外一条小路向宿舍走去。

走着,走着,忽然一片开阔的稻田闪进视野,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

流水,树丛,稻田……郑敏身不由己地写下了这首《金黄的稻束》。

(ppt呈现一组有关收割和稻束的图片,配以promise《誓言》乐曲,在课前循环播放。

师: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见过稻束吗?

生:

见过。

师:

哦,真好。

早知你们都见过,课前循环播放的图片都不需要了。

老师那儿的孩子都没见过稻束,所以想通过图片让你们有个直观的感受。

既然大家都见过,那就来说说你记忆中的稻束吧。

生:

在奶奶家见过。

师:

带给你什么感觉啊?

生:

很一般啊。

师:

真的吗?

那可能是见得多了,也可能是稻束不够壮观。

如果你愿意带我去你奶奶家,对于没有见过稻束的我也许会很震撼吧。

还有谁来说说?

生:

我见过。

有一次坐火车,经过稻田时候见过。

师:

你见过的稻束是什么颜色的啊?

生:

金黄的啊。

师:

那见的刹那,你有什么感觉啊?

生:

好像没有。

师:

所以我们不是诗人,诗人能敏锐的捕捉这一瞬间。

那我们就来读读郑敏写的这首诗。

欣赏一首诗最好的方式就是朗读。

伴着音乐,大家先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

大家读得太快了。

有没有感觉到配乐是舒缓的。

太快,太赶,把这稻田的风景都错过了。

我来试着读一读,我们大家做个交流。

师读。

师:

我们读了一遍,听了一遍。

请问哪幅画面对你最具冲击力?

生:

远山、满月这幅画面。

师:

为什么呢?

生:

很安静的感觉。

师:

嗯,是的。

很静谧。

还有谁来说说?

生:

“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让我很深刻。

师:

你捕捉到了有关母亲的画面,为什么觉得这幅画面有冲击力?

生:

劳动后疲倦的母亲让我很感动。

师:

因感动而具极强的冲击力。

诗歌中作者是一开始就看到母亲吗?

生:

不是的,开始看到的是稻束。

师:

那明明是稻束,为何成了母亲?

同学们,诗歌是需要联想的,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当然我们不会把毫不相干的两者无谓的联系在一起,刚才同学们都说见过稻束,那它和母亲有什么相似吗?

生沉默。

师:

同学们,稻子一开始在田里就是金黄的吗?

生:

不是的,是青色的。

师:

我们不妨对稻谷的生命历程来个回顾。

一株青青小秧播种下去,可能会遇到——

生:

会冻死。

师:

是的,如果碰到倒春寒。

还会碰到?

生:

酷暑。

师:

甚至还会遇到像前两天台风那样的极端天气。

所以,要稻束的一生啊——

生:

很艰辛,很坎坷。

生:

母亲也是历经生活的磨难,很辛苦。

生:

母亲一直在付出,没有怨言。

师:

是的,母亲的一生也是历经磨难的一生。

毫无怨言的坚韧。

大伙特别厉害,一下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其实,通常我们觉得两个事物相像,首先是他们外形上的相似。

我们可以从字形角度来看看这个“束”字。

(边画边讲解)它就是一棵禾苗,“禾”即代表农作物,“束”就是把收割好的粮食捆扎在一起。

大家想稻谷成熟了,捆扎在一块,因为颗粒饱满,会——

生:

下垂。

师:

是的,微微下垂,如同这个“禾”字。

那劳作了一天的母亲呢?

生:

很累了,直不起腰。

师:

是的,累了。

低着头,弯着腰。

这就是类比联想。

这样,作者眼里田野里具象的稻束,幻化成了母亲的形象。

我们来找一找诗歌中母亲的形象特点。

生:

疲倦。

师:

“疲倦”前还有一个修饰语是什么?

生:

伟大的。

师:

还有什么特点?

生:

皱了的,美丽的。

师:

这是一个肩荷着伟大的疲倦的、皱了的、美丽的母亲。

怎么来理解“伟大的疲倦”?

生:

母亲在默默地付出、奉献。

师:

因为付出而伟大,因为伟大而美丽。

所以即便容颜消逝,皱了的母亲依然有着动人的美丽。

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特别走心。

我,也是一个母亲。

在产房里经历了最大的痛楚。

大家有没有在生活中、电视里看到过生产的场景呢?

生:

有啊,有啊,哇哇乱叫。

师:

是的,因为剧痛。

大汗淋漓,浑身无力,但是当护士把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抱给我看的那一刹那,是多么的满足,兴奋和自豪啊。

我觉得从生命繁衍的角度讲,这就是“伟大的疲倦”。

师:

稻束是这幅画面的主体。

诗人还给它设置了一些背景,请你从诗歌中找一找。

生:

远山、树巅、满月。

师:

大家闭上眼睛感觉一下,这样的一幅画带给你什么感觉?

生:

很有层次感。

师:

说得真好。

远山、近处的树丛,还有树巅上的满月,由远及近,很有层次感。

还有呢?

生:

色彩很丰富。

师:

那你说说都有哪些颜色呢?

生:

金黄的,绿的,还有远山应该是青色的。

师:

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或者几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这幅画面?

生:

悠远。

生:

安静。

师:

大家有共通的感受:

静谧。

无声的母亲,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这苍茫的暮色中,在远山的映衬下,在高耸的树巅上,在满月的映照下。

时空在这一刻凝固了,母亲默默地把自己站成了一个雕像。

师:

这个雕像的最大的特质是什么?

请你用诗歌当中的语言来回答。

生:

静默。

师:

同学们,来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学校里面会不会有潘天寿先生的雕像。

课间同学告诉我没有,但在校园的一条小路上好像有个雕像。

雕塑是一种艺术。

德国哲学家莱辛拉奥孔写过一篇有关雕塑和文学的文章。

他说“雕塑和文学都是凝固的艺术,都把瞬间定格为了永恒。

”我提议,等会下课后,在去食堂的路上,您去雕像前站一会,自然会有体悟。

师:

诗歌的朗读是基于对诗的理解的,我们讨论到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首诗,读到“静默、静默”处。

师:

面对这一雕像,作者不止一次用了“静默”这个词,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

两次。

师:

两次吗?

生:

三次。

师:

多次使用起到什么作用?

生:

强调。

师:

接连反复和之前的间隔反复都是为了强化“静默”这个词,谈谈你的看法。

生:

雕像看上去很平静。

生:

静默让我感觉很深邃。

师:

有个词叫“静水流深”。

这种美学上的静美,很博大、很厚重。

静默不是没有,而是深沉,有内涵但不张扬。

静默的不断重复让我们感觉平静的水面,思绪暗涌。

那诗人沉思所得在哪里?

请全体男生来读读。

哦,全体一共是5个。

男生齐读。

从“历史也不过是脚下流去的小河”到最后。

师:

大家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

生:

不好。

太快,读得很不整齐。

师:

嗯,速度是有些快。

至于不够整齐,我是这样觉得:

诗歌是最具个性化的言说。

诗歌,于每个人,都首先有自己的节奏和韵律。

且因个人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等原因对诗歌的感悟是不尽相同的。

那您试着来读读。

生试读。

师:

我请同桌来点评一下。

生:

感情还是有的,还不错吧。

师:

嗯,情感比较饱满,但味道还是没出来。

一首诗的朗读基于三个要点。

一是情感的把握,这取决于你对诗歌的理解;二要注意节奏、停顿。

该停则停,不该断的地方不能断。

比如这里的“历史”这个词后就要稍作停顿;最后要注意重音的把握。

包括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如题目“金黄的稻束”,哪里要重读?

生:

“金黄的”。

师:

对。

所谓逻辑重音,就是该强调、突出的部分。

大家看看“历史”这一句哪里是需要被突出的?

生:

“也不过”三个字。

师:

是的。

那么我们再来试试吧。

全体男生再读。

师:

大家来说说对诗人思考的理解吧。

生:

我觉得是爱国。

师:

哦,我们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的非常好。

诗歌拿来总往“爱国”这一主题上去靠。

你能结合诗句说得再具体些吗?

生:

那可能和抗战有关吧。

因为你说这首诗是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

师:

首先我要肯定你。

在我的介绍中你关注到了诗歌的创作时间,我们说“知人论世”。

创作时间是解读诗歌非常重要的一把钥匙。

这是你的一种解读,其他同学呢?

生:

我也认为是抗战的。

师:

我们要关注这里的“你们”是指谁?

生:

母亲。

师:

对啊。

那这几句诗是拿什么和什么在作比较?

生:

历史和母亲。

师:

那诗人把历史比作什么呢?

生: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师:

历史啊,多么厚重的字眼。

要我说,我可能会把历史比作宽阔的海洋。

那小河是为了突出什么特点?

生:

小,不起眼。

师:

小河又在不停地——

生:

流去。

师:

那母亲呢?

生:

“站在那儿”。

师:

两者之间,诗人要突出的是哪个?

生:

母亲。

师:

历史终将流去,时间终将流逝。

历史上那些伟人英雄也终将灰飞烟灭。

但在这流逝中,有些东西是永恒的。

譬如,这些无数疲倦的母亲。

尽管历经沧桑,但生活在这片田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穿越时空,从亘古绵延至今,坚韧不息,默默劳作、繁衍生息。

我觉得诗人不单单是歌颂母亲、劳动者,更是对孕育、传承生命,创造人类历史、文明的平凡人的歌颂。

他们才是人类历史真正的、永恒的主角。

这首诗的特质就是“诗”与“思”的结合。

郑敏念的就是哲学系。

她以静默、沉思引发文明对生命、对历史更深的思考。

所以,这堂课补是结束,而是开始。

最后,请您带着在这堂课收获的体悟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

谢谢大家!

下课。

附板书: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