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6569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小专题精品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八必修2 第3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1          B.3和4

C.2、3和4D.1、2、3和4

4.(2013·

哈尔滨模拟)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5.(2013·

惠州模拟)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6.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哪种

(  )

7.(能力挑战题)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8.(2013·

汕头模拟)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

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在上清液中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9.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

C.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D.S型菌的DNA用相关的酶水解后,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10.(能力挑战题)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有侵染作用

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感染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

C.c、d过程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感染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

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三、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4分)

11.(26分)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为何物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作用实验。

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其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A、C过程的预测结果参照图解填在图中空格内。

(2)写出A、B、C的实验结果表明的问题:

A. 。

B. 。

C. 。

(3)综上所述转化因子就是    , 

才有转化作用,从而证明 。

12.(28分)(能力挑战题)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3)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原理:

略。

(二)实验目的:

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三)材料用具:

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

(四)实验步骤:

取活鸡胚均分两组,分别标号A、B。

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A、B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三步: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A、B两组。

第四步:

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B两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①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入下表:

注射的

物质

实验现象预测(有无禽流感病毒产生)

相关结论(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

A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是遗传物质

B组:

RNA是遗传物质

②从注射的物质看,该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从实验结果的检测看,该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最初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有限,误认为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中蕴含着遗传信息;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中,从而使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更有说服力,是因为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把蛋白质和DNA区分开来;

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则离心后放射性主要是从上清液中检测到。

2.【解析】选B。

噬菌体以自己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场所等复制自身的DNA、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

3.【解析】选D。

由于试管2、3、4中的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不具有遗传的能力,所以2、3、4中均含有R型细菌,而加入S型细菌的DNA会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但转化率并不是100%,所以也含有R型细菌。

4.【解析】选B。

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中含有C、H、O、N、P,而蛋白质含有C、H、O、N、S。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细菌内,只有DNA进入细菌内,并以细菌的化学成分为原料(氨基酸、核苷酸)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中无放射性元素,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放射性元素为3H、15N、32P。

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噬菌体的元素组成和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特点。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后,被标记的DNA会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会出现在沉淀中;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合成的子代噬菌体会利用细菌的35S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离心后35S标记的子代噬菌体由于在细菌体内,因此处于沉淀中;

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之后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离心后DNA在沉淀中,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选B。

6.【解析】选B。

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

S型细菌数量应该先增加后稳定;

开始小鼠的免疫能力较强,R型细菌数量减少,后来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下降,R型细菌逐渐增加后稳定。

【方法技巧】两种肺炎双球菌在小鼠体内的数量变化

(1)适量的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数量会减少,最后几乎降为0,原因是小鼠具有免疫系统,能将少量的R型细菌清除。

(2)适量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数量会增加,因为S型细菌有毒,会使小鼠的免疫力大大下降。

(3)适量的混合菌注入小鼠体内,数量都会增加,因为S型细菌的存在,导致小鼠免疫力下降,使R型细菌的数量也增加。

(4)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正常的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R型细菌数量会暂时下降,但一旦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有活性的S型细菌,小鼠的免疫力会崩溃,接下来两种细菌的数量都会增加。

7.【解析】选D。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DNA被分解,不发生转化,相当于加入了R型活细菌,小鼠存活;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相当于加入了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和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这两组中细菌都被加热杀死,加入的只有DNA没有活细菌,小鼠存活。

【易错提醒】由于弄不清小鼠死亡的原因而误选B。

小鼠死亡的原因是活的S型细菌所致,S型细菌可以来自S型细菌的遗传,也可以来自R型细菌的转化,而R型细菌的转化必须是S型细菌的DNA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才行。

8.【解析】选A、C。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32P标记的DNA也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若时间过长,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释放,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A项正确;

搅拌不充分,会使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的部分蛋白质外壳仍然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但不影响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B项错误;

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内,经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C项正确;

32P不会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上没有P元素,D项错误。

9.【解析】选C、D。

肺炎双球菌利用自己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不同;

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使其中的某些基因表达;

S型菌的DNA用相关的酶水解后,不再有DNA,就不会使R型菌发生转化。

10.【解析】选A、D。

由于该实验中并没有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草叶片,因此不能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11.【解析】

(1)艾弗里等人进行的转化实验,称为体外转化实验。

其过程是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分离开,单独、直接地去感染R型细菌,只有DNA具有转化作用,因此A、C均为只有粗糙型细胞。

(2)A、B、C的实验结果依次表明蛋白质没有转化作用、DNA有转化作用、DNA降解物没有转化作用。

(3)由实验分析知转化因子是DNA,而且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才能行使其遗传功能。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