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ord格式.docx
《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运用“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敢于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不断提升领导班子驾驭全局、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推进疾控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之一,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疾控体制机制创新和规章制度建设。
以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控预防控制体系为重点,紧密结合中心实际,努力形成一系列促进中心科学发展和保障群众利益的制度措施。
围绕新医改关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我市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实现途径与形式;
围绕疾病预防控制“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要求,积极探索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并规范工作程序、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围绕深化绩效服务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三)推进疾控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围绕市委“坚持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根据我市疾控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努力加强能力建设和科学规范管理,力求在农村公共卫生指导、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指导、学校公共卫生指导等我市优势工作有所突破;
扩大疾病监测范围,提高预警预测水平;
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平安稳定;
全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技术综合服务。
(四)推进疾控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着力破解制约疾控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职工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根据疾控事业发展现状和工作实际,把影响我市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准,把推动我市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理清。
认真分析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履行职责、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促进中心科学发展的工作新思路;
认真分析我市疾控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加强疾控保障机制建设和提升疾控服务能力建设并重,努力在改善疾控基础设施、提高疾控服务质量、发挥政府投入效应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认真分析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新形象。
二、努力践行,在工作实践中获取科学发展成效
近几年来,中心紧紧围绕建设、改革和发展这个主题,加强思想作风教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狠抓业务工作质量,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疾控能力产生新飞跃。
争取并完成了疾控中心新大楼国债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组织实施了结核病、艾滋病、免疫规划、地方病等疾病控制项目多个,推动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计划免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编写了丽水市疾控中心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收集整理了39个方案,出台了《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规程》;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了省计量认证,建立了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艾滋病实验室规范管理获得省级认可资质。
通过项目带动,基本实现了房屋、设备、技术和管理四配套,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明显提升。
(二)以思想教育为主线,职工素质有了新提高。
坚持教育惩戒并举的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狠抓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职工队伍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步调趋于统一,尽职尽责、勤奋敬业、优质服务、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拓宽疾控管理干部视野,提高行政能力,推动全市疾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委托市委党校,举办了全市首次卫生(疾控)管理干部培训班。
各县(市)疾控中心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市疾控中心中层以上干部共5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上,邀请了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的领导,市委党校及市直部门的专家来授课,着重讲解了领导科学决策、疾控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
通过连续一周封闭式培训,我市疾控管理干部的行政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强化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正规化、系统化教育培训,制定了《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2008年培训计划》,分级分类规范开展培训;
制定相关制度,实行培训项目负责人制。
指派职工参加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培训87人次;
面向基层开展业务培训21次,共计683人次接受了培训。
在防控和处置各种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践中,全市疾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形成了对以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主动服务、增强效率、注重实践、贴近现场为特色的职业道德文化,靠意志和信念、用智慧和力量铸就了“抗非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我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先后获得了省总工会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丽水市委支援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7人次获得卫生部、省委、省卫生厅、市委、省疾控中心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
(三)以业务建设为基础,疾病防控取得新成效。
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建立了延伸到乡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乡镇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率、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审核及时率均达到较高水平。
预测预警能力不断提高,及时、科学地处置了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控制了07年的风疹疫情、08年的手足口病疫情,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
进一步健全相关的免疫策略和各项工作制度,加强计免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行专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全面实施接种前问询和体检制度,规范接种反应的报告、调查与处理工作,防止纠纷的发生,杜绝接种事故。
全市“五苗”覆盖率达98%以上,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93.98%。
适龄儿童建证率99.10%,流动儿童的计免作有序开展,流动儿童建证率达95.42%,“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1.60%。
以党政领导干部、农民工和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高位人群、重点人群检测和高危行为干预为主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已覆盖全市。
以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为核心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稳固加强,国家免费检查和治疗肺结核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工作机制呈现新气象。
进一步明确科室工作职责,制订了《丽水市疾控中心2008年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方案》。
进一步理清工作职能,出台了《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推行办事公开工作的意见》,各科室按照办事公开意见认真梳理工作职能和办事公开内容。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重新制定首问负责制、投诉受理制等制度;
下发了《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推行文明用语的通知》,在全中心推行文明用语;
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了“提升效能,优质服务”活动,打造优质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
进一步提升效能,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制度、投诉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办公室经常性督查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到纪律严明、政令畅通,并将效能建设列入科室年度考核。
通过各种有利方式进一步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环境,提高服务透明度,增进与群众沟通,推进和谐疾控建设。
三、深刻剖析,在找准问题中理清疾控发展思路
虽然十六大以来我市疾控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成绩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影响和制约全市疾控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全市疾控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四个不到位”:
一是财政保障不到位,投入机制不健全。
二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人员总量超编,但结构不合理,人员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
三是疾病预防控制手段和应急机制不到位,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应急能力不足。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到位,达不到政府和社会的期望。
从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来看,主要是“五个不相适应”。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心承担的工作职能不相适应。
我中心现有在岗职工86人,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不到30%,与国家40%的要求还有一定得差距。
二是内部管理工作机制与中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现有的规章制度没有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有些制度流于形式,制度的督促、约束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
三是职工队伍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与疾控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相对薄弱,职工队伍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疾控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是疾控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程度与当前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以规范管理、科学监测和宣传培训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疾控绩效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
五是经费投入与全面履行疾控工作职能的要求不相适应。
免疫规划经费、结核病控制项目经费、卫生应急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物资储备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没有专项经费保证。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努力上的不足。
从客观方面看,一是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
“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卫生职能偏废”是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的关键问题。
二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缺乏稳定和吸引人才的条件,引进人才受体制、编制等各方面因素制约,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是受“重医轻防”观念的影响,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更新疾病预防控制设备装备的能力不足,监测手段和疾控能力不高是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从主观方面看,一是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主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
二是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不够,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推动整体工作发展上缺乏实招。
三是抓干部职工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力度不大,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四、立足发展,在理清思路中明确疾控发展举措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针对聚焦提炼的突出问题,经过中心班子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200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全市疾控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统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战略部署,围绕“卫生强市”目标,按照“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要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即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抓住“二个”重点,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加强科学规范管理;
实现“三个”突破,力求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