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4556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元曲:

又称夹心。

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

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2、小令:

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元曲分散曲和戏曲两种。

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

原是汉族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汉族民间小调寻求突破。

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汉族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

3、套数:

亦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金时期的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

其特点是:

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

戏曲或散曲(小令除外)中,用多种曲调互相联贯、有首有尾、成为一套的,名套数。

4、元曲四大家:

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因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故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5、三桩誓愿:

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

窦娥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

6、南戏:

是中国的百戏之祖,源于北宋末至元末明初,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也是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汉族戏曲声腔系统。

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7、三不从:

元代剧作家高明《琵琶记》中作者为蔡伯喈精心设计的“三不从”情节。

第一:

欲在家养亲,父不从,蔡伯喈被迫上京赴考;第二:

考中状元后,蔡伯喈想推辞牛丞相招婚,但牛丞相不从,并以奉旨成婚的方式逼迫蔡伯喈“重婚”;第三:

蔡伯喈时刻怀念家人,欲辞官归里,可朝廷不从。

即所谓的三不从。

8、四大南戏:

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

“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也叫“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9、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文学史上,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在明代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其中,《张协状元》是南宋时期温州九山书会的才人创作的,其故事则从诸宫调里移植。

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弥足珍贵。

10、四声猿:

明代徐渭所作,由《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史》、《女状元》四剧组成。

作者以《四声猿》命名他的剧本,一方面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感慨,另一方面借猿声写自己心听奇气,借剧本作中夜长吟。

其中《狂鼓史》在四个剧中最突出地体现了徐渭内心的悲愤。

《四声猿》处处流露出“真性情”,作者在剧本长度、音律等方面的随心所欲,使元杂剧的创作格式真正被打破,明杂剧完成了它的蜕变,从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1、临川四梦:

又称玉茗堂四梦。

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12、杜丽娘:

是《牡丹亭》的女主人公,也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

本是一个美丽聪明的贵族少女,温柔、稳重。

后为了追求爱情,敢于反抗,斗争,表现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战斗精神。

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

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

13、苏州派:

是清初的苏州派戏剧。

题材上跳出了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圈子,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揭露黑暗现实较为有力,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许多下层人物以正面形象活跃在舞台上。

在苏州这个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一群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代表作)、朱素臣(代表作《十五贯》)、叶雉斐(代表作《琥珀匙》)等。

他们相互往还密切,有时合作创作剧本,有时共同切磋曲律,在市民生活的土壤和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大致相近的戏曲流派,后人称之为苏州派。

14、一人永占:

中国明末清初传奇《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的合称。

李玉著。

《一捧雪》揭露了明代社会的黑暗和世风险恶,成功地塑造了卖友求荣的人物汤勤的形象。

《永团圆》是一部讽刺喜剧,写秦文英和江兰芳婚姻事,揭露了嫌贫爱富的种种丑态。

《人兽关》据小说《警世通言》之《桂员外途穷忏悔》改编,谴责桂薪忘恩负义。

《占花魁》据小说《醒世恒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改编,写卖油郎秦钟和妓女莘瑶琴的爱情婚姻故事,较好地体现了原作的主题思想。

15、南洪北孔:

清初著名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洪昇是南方人,创作的《长生殿》和孔尚任是北方人,创作的《桃花扇》,是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们因此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16、元诗四大家:

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

17、铁崖体:

元代的一种诗体,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他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境的奇特非凡,从而创造了元代中期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

杨维桢的乐府诗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

多为怀古、咏史之作,融汇了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李贺、杜甫等人的长处,以气势雄伟的奇特幻想突破了元代中期诗歌甜熟平稳的畦经,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

铁崖体以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的特征,与元代中期诗风背道而驰,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杨维桢有时一味求奇,不免诡异晦涩。

18、唐宋派:

明代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19、公安派:

明代后期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派是明神宗万历年间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20、晚明小品文:

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与当时文人文学趣味发生变化有着重要的联系,人们的欣赏视线从往日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转移到了轻俊灵巧而有情韵的“小文小说”,从而扩大了小品欣赏的读者群和创作的数量,一些小品文的选本和以小品命名的文集也随之出现。

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21、古文三大家(指清初的):

清初散文,时有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

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

“三家”是桐城派的嚆矢

22、桐城派:

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

桐城文派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

23、神韵说:

由王士禛提出的。

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24、阳羡派:

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

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25、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人们称之为“拟话本”。

26、三言:

指明朝著名的拟话本小说集,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

27、二拍:

是指凌濛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多是取材于古今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对人欲充分肯定,以揭露官府的黑暗,抨击贪官污史的罪行为主题。

28、拥刘反曹:

“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

29、世情小说:

明清小说之一——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又称为人情小说,世情书等。

世情小说是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生命的喜怒哀乐、人生的悲欢离合、社会的冷暖炎凉的小说。

30、才子佳人小说:

是明末清初涌现的一大批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

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其情节构成,大多是郊游偶遇,题诗传情,梅香撮合,私订终身。

其结局或因命运乖违,或因小人拨弄,或出政事牵连,于是佳人逼嫁,才子遭难,但虽经波折,却坚贞如一。

后来或由于才子金榜题名,或由于圣君贤吏主持正义,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简答题

1、散曲形式的特点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①散曲句式灵活,伸缩自如②韵脚细密③语言风格以俗为尚④表现手法直露

2、元杂剧的艺术体制

①“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结构②每折都有唱、科、白组成③以旦末为主的多种角色。

3、关汉卿戏剧的思想内容

关汉卿现存的杂剧,从思想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公案剧。

第二类是婚姻爱情剧。

这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为表现弱者反抗恶势力,主要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制;另一为表现一般的婚姻爱情其特点是肯定女性对于婚姻的自主选择。

第三类是历史剧,歌颂历史英雄,较多地反映了民间的英雄崇拜心理和价值观。

4、窦娥冤的三层戏剧冲突

①社会冲突:

高利贷的经济剥削、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的社会恶势力、糊涂官吏的政治剥削,这三座大山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

②道德冲突:

在不道德得社会现实中,道德被愚昧所吞噬,坚守传统道德的人反而被推向火坑。

③意志冲突:

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不信天地鬼神与不得不信天地鬼神、明知道道德无用与不得不遵守道德之间的冲突。

5、马致远《汉宫秋》对昭君历史的改编情况及用意

①《汉宫秋》写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将王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投江自杀。

②通过王昭君的献身,成功塑造一位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者形象。

6、西厢记在体制上的突破

①打破了传统元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采用五本二十折的形式。

②变二人主唱为三人主唱。

7、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①以崔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代表的追求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之间的矛盾。

②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在思想倾向基本一致下的性格矛盾。

8、琵琶记赵五娘的形象

作者把她作为“孝妇贤妻”的典型。

通过她来宣传封建道德,但她却不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十分感人的人物形象,作者让她承受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所造成的一切苦难,在种种社会生活苦难折磨中,在痛苦的心灵煎熬中,展现她淳朴坚贞的性格,敢于承担一切苦难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贤惠孝顺舍己为人的品质。

9、汤显祖至情论的表现

杜丽娘是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的形象,苦于幽闺,乐于梦境;因情而死,为情再生;捍卫爱情,勇于抗争。

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从理想上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