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5398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7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名师教案1Word格式.docx

链接资料:

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

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自小生长在苏州。

青少年时代就酷爱文学,钟情园林。

他与同学组织诗社,经常在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园林里举行文学活动。

语文教育代表作:

《怎样写作》《语文随笔》等。

4.过渡:

我们看生于苏州、长于苏州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写这一篇序的?

设计意图:

未曾见过苏州园林,尤其是经济条件差、信息闭塞、对园林都十分生疏的农村学生,很难理解这种集多种艺术为一体的园林文化,自然也就无法领略叶圣陶先生文章结构的精妙和简洁语言中丰富的文化意蕴。

即便是苏州的学生,如果不是有意识地进行过相关探究,大多也是停留在比较浅的认知层面。

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你打算怎样写这篇序”的问题观看教师精心编选的园林图册,一方面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景观,激发阅读兴趣,实现美的熏陶与感染;

另一方面增强写作代入感,并在交流中初步明晰文体。

二、梳理文脉,感受结构之美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鉴赏倘若池沼亭台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斟酌阶砌

(2)解释词语。

因地制宜自出心裁败笔重峦叠嶂高低屈曲

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珠光宝气别具匠心

2.再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在文中勾画出或概括批注每段的中心句。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客地园林的标本。

(2)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园林建筑绝不讲究对称,要求自然之趣。

或:

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4)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特别讲究假山堆叠和池沼布置的艺术。

苏州园林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注意图画美。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色彩淡雅和谐。

叶圣陶先生文化底蕴丰厚,行文多用四字词语,简洁之中别有一种典雅的意蕴,所以需要特意进行语言的积累训练,同时也为后面的寻美、鉴美环节莫定基础。

同时,本文具有说明性文体的鲜明特点,要想发现这一特点,需要从概括每段的中心句开始。

概括时,语言不必拘于标准答案,重在让学生发现第2段与后面几个段落的对应关系,为理清说明顺序、体会结构之美作好铺垫。

3.思考探究: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请你设计一种图案来表示本文的结构和各段的关系,并简要阐释理由。

(屏显第1—9段中心句)

(1)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合作。

(2)学生板书图案,并解说设计原因。

明确:

从文章结构角度来看,作者运用了先总后分的形式,先点出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及每个角落、门窗、色彩七个方面展开介绍。

从说明顺序方面来看,全文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有条理地说明。

图案设计能够表现说明顺序和结构关系,允许学生自由创造,能自圆其说即可。

图案设计参考:

陈从周教授在《园林清议》一书中反复强调: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其表现特征就是诗情画意”。

本文说明顺序严谨而有条理,结构精致,也如一幅精致的图画—从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前后呼应,“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没有一处欠美伤美的败笔"

所以,体会这如画的园林和如画的文章,最好的方式就是设计图案板书,用这种具有趣味性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尝试、同伴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一点点发现并体会到文章的顺序之美和结构之美。

4.小结:

游览者游览苏州园林,得到的是“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我们阅读《苏州园林》,得到的也是“如在画图中”的结构之美。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缓步轻舟,细细寻找并鉴赏园林的诗情画意。

三、品味语言,鉴赏《苏州园林》之美

(一)自主探究,寻美。

细读课文第39段,寻找勾画:

作者笔下的哪些语句呈现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并以批注的形式将自己的理解或感悟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提示:

事先建立“苏州园林”主题资源网站,可以对照图文展开学习活动;

也可以重新编写教材,在原文中插入相应内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二)合作交流,鉴美。

1.第3段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道同样的回廊”,这是幅充满“自然之趣”的美术画。

比较:

苏州园林为什么绝不讲究对称,而要求自然之趣?

(屏显沈阳故宫和苏州园林建筑的相关图片)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总而言之,对称会破坏“自然之趣”“天然之美”。

建造园林的主人,多是告老还乡的官吏,比如沧浪亭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罢官闲居苏州时修筑;

拙政园是明嘉靖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聘请著名画家文征明参与设计的。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们崇尚自然真趣,喜与鱼鸟同乐。

2.第4段

(1)参考预设: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呈现的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呈现的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呈现的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鯉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呈现的也是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

(2)对照图文,体会“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内涵。

重峦叠嶂是自然山水的缩影,假山之美就在这重重叠叠之中,并且“有假山障蔽着,峰回路转,又是一番景象,这才引人人胜”,此其一。

匠师们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明末造园家计成《园冶》),竹石花木配合恰像中国的写意山水,宋元以来这样的画作尤多,所以才说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此其二。

(3)品味想象:

能不能把“引用活水”中的“引用”换成“使用”?

用“引用”而非“使用”,说明了这是“活水”;

人随水转

“引”字巧妙道出水与桥的“引景”作用;

点明了园林中山水布置的特点此外,“曲则全”,这是中国的一种文化。

所以中国人往往以曲为美,“曲径”“曲沼”“曲栏”……而且那弯弯曲曲的“弓”像极了自然活泼的水与凹凸有致的石岸,那一竖则是重峦叠嶂或小桥的缩影;

曲与直相对,线与面结合,真是一幅曲折灵动的图画。

(4)拓展诗文名句,联想诗情画意。

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维则《狮子林即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

(高濂《玉簪记》)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

3.第5段

看图片解说:

感受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如何着眼在画意,理解“俯仰生姿”“盘曲嶙峋”“无限繁华与欢侻”“珠光宝气”等语言的丰富内涵。

4.第6段

截取视频解说:

花墙与廊子的作用,“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丰富内涵。

隔,是分隔,有遮挡的作用;

“界”是划分界线。

花墙与廊子起到了分景、引景和借景的作用,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第7.8段

(1)比较再现作者用“补”而非“栽”“种”字的独特匠心。

屏显两扇雕镂精美的方窗,窗外是纯白的墙壁,再用“涟漪”切换方式呈现芭蕉

在设计师和作者眼中,那白色墙壁就好像是一张白纸,补上芭蕉和竹子就完成了一幅画。

造园种树,犹如绘画补白。

“补”字巧妙沟通了文学与绘画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造园艺术家的理解——“尺幅窗,无心画”,每个雕窗绮户都是一幅小画、一个扇面、一幅卷轴……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景色亦不相同。

(2)出示多幅映有草木的雕窗图片,加深体验。

眀确:

粉墙黛瓦是江南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简单而极具鲜明对比的色彩,构成了千年的江南。

这样的一种色彩,只有放在江南才不会显得单调和乏味。

因为,江南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更有着一年四季常有的绿叶和明艳照眼的万紫千红,有着其他的地方无法拥有的丰富色调,才使得粉与黛能压得住、稳得住,无色胜有色。

品味作者雅洁语言中蕴含的诗情画意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也是难点部分。

因此,对话交流过程中,需要努力整合各种相关资源,运用多媒体手段,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支撑:

一方面直观呈现苏州园林的景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美的熏陶与感染;

另一方面,借画(包括视频)入文,由文观画,以画证文,在文与画的对照还原中,在文字的对比咀嚼中,推动学生的思考,走进文本内部,深度感受、体验、品鉴文章多重的美。

四、深情诵读,再现诗情画意

1.叶圣陶先生自小生长在古城苏州,深受昊中文化的熏染陶冶,对苏州的一草一木了然于胸,“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可为什么他“不再多写了”?

这是一篇序言。

所以,尽管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情有独钟,却也只是点出其精髓、勾勒岀其美丽轮廓便即阁笔,目的是吸引我们阅读画册,藉由画册去深人鉴赏园林之美。

2.创意改写,配乐朗读,深度体验

屏显:

创意朗读一: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齐)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齐)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

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齐)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创意朗读二:

(男)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女)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男)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

(女)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男)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

(女)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男)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

(女)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齐)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本文虽是实用性文体,但语言雅洁优美,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而且,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他游过的园林就有十多个,他曾说:

“拙政园、沧浪亭、怡园、留园、网师园,几乎可以说每棵树、每道廊、每座假山、每个亭子我都背得出来"

故而下笔为文之时自然提纲挈领,深情流露。

因此,让学生抽取自己最喜欢的或者感觉最美的句段改写,并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深度体验这篇序文中丰富的美。

五、推荐阅读,开启审美阅读

《叶圣陶与苏州园林》叶圣陶《怎样写作》。

陈从周《园林清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