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5072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精编范文Word格式.docx

  ①、要加强重视概念教学,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处延,掌握和灵活应用概念。

  ②、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坚持每天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强调估算的必要性,重视教给验算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③、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要让学生亲历操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时,要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

  2、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要让学生养成爱动脑、善用脑的好习惯,不断的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在教学中,要把数学教学与儿童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积极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③、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要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

  ④、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要认真审题,书写要整洁,仔细计算、自觉验算。

学会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需完成的使命。

从这次考试成绩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落差点,巩固我们教学中的优势,让我们的学生喜欢学数学,并从学习数学中找到乐趣,这也是我们教学的宗旨。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二)

  一、基本情况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分析

  1.本套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和北师大版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上半部分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试题的涵盖前四章内容、难易适度,照顾全体学生,对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知识、智能水平、实践应用等进行多角度的监测,力求保证基础性,突出灵活性,注重导向性。

  2.本次考试的试题分为两大部分:

一至三题是知识与技能部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四、五题是实践与应用部分,检验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学以致用”。

另外,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对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从而考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到位。

  三、成绩分析

  

(一)成绩统计

  5人,71—80分4人,81—90分,3人,90分以上1人。

  

(二)质量分析

  1.取得的成绩

  

(1)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掌握较好

  通过阅卷,发现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题思路比较流畅。

通过按不同分数段抽取18份试卷,第一题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为%,得分率较高。

  

(2)部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基本形成

  通过按不同分数段抽取20份试卷,第五题操作题的得分率位70%第六题应用题的得分率为%。

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试题解答时态度端正,有较强的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能快速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顺畅地解答问题。

  2.存在的问题

  

(1)从成绩统计来看:

部分学校学生水平不达标。

根据本套测试题的难易程度,四年级一小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极差。

在试卷中的第四大题操作题的第一小题画出给定的角,有6人对画角的方法没有掌握。

  

(2)从抽样的结果看;

  ①部分学生计算能力不过关

  ②部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50%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分析及题型的变换的应变能力较差,对某些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分析过程不明显。

  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四、改进措施

  鉴于上述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出如下措施:

  

(一)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1.做好备课工作

  

(1)备课时知识点要备细、找准。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必须抓住,特别是细节问题,课前备课要到位、课上点拨要到位,学生掌握到位,答题时效果就会好得多。

  

(2)在备课时要注重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2.抓实课堂教学

  

(1)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一是过程目标至关重要。

从试卷情况分析,过程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教学过程的充分展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在过程的充分展示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探究过程、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推理与计算的过程等等都纳入评价的视野,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以此来调整的教学行为。

  二是情感目标也不容忽视。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与数学知识的获得是相互促进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令他们望而生畏的过程。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会极大地促进数学内容本身的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反映出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计算不认真、书写不工整等问题,都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数学学习。

  

(2)加强教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也包括学生学。

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就会变学会为会学,变学答为学问,从而轻松、愉快地主动获取知识。

  一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和形象化教学,使教学有形、有情、有境。

二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三要在教学中,要克服“满堂灌和一讲到底”的现象。

多组织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笔、动脑自己去思考、去讨论”。

这样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提培补差工作要形成长效机制。

  第一,课上对两头学生的格外关注。

第二,建立优差生档案与记实。

第三,做好对优、差生的辅导工作。

第四,和优、差生家长及时沟通与合作

  

(二)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典型,使其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加强。

  (三)努力实现学生整体优化,防止两极分化。

从成绩统计及试卷情况看,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注意因材施教。

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要积极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三)

  1、计算能力有所下降。

  (基础知识中计算和列竖式计算中的计算都比较简单,本册教材中的计算难点,这种学生易错的类型没有出现。

  2、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表述存在盲点。

  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在课堂教学方面花足功夫。

  关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多数学生书写较端正,卷面较整洁,但有个别学生书写不认真。

  2、部分学生在计算中,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

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

  今后教学的改进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

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3、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

在情境中,“数学问题”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提出;

解决问题的条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5、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

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