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5030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详解100篇提高篇修订版Word格式.docx

10、阴德:

暗中做的好事。

佛教中指在世时候做的可以在阴间记功的事情。

【常识拓展】

1、孙叔敖:

春秋时期楚国人。

善于治水,曾经主持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

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曾经担任楚国的令尹,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曾说“孙叔敖举于海”。

2、令尹:

楚国的丞相叫令尹。

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了。

3、古代年龄称谓:

序号

年龄

古代称谓、称呼

解释

1

0-1

孩提襁褓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2

2-3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3

7(女)

髫年

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也称作“垂发”。

4

8

童龀总角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5

12(女)

金钗之年

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6

13(女)

豆蔻年华

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

7

15(女)

及笄笄年

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

15(男)

束发成童

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角)束成一髻叫做“束发”,束发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

9

20(男)

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

10

30(男)

而立

30岁称“而立”之年。

语出《论语》:

“三十而立。

11

30(女)

半老徐娘

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12

40岁(男)

不惑之年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

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13

50岁

半百、知命之年

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等。

50岁又称“知命”之年。

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

14

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

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

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

后来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称60岁。

耳顺: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15

70岁

古稀、致事之年

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

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

16

80-90岁

耄耋之年

耄耋(mà

odié

)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

尢以九十岁称谓多。

17

100岁

期颐、人瑞

100岁“期颐”。

语出《礼记·

曲礼》上:

“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解说:

“期颐,犹要也;

颐,养也。

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待的“期”就是需要的要。

4、孙叔敖埋蛇看似是小事,却体现了叔敖善良、仁义,能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

这也是能成大事者的先决条件。

故事包含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

【练习题】

请回答:

孙叔敖出游回来后为什么哭泣呢?

孙叔敖是一个具备什么品质的人?

为什么?

【译文】

孙叔敖幼年的时候,出去游玩时,看见一条长着两个头的蛇,便杀死它并且埋了起来。

回到家里孙叔敖哭泣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

孙叔敖回答说:

“我听说看见长两只头的蛇的人是要死的。

之前我看了它,所以我恐怕会离开母亲而死去。

”他母亲说:

“蛇现在在哪里?

”孙叔敖说:

“我担心别人再看见它,把它杀了埋起来了。

”他母亲说:

“我听说做了积阴德的好事的人,老天会报答他的好处的.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长大后,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上任,人们就已经知道他是个仁义的人了。

2、欧阳询观碑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书林记事》

1、尝:

曾经。

2、行:

走,此处可以理解为赶路。

3、书:

写。

古文中“书”另一个比较特殊的意思是“书信”,比如《诫子书》、《与妻书》、《与朱元思书》等。

4、驻:

停留。

咱们现在有词语“停驻”、“驻车”等保留了原义。

5、良久:

许久、很久。

“去”古文中另一个意思要注意:

“距离”,比如“去此处三百里”。

7、复:

再。

“复习”就是再学习一遍。

8、反:

通“返”,返回。

9、伫立:

长时间地站立。

10、及:

等到。

11、乃:

就。

12、布:

摊开;

铺开。

(名词作动词)

13、裘:

皮衣;

皮草。

14、因:

于是。

15、宿:

过夜。

16、三日:

泛指多日。

古文里的“三”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实指,是虚数。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是几个人在一起走。

  17、方:

才。

【拓展】

欧阳询:

唐代著名书法家,所写的字被称为“欧体”。

和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的书法】

索靖:

西晋著名将领,书法家,擅长章草。

【索靖书法】

中国汉字的演变

咱们中国的汉字经历了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以及行书的基本演变。

使人们越来越便于使用,成为了我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标志之一。

【练习】: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晋索靖所书。

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欧阳询曾经行走在路上,看到一块古碑。

(上面的字)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

他停下马观看这石碑上的字,看了很久后才离开。

他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看,等到疲乏了,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又露宿在石碑前,好几天才离开。

3、乐不思蜀

王问禅曰:

“颇思蜀否?

”禅曰:

“此间乐,不思蜀。

”xì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

“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

‘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

“何乃似郤正语邪!

”禅惊视曰:

“诚如尊命。

”左右皆笑。

——《三国志》

1、王:

指司马文王,就是《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

咱们经常听到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指的他。

2、禅:

刘备的儿子刘禅(shà

n),蜀国后主。

小名阿斗,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

后来蜀国灭亡,刘禅投降后被送到了洛阳居住,封为“安乐公”。

3、颇:

很,甚。

4、郤正:

蜀国的大臣,后来跟着刘禅到了洛阳。

5、闻:

听说,听到。

6、之:

代词,指刘禅的话。

7、若:

如果。

8、宜:

应该。

9、陇、蜀:

陇指甘肃东部;

蜀指四川中西部。

成语“得陇望蜀”意思是:

已经取得陇西,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10、西:

向西,对着西方。

11、会:

正好,正赶上。

12、对:

13、何乃:

1、怎能,何能。

2、何况。

3、何故,为何,为什么。

这里是第三个意思。

14、邪:

耶,通假字。

语气词,“吗”或“呢”。

15、诚:

确实。

16、左右:

旁边的人。

《三国志》:

这是晋代史学家陈寿写的一部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断代史。

分为《魏书》、《吴书》、《蜀书》三部分。

后来,裴松之给做了注,使它更加详细。

作为史书,和《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列为“前四史”。

后来,罗贯中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练习】

1、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2、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宜泣而答曰会王复问

司马文王问刘禅:

“你很思念蜀国吗?

”刘禅说:

“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

”郤正听说了这件事,就请求拜见刘禅,说:

“如果以后司马昭(文王)再问起时,你应该哭泣着回答说:

“先父的坟墓都葬在蜀地,你心里面对西方就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的。

然后趁机闭上眼睛(表示悲伤。

)”正好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之前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说:

“为什么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说的话呢?

”刘禅听了大惊,看着司马昭说:

“您的话确实没有错。

”旁边的人都笑了。

4、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huà

n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

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苏轼《东坡全集》

1. 

昼:

白天。

2.置:

安放。

放置。

3.浣衣:

洗衣服。

咱们在古诗文中经常见到浣纱这个词,比如西施就是浣纱女。

4.驰:

奔驰,跑。

5.仓皇:

匆忙而且慌张的意思。

6.之:

这里是代词,指老虎。

注意“之”这个词的几种常见的意思:

a代词,指人或物或事情。

b动词,到,往。

b的。

d无意义。

7.戏:

嬉戏,游戏。

8.自若:

神情不紧张。

比如咱们现在的成语:

泰然自若。

9.熟:

仔细。

10.视:

看。

比如:

非礼勿视。

11.久之:

很久。

之在这里就无意义。

12.以:

用。

13.首:

头。

割发代首。

14.庶几:

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15.寻:

随即,不久。

16.卒:

最终。

17.去:

18.意:

估计,推断。

19.被:

施加,给......加上。

20.欤:

句末语气词。

很多时候相当于吗。

庶几:

I.差不多,近似。

II.希望,但愿。

III.或许,也许。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道理或启示】

1、面对困难,只要不畏惧,就一定能够战胜。

2、无知者无畏。

3、初生牛犊不怕虎。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虎熟视久之,虎亦寻卒去。

2、本文说明的道理是:

面对困难,。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了。

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沉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泰然自若在沙滩上嬉戏玩耍。

老虎仔细地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傻乎乎的),竟然还是不感到奇怪、害怕,老虎没多久最终离开了。

我推断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

可是对于不害怕老虎威风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地方施展了吗?

5、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

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

诸葛子瑜。

恪跪曰:

“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

“之驴”。

举坐欢笑。

乃以驴赐恪。

1、诸葛恪: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

据说诸葛瑾长得丑,脸是驴脸。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